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楠
三星電子旗艦機型Galaxy Note7已發(fā)生30多起爆炸報告案例,電池爆炸可能是廠家將技術推向極限的結果
因Galaxy Note7手機出現多起嚴重的電池起火爆炸案例,韓國三星電子公司近期在全球召回該款手機。中國版Galaxy Note7手機不存在類似問題,故不在此次召回區(qū)域之內。
截至2016年9月1日,全球已發(fā)生35起Galaxy Note7爆炸報告案例。三星電子于9月2日宣布全球召回該款手機,并同時停售。
該款手機于8月19日才剛剛在韓國、美國、加拿大、中國臺灣、墨西哥、波多黎各、澳大利亞等十個市場同時開始銷售。
就在9月初,該款手機登陸中國市場時,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男子將自己的Galaxy Note7手機放在吉普車內充電,待其返回時,吉普車已經著火。這是在三星電子大規(guī)模召回該款手機之后,公開報道的因電池問題引發(fā)的第二起事故。這起事故前,另外一部Galaxy Note7手機點燃了澳大利亞一家賓館房間,造成逾1400美元損失。
Galaxy Note7的安全隱患立即引起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航空部門或公司高度關注,分別公布了針對Galaxy Note7的安全措施,如日本、新加坡禁止乘客在飛機內使用該款手機。
目前,三星電子已通過官方公告的形式,兩次呼吁全球除中國地區(qū)外的其他用戶立即停止使用Galaxy Note 7手機,并呼吁消費者退貨或換用其他替代產品。9月10日,三星電子曾發(fā)布聲明,建議韓國用戶停止使用該款手機,并前往最近的三星服務中心。
三星SDI公司系Galaxy Note7電池供應商,其電池產品并未進入中國。有分析稱,Galaxy Note7中國版未被召回,系因該款手機中國版電池由總部位于香港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制造供應。
對于Galaxy Note7電池安全隱患問題,一位硬件工程師分析認為,爆炸有可能因電池隔膜缺陷導致。
電池都有正極和負極,負極存放帶正電的離子,可簡單理解為電池的燃料都存在這里;正極則與負極相對,存放的是帶負電的離子。電池的正、負兩極之間是電解液,這種化學物質的主要作用是幫助離子在兩極之間穿梭移動。
對于手機電池而言,充電時,鋰離子從負極移動到正極;工作時,鋰離子從正極移動到負極。上述硬件工程師對《財經》記者分析,“離子這種需要在正極、負極之間移動才能讓電池工作和運轉起來的特性,決定了電池的正極和負極絕對不該彼此接觸,一旦這樣,將把電能重新導向電解液,電解液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化學物質,當它所含的能量過高,就會快速發(fā)熱,與其他化學物質產生反應,并產生更多熱量。”
為了避免發(fā)生這種情況,通行的做法是在電池的正、負兩極之間放置隔膜。然而,手機電池起火、爆炸最常見的誘因就是隔膜問題。原因是,如果隔膜失效、刺穿,或者因外力比如強烈震動,導致隔膜失去作用,電池的正、負極直接接觸,電解液本身又是可燃的,在這種情況下,過熱會導致電解液燃燒。這種情況通常在手機電池充電完成之后發(fā)生,而不是充電過程中。
美國科技網站The Verge分析此事件時稱,電池爆炸可能是廠家將技術推向極限的結果。手機屏幕越大、功能越強大,就需要越多的能量,而大多數人總是希望電池續(xù)航時間越長越好,充電速度越快越好。該網站還引述美國康奈爾大學材料專家林登(Lynden Archer)的分析稱,從理論上來講,目前的電池產品已釋放了電池90%的潛力,換言之,續(xù)航時間已近極限值的90%。因此,各大廠商現在對于延長手機續(xù)航時間的努力,都可以看做是在榨取電池的極限潛能。由此帶來的后果是電池過度充電情況越來越普遍,發(fā)生事故的幾率也隨之上升。
上述硬件工程師建議,手機用戶應避免將電池暴露在高溫環(huán)境中,并避免反復過度充電。
配備新電池的Galaxy Note7擬于9月19日在韓國開始銷售,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也將陸續(xù)上架新電池版本。有業(yè)內人士將此次召回看做智能手機行業(yè)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召回事件之一。
此次召回所需的費用難以估量。美國產品責任專家賈漢·拉斯蒂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分析,“他們需要賠償用戶、解決問題,并努力改變人們對其產品生產和設計缺陷的(負面)看法。這次事件持續(xù)的時間越長,人們對它的負面印象就會越深?!?/p>
召回伊始,瑞士信貸集團、韓國大信證券等分析機構便做出預估,此事將導致三星電子損失約10億美元。9月12日,三星電子股價下跌6.3%,創(chuàng)下2016年7月12日以來的最低點,也是過去四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有報道稱,三星電子的市值已蒸發(fā)了2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