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斐
說起凱爾特民族,總是讓人浮想聯(lián)翩,它可以是《魔戒》里的中古世界,也有著《亞瑟王與圓桌騎士》《梅林傳奇》等許多古老的故事。伴著凱爾特人風(fēng)格鮮明的音樂,這些傳奇故事娓娓道來,代代相傳。而“凱爾特女人”正是來自這樣一個神秘的國度,認(rèn)識“她”之后便覺其風(fēng)情萬種。2016年,上海國際藝術(shù)節(jié)請來了這位“佳人”,先于金秋十月的22日,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進行一場戶外演出,隨后的25日,來到上海國際體操中心,邀您共賞她的天籟歌喉、綽約風(fēng)姿。
凱爾特女人成立于2004年,由曾任《大河之舞》的音樂總監(jiān)大衛(wèi)·唐恩(David Downes)傾力打造,在樂團中這位音樂總監(jiān)還身兼指揮、作曲和編曲于一身。經(jīng)大衛(wèi)之手,凱爾特女人一亮相便艷壓群芳,她們的音樂風(fēng)格融合了莎拉·布萊曼、美聲男伶、恩雅、凱爾特男高音、易希等音樂人的特色,并在傳統(tǒng)凱爾特音樂中結(jié)合了新世紀(jì)和古典音樂的元素,而舞臺演出則傳承了愛爾蘭音樂戲劇式的演出風(fēng)格,如《大河之舞》《舞王》和《火焰之舞》等。
如此多樣、跨界的視聽音樂盛宴,讓凱爾特女人備受人們喜愛。2005年樂團推出的第一張同名專輯《凱爾特女人》(Celtic Woman)最終打敗波切利,在美國《公告牌》世界音樂榜穩(wěn)居榜首達(dá)六十八周。緊接著的2006年,凱爾特女人的第二張專輯《圣誕祝福》(A Christmas Celebration)一經(jīng)推出又擊敗自己的上一張唱片,榮登《公告牌》世界音樂榜榜首。此后,她們又相繼推出了《新的旅行》(A New Journey)、《最好的旅行》(The Greatest Journey)、《心靈之歌》(Songs from the Heart)等專輯,均受到樂迷的喜愛與好評?,F(xiàn)在,她們的最新唱片《命運》(Destiny)也已問世,這是凱爾特女人成立十二年以來最具愛爾蘭韻味的一張專輯,涵蓋了一些由蓋爾語演唱的傳統(tǒng)歌曲以及一些能夠突顯愛爾蘭語優(yōu)美動人的歌曲等。
熟知凱爾特女人的老樂迷或許還記得樂團最初的成員:克洛伊·安格紐(Chlo? Agnew),干凈甜美的音色,仿佛是山澗清流沁人心扉;麗莎·凱利(Lisa Kelly),嗓音明亮高亢,充滿活力又不失圓潤;美芙·威爾卡哈(Méav Ní Mhaolchatha)的歌聲應(yīng)該就是那傳說中海妖塞壬綺麗的歌聲;歐拉·法隆(órla Fallon)不僅有著嫻熟的豎琴演奏技巧,其歌聲深邃悠遠(yuǎn),清雅脫俗;極富感染力的小提琴手瑪麗·內(nèi)斯比(Máiréad Nesbitt),舞臺上的她輕靈的舞步配合嫻熟的演奏,有如插翅的仙子般帶你躍入仙境;海莉·韋斯頓(Hayley Westenra)也是極受歡迎的一位天才歌手,她天生水晶般質(zhì)感的嗓音通過自然的唱腔,如涓涓細(xì)流淌過耳際。
如今,一向秉承音樂風(fēng)格的凱爾特女人迎來了全新的組合:瑪麗·卡林(Mairead Carlin), 生于愛爾蘭北部一個音樂氛圍很濃的城市,后求學(xué)于倫敦的圣三一音樂學(xué)院(Trinity College of Music),2014年由Decca唱片公司推出其個人專輯《唱本》(Songbook);蘇珊·麥克法登(Susan Mcfadden)十一歲便在都柏林的奧林匹亞劇院演出,目前活躍于倫敦西區(qū)的音樂舞臺;艾芭·麥克馬洪(éabha McMahon)九歲登臺演唱,十五歲時加入了《大河之舞》合唱團,2015年在紐約開了個人演唱會,2016年將推出個人專輯;最令人關(guān)注的是新加入的小提琴手塔拉·麥克納爾(Tara McNeil),她是愛爾蘭皇家音樂學(xué)院(Royal Irish Academy of Music)的榮譽畢業(yè)生,不僅小提琴技藝精湛,還擅長豎琴演奏,此次由她代替在成立之初就加入凱爾特女人的瑪麗·內(nèi)斯比,后者數(shù)年來用音樂及其充滿活力的表演,不斷給樂迷留下深刻印象,作為其繼任者,相信塔拉的壓力著實不小,因此也非常令人期待。
本次凱爾特女人來滬的音樂會曲目頗豐,《丹尼男孩》(Danny Boy)是一首帶著淡淡憂傷的愛爾蘭民謠,講述父親告訴即將從軍的兒子,“當(dāng)你回來的時候,我大概已經(jīng)入土,而你的離去,就像夏天過后花朵凋零不能挽留”。其他曲目包括《美麗駿馬》(Ride On),以及樂迷耳熟能詳?shù)摹赌慵盍宋摇罚╕ou Raise Me Up),雖然喬詩·葛洛班(Gosh Groban)的版本廣為流傳,但凱爾特女人的版本則多了一份秀氣之美。此外,還有贊美詩風(fēng)格的歌曲《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和《我怎能不放聲歌唱》(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前者翻唱者無數(shù),后者以及節(jié)目單中的另一首歌曲《俄里諾柯河》(Orinoco Flow)更是由愛爾蘭音樂代表人物恩雅演唱過,凱爾特女人的實力由此可見一斑。
在上海的音樂會中,凱爾特女人會誠意奉獻新專輯《命運》中的十二首歌曲,而配合她們天使般嗓音和精湛小提琴技藝的是一支強大的樂隊,其中包含了愛爾蘭舞者、風(fēng)笛手以及一個由寶思蘭鼓、錫哨、布祖基琴和愛爾蘭肘風(fēng)笛組成的凱爾特樂器演奏樂隊。屆時,定是仙樂飄飄,不絕于耳……
正如香奈兒女士所言“流行易逝,風(fēng)格永存”,的確,時光流轉(zhuǎn),而始終堅持音樂品質(zhì)的凱爾特女人則青春永駐,不斷帶給觀眾完美的視聽享受。金秋十月,佳人有約,豈能辜負(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