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飛
摘 要: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好不好,導入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一個精彩的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專注地參與課堂學習,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高效課堂 導入 教學效果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在火熱的夏天拉開了序幕,開幕式一直作為奧運會的重頭戲,被主辦國高度重視,不惜斥巨資也要千方百計把它打造得盛大壯觀,使奧運會的影響力迅速傳遍全球,不分男女老少,幾乎所有人心中的體育熱情都燃燒起來,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打響了第一炮。我們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就好比開幕式,需要在短時間內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調整學生的情緒,使之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一般安排在剛開始上課的前5分鐘內,為下面教學做好鋪墊。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最好與學生的興趣點有關,根據教學內容,結合教學實際條件及學生自身特點,選擇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如利用音樂、視頻、故事、游戲等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從教十幾年,根據自身體驗和教學實踐很負責地說:創(chuàng)設好的情境,對于整個課堂的氛圍,乃至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都是至關重要的。
遙想當年剛走上三尺講臺時,也是熱血沸騰,滿懷激情。在黑板上奮筆疾書,洋洋灑灑講了一堂課,滿心以為學生能夠有所收獲,但是臨了看見大部分學生茫然的眼神,一無所知的樣子,我開始懷疑人生。后來經過不斷學習,不停觀摩名師開課,我才發(fā)現(xiàn)原先的那種教學方法屬于吃力不討好,原始刻板,毫無新意,教學效果差也是情理之中。
新課改之后,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更加注重多動手多實踐。這就要求全體學生能夠真正參與進來,課堂要互動起來,不能再像過去一樣,老師做講解員,學生當聽眾,整個課堂波瀾不驚,一潭死水。
如何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呢?經過若干年實踐,終于一朝領悟:一節(jié)課的開場白非常重要,在上課之前教師就應該充分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然后尋求到與這個知識點相關的生活片段,如一個感興趣的話題,一樁熱門事件,乃至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等,以生活中常見事例作為切入點,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不知不覺融入到學習中。這樣,學生學得高興,老師教得輕松,教學效果顯著,何樂不為?
記得我在講《音頻信息加工》這節(jié)課時,是這么安排的,課前我準備了一段歌曲串燒,里面整合了若干段膾炙人口的歌曲副歌部分。在上課之前我就打開音箱開始播放,當學生陸續(xù)走進機房的時候,一個個臉上都寫著“驚喜”兩字,顯然他們被吸引了,一個個有序就座。正式上課的時候,我只問了一句話:“剛才大家聽到的是我制作的一段歌曲串燒,你們想學嗎?”學生給我的回應是整齊劃一的一個字——想,那一聲“想”真的是振聾發(fā)聵,顯然是發(fā)自肺腑的。一旦學生有了興趣,那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
在學習《編制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或《信息的編程加工》時,由于這部分內容涉及高中學生從未接觸過的計算機語言和一些比較晦澀難懂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如果一上來就講相關知識點,可能就會顯得枯燥無味,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點必然會降低,自然就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這時我們不妨利用VB設計一款小游戲。我在上課之前用VB精心編制了一款中國象棋游戲,待到上課時我會邀請會下象棋的學生走上講臺來一場“人機大戰(zhàn)”,而沒有上臺的學生可以在臺下作為參謀團進行出謀劃策。這樣所有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了起來,他們會覺得很好玩,很有興趣。我適時引導學生思考游戲是怎樣產生的?這樣就可以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探索游戲背后的奧秘,激發(fā)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興趣,從而導入新課。
又如學習《圖像的加工與處理》時,我知道學生對于如今的PS技術應該都有所耳聞,但僅僅停留在聽說層面上,真正自己動手處理的能力尚還不具備,課前我準備了一張圖片,一張“我”與習近平主席親切握手的圖片。當我在課上展示這張圖片的時候,所有學生的嘴型基本上都是O型,懷疑、驚嘆、不可思議的表情充斥著每一張面孔,當我問他們想不想和習主席也來個親密接觸時,所有人的動作都如小雞啄米般似的,大家的學習熱情被瞬間點燃。
一個好的導入將直接影響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在課前把握好要講的知識點,了解學生的興趣點,找到生活中的共同點,三點合一,何愁課堂不高效?
在導入過程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時間短。課上每一分鐘都很寶貴,因此導入的時間不能太長,一般3~5分鐘為宜。
(2)內容新。導入的內容要有新意,但不能過分夸張,不能為了吸引學生而獵奇,切忌低級趣味。
(3)語言精。教師導入時的語言要做到簡短、明白、易懂,以生動有力、簡潔明快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4)操作熟。運用演示操作導入時,一定要在課前進行反復操練,避免課堂上出現(xiàn)操作不當、銜接不自如的現(xiàn)象。
總的來說,一個良好的導入設計應該著眼于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努力創(chuàng)造輕松有趣的教學氛圍,符合新課改中“樂教、樂學”的理念。如果每節(jié)課教師都能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和自身教學條件,選擇恰當的導入類型,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使教學一開始就能讓學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能減少甚至免除管理課堂紀律的時間,這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創(chuàng)建學科教學特色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