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肖鋒
為什么新生代不會說話?因為都是獨生子女。一是沒人說話,二是自我中心,三是互聯(lián)網鍵盤生存
本刊學術召集人,趨勢觀察家,著有《少數派》《在大時代,過小日子》
突然出現諸多教人說話的新媒體,仿佛我們都不會說話?!读_輯思維》《奇葩說》《大唐雷音寺》,都是號稱要教人“好好說話”的。
一期《羅輯思維》上,《奇葩說》導師黃執(zhí)中教人“如何說話”,比如領導說:“我們未來的目標,是要通過高度團結的創(chuàng)新以及充滿策略的戰(zhàn)略優(yōu)勢,以取得在全球在太空工業(yè)上的領先地位?!边@段話一般人記不住。但你聽聽前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怎么說就明白了:“未來十年,我們的目標是把人送上月球,并活著帶回來?!?/p>
資訊爆炸,說話反而要簡單到像指揮官命令,簡單、具體、出人意料。最后一條像是段子和相聲里的抖包袱,也像是臨門一腳,全部話語的努力就在于讓三心二意的聽者忘記你。說話是藝術,也是注意力經濟。
羅振宇旁白說,我們不會說話,都是印刷文明給鬧的。印刷文明廢了我們說話的武功。
曾上過環(huán)球雅思課,英文老師是這么教你怎么“拽”英文的:同一個詞不能重復用,要同義替換;此外要能“拽”長句子,明明是in fact不用,卻用 as a matter of fact。
英語被當成學術語言、科技語言、官方語言,就是為了準確和周全,還有就是“拽”長句子。只是一般地球人越來越聽不懂。簡明的漢語也正深受英語句式之害。所以才有必要教人“好好說話”。
做新聞評論和財經節(jié)目這些年,把我這個悶蛋子練成了口水佬(廣東人管干一件事干到老練的人稱作“佬”)。我的心得是,話語形成格式化,走套路,比如“三段論”“1+1”“ABA”,會事半功倍。
郎咸平經常作兩小時無尿點講演,觀眾稍顯分心立馬一個高能段子把他們拉回來。講演指南說,你需要與觀眾眼神交流,以便實施控心術。現在年輕人說話多數不看人眼神,我也是。
為什么教人說話變成一門大生意?因為新生代真的不會說話。曾記否,“盒飯事件”:某實習生拒絕幫大家訂盒飯。那句響當當的拒絕是:“對不起,我是來實習導演的,這種事我不會做的?!本W友紛紛跟帖“吐槽”身邊的90后:不懂禮貌、太自我、目的性強、不會與人相處。90后反擊:社會是平等的,是你們的觀念出了問題!
當然,傅園慧的洪荒之力除外,那是一種真性情,央視式正兒八經的提問,讓這個95后輕松解構了。
為什么新生代不會說話?因為都是獨生子女。一是沒人說話,二是自我中心,三是互聯(lián)網鍵盤化生存。
他們總喜歡以“我”作為開頭、總是習慣性地打斷別人的話,這些太自我的表現在聊天中其實并不受歡迎?;蛘呔褪菒炛徽f玩手機。
經常接觸新聞專業(yè)畢業(yè)的新手,在鍵盤上聊得熱火朝天,可一采訪就是一只小鵪鶉,提問聲像蚊子。他們寧愿電郵采訪、QQ采訪、微信采訪。
上國際學校的孩子,收獲最大的是presentation,大庭廣眾之下,自信說出你的觀點。當然,自信是關鍵,國際學校老師總是鼓勵多于責罵。國內學校只許我問你答,而且標準答案只有一個。鼓勵自信的教育有一個結果,就是電視上無論黑人白人、窮人富人,都說得一嘴“好觀點”,“I think”或“I dont think”什么什么。當然,人家是民主政治,訓練有素。
過去理解“說話的藝術”是見人說人話、逢鬼說鬼話?,F在教人說話的新媒體千萬教人圓滑。王思聰最近吐槽媒體讓霍頓道歉,說硬按著別人頭讓別人道歉只有在中國好使,拿出去別人可不吃你這一套。小王最好保持這個姿勢。中國不缺另一個老王。不過王健林在他那輩人中也算是敢說的吧。
互聯(lián)網圈興起跟喬布斯學習引爆全場的演講技巧。人家那叫現實扭曲力場。中國布斯們,無論雷布斯、賈布斯都學不會?;ヂ?lián)網語境需要怪伽加簡潔方能吸引住人??稍诟袷交恼Z境中長大的,那與生俱來的怪伽氣質早就陣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