周宏翔
【適用話題】孤獨感 成為自己 同類 孤島
最早在一本武俠故事上讀到: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當時年幼無知,認為這句話極為震撼,仿佛一時間倒吸了一口冷氣,醍醐灌頂一般領略到了些許人生哲理??墒窃介L大,越漸漸發(fā)現(xiàn),其實,這樣的言辭有失偏頗。
在小鎮(zhèn)成長起來的青年,時常因為接觸到外界的信息過少而并不了解真正的世界,有時候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者一些輕微的舉動而一葉障目,認為所看到的即是常理和共識。在我們成長為真正的大人,離開自己所生長的故鄉(xiāng)之前,我們很可能因為一些與其他人細小的區(qū)別而感到自卑或者自我厭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我開始走出我生活的地方,進入別的城市,開始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的時候,我慢慢發(fā)現(xiàn),我們所以為的極少數(shù),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少數(shù)派。他們就像是海洋里發(fā)出獨有頻率的海豚,與其他都不相同,但寬廣的海洋之中,一定有能接收到他們頻率的另一些同類。
高中那年,英語課晚自習,英語老師給我們放《快樂的大腳》,這個講述企鵝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給了我們一些啟發(fā)。
電影中的波波(另譯為瑪寶)不像自己的父母甚至大多數(shù)企鵝那樣有美妙的歌聲,他的腳比一般的企鵝都要大,他喜歡跳舞,但是沒有企鵝會跳舞。波波被當成了企鵝之中的異類。
波波也經(jīng)歷了被當作特殊個體的失落期,開始懷疑自己是怪物,但是后來直到他遇見阿德利企鵝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跳舞的企鵝并不止自己一只。他開始接受自己,認識自己,最終成為自己。
我在高中有一個好兄弟叫圍墻,我也曾不止一次在別的文章中提及過他。我們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我在看的書他也恰好在看,我去商店買的某件衣服恰好他也會買,我們總是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做一些相同或者類似的事情。說起來很奇妙,但事實上就是這樣,我曾向語文老師要求做課代表,他也要求了。我身邊讀書的男生太少了,但好在有他,在我的青春期里,圍墻就是扮演著這樣的角色,我們因為同一本書而產(chǎn)生共鳴,進而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后來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寫作者,我相信和這段經(jīng)歷有直接關系。
我身邊還有很多朋友和讀者,因為自己的體形、性格、自我觀念甚至性取向而擔憂的個體,他們或許就像十幾年前我身邊那些有細小差別的同學,擔心自己其實是一個另類的個體,世上僅存也不多,當然,也有這樣的朋友,會因為自己的特立獨行而感到驕傲,但畢竟是少數(shù),可你需要知道的是,這個世上,真的會有一個和你發(fā)著相同頻率的人存在于世界的另一個角落。
原本就為難的人生里,我們要相信,自己并不是一座孤島,即使世間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也一定有一個和你經(jīng)歷相仿的人,不過只是時間的差別讓你們先后經(jīng)歷著同樣的事,所以,請不要覺得孤單。
有一天你會明白,你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整支隊伍乃至一個部落。
【素材分析】在作者年輕時,總是會有孤獨感,當慢慢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時,他才發(fā)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他并非一座孤島,因為和他一樣的人有很多。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并非一個人,總會有機遇讓我們遇見同類,惺惺相惜。
【速用名言】
1.惡人無知己?!鴦∽骷壹嬖娙?約·德萊頓
2.一個知己比任何醫(yī)師都可貴?!帕_馬作家 大加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