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漢中市詩歌研究會常務(wù)理事。1982年生于陜北綏德,打過工,創(chuàng)過業(yè),后成長為中國飯店協(xié)會高級職業(yè)經(jīng)理人。自稱愛好詩歌的酒店農(nóng)民工,認為讀書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文學(xué)是一座從凡塵走向靈魂深處里的一座橋梁,詩歌是心靈的一種表達方式。現(xiàn)為漢中福臨大酒店總經(jīng)理。
云山深處
巴山深處的土石與漢江一樣古老
沿著溪水的上游艱難行走
你會邂逅一些形狀都不一樣的草木
一座座活潑的山
綿延在你的視野里
給予你不一樣的想象
山里的人家都已遷移
少了喧囂
山風的清香裹著小鳥歡樂的高唱低鳴。
古寺一直還在
堅守了半輩子的僧人還在
寺廟簡陋得好像終南山里隱者的茅棚
唯有銅油燈的光明
顯示著樸素信仰的純真
院門外,草木蔥郁
廟內(nèi)寬闊清靜
佛像端坐安然靜默
何時自己那顆紅塵的心,
也能安然
寺中的古泉
清甜咁漣
捧一掬在手
仿佛能看到過去的千年
泉心,佛心,一脈相連
也許很多年以后
連寺院都要掩蓋在周圍的荒草中
但是陽光會一直照暖這一棵棵草木
也許又過一個千年
村莊,僧人,古寺又一次以大地為根基,
安隱如初
生命生命就這樣一次次輪回
一次次 消失,
又一次次被救度
霧
清晨穿過迷霧的街道
從江的南邊到北邊
一切都隱在了這蒼白中
也包括自己的心
有人喜歡此刻的美好
把這比喻成仙境
但我看到新聞聯(lián)播里的那些面孔
我知道這是人間
只是最近妖氣太重
其實我并不討厭霧天
因為不管晴天還是大霧
我依然沒有找到我要走的那一條路
我想迷失在霧中要比迷失在生活中要幸福
至少他把生活的絕望在這里隱藏
有多少人形尸走肉式的活著
霧變成了我們另一件的衣裳
霧會慢慢散去
夢終歸也會醒
愿太陽早點出來
溫暖這冰涼的大地
劉興聰詩四首
劉興聰,女,陜西省專家型教師,陜西教學(xué)能手,漢中市名師、學(xué)科帶頭人。漢中市詩歌研究會常務(wù)理事。先后在《綠風》《星星》《天津文學(xué)》《西北軍事文學(xué)》《當代教育》等報刊和選本發(fā)表組詩和散文。
百年后的一張留言條
我死后。不要埋我于黃土,不可延續(xù)暗無 天日
我要背著陽光去旅行,去生前沒抵達的遠方
別怕我的一襲白紗裙,我不傷人
生前不,死后也不
我不帶寫詩的筆,沒疼可寫
那朵玫瑰也不帶,不想負累下輩子
風和雨是我的摯友。之前它倆可是我的仇人
一生為難我,給我設(shè)陷阱,攪渾水
我活著時見我就飛走的鳥兒成了我的知音
早晚給我講人世的春秋是黑白的,自然的 春秋是斑斕的
沐猴不會戴冠,老狐貍金盆洗手,鱷魚的 眼淚變成正人君子
還有刺傷我百年的那把荊條,開出一朵朵 幽香,燈籠似的美
這個冬天,我不準備過于清醒
關(guān)緊門窗,拉上簾子
把目光調(diào)暗,暗至沒有能見度
不說風,不說雪,不關(guān)心陽光
不追尋,不叩問
長簫短笛。清醒是一種罪
這個冬天,我不準備過于清醒
一件重大的事情必須做
讓世界盡可能簡單
把自己交給一壺茶一本書,潤腸潤心
不需要酒自我買醉,紫窗簾任由它褪色
冬天的下一步就是春天,是冬天的事
或者是春天的事
紫地丁,水之影
漢江奮不顧身,把清泠流淌給東方
我無法像漢江一樣移步換海洋
只能借君臨漢江,活成一株紫地丁
穩(wěn)住一株花草的高度
恪守苦辛寒,戰(zhàn)戰(zhàn)兢兢
花非花,草非草
不能給自己清熱解毒歸心肝經(jīng)
紅色熱烈與藍色憂郁在草尖上飛成一朵紫色
榮也隨風,枯也隨風
露珠之死
這個冬天來得的確太早
山水被冰碴劃傷,仿佛是昨天的事
露珠死在枯萎之上,還是熱的
風繼續(xù)在間歇性發(fā)作,拉網(wǎng)式搜索
試圖搜走所有可能殘存的火星,包括灰燼
空中那朵雪,閃得那么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