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民??
新課標指出:“小學各個年級語文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毙W低年級是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一定要從培養(yǎng)最基本的閱讀能力抓起。那么,該如何教會學生閱讀呢?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通過閱讀,激發(fā)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潛力被極大地激發(fā)起來,會產生極強的學習動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表現(xiàn)出超常的勇氣、毅力和智慧。因此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創(chuàng)設意境,激發(fā)閱讀興趣開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諸如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競賽、巧設問題、電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引領學生走進其中,去解讀、去品味、去領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規(guī),多一些不拘一格。
二、刻意引導,提升能力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認讀能力是閱讀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能識字,會寫字,能朗讀,會默讀,這才具備進入閱讀的基本條件,先要跨進門檻,而后才能登堂入室。所以,識字、寫字、讀書、背誦、興趣、習慣,理所當然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因此識字直接影響著閱讀的效果。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又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而低年級的孩子年齡小,識字量大,內容枯燥,記憶力也沒有處于最佳狀態(tài)。為了讓孩子們喜歡學習漢字,有識字的愿望和興趣,就要針對低年級孩子的特點和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實際,遵循母語教育的規(guī)律,積極探索識字教學的新方法。具體從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調動學習熱情;激發(fā)孩子識字興趣,培養(yǎng)識字能力;巧用多種方法,輕松愉快識字;拓展積累運用,鞏固識字效果這幾個方面入手。努力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孩子們的識字能力,讓孩子們輕松識字,快樂學習。
三、重視培養(yǎng),養(yǎng)成習慣
小學低年級應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認讀能力放在首位。這個階段的學生是剛從口語交流進入書面交流,由現(xiàn)實生活進入文字符號的世界,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不是一下子就能適應的,必須經過反復不斷地學習、訓練,來幫助他們過好認讀這一關。具體從以下幾方面:一是辨認文字符號,分清詞與非詞;二是進行意義整合,分清句讀;三是依據(jù)說話習慣,讀出課文語句;四是通過邊讀邊聽邊想,捕捉語言信息。最終達到讀得正確、連貫,不錯、不丟、不添、不斷、不重。讀后對課文的整體內容,能有大致的、輪廓的了解。
四、通過閱讀,理解領會
閱讀要以理解為基礎,通過閱讀促進對文章的感悟品味和理解領會,它們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必須把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一定要精心指導學生認真地讀課文。要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感悟體驗。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詞句的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是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一項重要能力,《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低年級要“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來推想課文中有關詞語的意思。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一再強調,學習語言一定要讓“詞深入到兒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詞在兒童的頭腦和心靈里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成為他們意識中帶有深刻內涵的東西”。由此可見,小學低年級的“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二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課文意境,獲取情感體驗。其一是要學會“循文明像”,即憑借語言符號展開想象,建立事物的表象,進入課文所描寫的畫面。也可以借助課文圖畫,來幫助自己建立表象。對于某些比較生疏的事物,還可采用實物、掛圖、投影、電腦課件等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明像入境。其二是要學會“循像明意”,即透過畫面去感受課文的意境。要設身處地地進入各種角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不拘形式,注重實踐
閱讀的形式紛繁多樣,有朗讀、默讀、借助圖畫閱讀等,不一而足,但各種形式的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采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適當組織演誦,幫助學生完成語言的內化。
內化語言是一個能動的自我構建過程,小學生還缺乏這種自我建構的能力,教師必須給予切實的幫助。具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與表現(xiàn)。在學生對課文中感興趣的人和事件有所感受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全面的欣賞??梢宰宰x欣賞、聽讀欣賞,還可以眼看畫面(圖畫、錄像或課件)、耳聽配樂朗誦、嘴跟著吟和,雙腦并用,多感官參與,語音、語意、圖像、情感、觀念多要素融合,以幫助學生多重記憶,整體吸收。進而再讓學生通過自己聲情并茂的朗讀,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梢愿鶕?jù)自己的獨特體驗,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調,配上表情動作,反復品味咀嚼,達到熟讀成誦,完成背誦識累的任務。二要引導演化升華。可以組織學生對課文進行加工改造,開展創(chuàng)造性閱讀和多種形式的表演活動。比如分角色演誦,改變成解說詞、導游詞來演說,當成課本劇來表演等。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地達到目的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種閱讀,既在主動,愉悅的氣氛中進行,又能在遇到問題時,排除困難,堅持達到閱讀的目標。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yǎng)成,便會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所以在小學階段,就要下氣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主動克服閱讀困難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及勤于閱讀的習慣等等。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從讀書中獲取最大的受益,終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