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陳勇
微信號:zcyshow
同一些連鎖超市決策者交流,他們普遍認為網上超市大戰(zhàn)對自己影響不大,因為網超的招法是補貼投入,其效率和成本競爭不過線下超市,已經犧牲了這么多生鮮電商和網超玩家,天貓超市和一號店的模式與先烈沒有什么不同,快消品注定是線下超市的地盤。
目前來看,網上超市效率的確低于實體超市,僅每單20元配送包裝成本就注定網超玩不過實體超市。但網超未來發(fā)展路徑可能會改變,從現(xiàn)在的“中心倉配送”進化成“同城專用倉+店送”,從而能在成本效率上和實體超市競爭,成為零售業(yè)態(tài)的顛覆者。
快消品零售競爭力的核心是成本、效率和體驗,這條公理應該無人反對。為什么超市是目前最主流的零售業(yè)態(tài),為什么原始的菜市場還占據(jù)60%的生鮮市場份額,因為它們具有成本效率優(yōu)勢。大賣場平均毛利率20%左右(前臺+后臺),純利3%左右。也就是說大賣場用17%的運營成本完成了快消商品零售過程。而網上超市怎么算,運營成本也難以低過線下超市。
網上超市的成本由配送(含倉儲)、包裝、推廣、運營等幾部分組成,某網上超市客單價120元,每單商品數(shù)量8~10件,其中有液體商品,需要防撞包裝,需要填充,方便面、餅干、飲料等商品單價低、重量大、易破損,所以中心倉配送,經過分揀和包裝,成本很難降低,天貓超市采用的落地配要保證當日達或次日達,要送貨到戶,成本高于普通快遞。
還有推廣引流成本也不容忽視,天貓超市去年在北京號稱投入10億元,每位新客送50元購物券,背靠淘寶巨大流量的天貓超市在推廣上也投入不少。
網上超市運營成本隨銷量增加占比會下降,天貓超市僅100多人的運營團隊,所以網上超市主要成本是推廣和配送包裝成本。網上超市的突破口關鍵在于降低推廣和配送成本,用“同城專用倉+店配送”代替網上超市目前采用的“中心倉”配送,或許能大大降低配送包裝和推廣成本,也許這才是網上超市顛覆線下超市的模式和機會。
歸納總結,我有幾點看法:
1.如果天貓超市、一號店、京東超市還是保持現(xiàn)在的模式,那么不可能干掉大賣場,因為目前網上超市的運營成本和效率不如大賣場有競爭力,大賣場17%的成本完成商品銷售過程,而網上超市僅履單成本就高于20元每單。
2.網上超市的成本有較大的優(yōu)化空間,模式可能進化,如果訂單密度進一步提升,有可能從目前的中心倉發(fā)貨變成同城專用倉配送,在訂單密度高的區(qū)域結合線下門店,達到1+1大于2的效果,此時網上超市的成本效率可能比大賣場更有競爭力,真正對大賣場造成巨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