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林
班級管理問題是班主任長期困擾的問題。我執(zhí)教以來,在班級管理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把“葉克斯——道德森定律”所揭示的規(guī)律,運用在班級管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理論揭示的是,人在緊張過甚或者過緩的時候,都不利于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極力給學生營造一個感到置身其中令心情愜意的輕松環(huán)境,使其在學習之余得到及時的釋放、恢復、愉悅精神,這種精神調節(jié)起到了緩解情緒、穩(wěn)定情感的心理作用,從而提高學習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在班級管理中充分運用這一理論呢?我以為有這樣幾種愉悅的方式。
一、通過自然形象的色澤光彩,提高學生學習的愉悅
自然事物是構成形象美的因素之一。在初中各科教材的形象畫廊中,包含著人物風土,大地山川,日月星空,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等形象。我在班級管理中,注重對這些形象的搜集,并制成卡片,在學生學習進入低迷時,就讓學生看閱卡片,從卡片的閱讀中形成感知認識,觸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儲存,讓他們受到色彩美的感染和陶冶,從而增強學習的興趣,感受到班級的榮譽。同時,積極采取寓教于樂的方法,讓學生充分感知班級這個整體與自己的關系。作為班主任,就要千方百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各科任老師建立積極的聯(lián)系,班主任要統(tǒng)領科任老師,叫各科任老師根據(jù)學科性質,制成各式各樣的卡片、模具、圖表等,有的放矢進行教學。學生在識別這些卡片、模具、圖表時,愉快的接受知識,并不失時機的進行班級形勢教育,增強學生對班級的核心凝聚力,從而愉快的達到教育目的。
二、通過老師自身的形象,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到老師可親近,班級可依賴,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
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實施教學的科任老師,特別是班主任給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是極大的,言傳身教說的是就是這個道理,老師的形象包括的范圍是極其廣泛的,從課堂內(nèi)到課堂外,從學校到家庭等等,都可以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產(chǎn)生影響。因此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自身的形象,言談舉止要注意,一定要言行一致,讓學生感到學校是親切的,班級是親切的,自己在班級中的表現(xiàn)能夠得到肯定,學生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良好的品質,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成長。老師塑造自身形象的過程,其實就是對學生教育的過程。試想,有哪一個老師會不注重自身形象呢?都在力所能及的塑造著自身的形象,數(shù)學作為自然科學的母課,數(shù)學老師扮演著與學生通過數(shù)字符號解說世界的角色,這種角色在教學中可以互換,讓學生充分感知自己的價值。其他的課程也可以這樣進行,當學生直觀的感知到了形象的重要性的時候,班級管理也就進入一種自發(fā)的良性循環(huán)之中了。
三、通過學生自身的形象表演,展現(xiàn)自我,使學生有成就感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學校的目的不僅要叫學生學到科學文化知識,更要為將來從事工作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和基本的生活技能,更要教育學生知法懂法,遵守社會規(guī)則,這些要在學校中不斷培養(yǎng),因此,班主任就要注重學生自我形象的塑造,可以借助機會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開展“小作家”、“小記者”、“模擬主持人”等主題活動,讓學生充分得到鍛煉。自身形象表演,需要事先做好思謀,準備好必要的環(huán)節(jié),形成機制。要從時間上連貫起來,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似的一時興趣。自身形象表演,可以以本班為單元,以可以本年級為單元,也可以本校單元,還可以到校外去參與相關的活動,為學生提供真正鍛煉自己的空間和平臺。學生在愉悅當中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學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四、通過社會形象的參與,加強學生對社會的理解,懂得班級也是社會環(huán)境的一部分
現(xiàn)在,社會上有一種提法“理解萬歲”,成人需要理解,初中學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寬容。新時代的青少年,他們富有幻想,敢于實踐,常常有一些近乎離奇的想法與做法,對此,班主任老師要能理解,進行具體分析和引導。另外,初中學生自制能力較差,是非觀念不十分清楚,容易干傻事,犯錯誤。而對他們的錯誤,班主任不能只是簡單地批評,甚至訓斥體罰,而要分析他們犯錯誤的具體情況,特別是從學校、家庭、社會等不同的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學生一旦認識和改正錯誤,就要寬容,要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受挫是學生成長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既然愉悅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得到良性發(fā)展,由于社會熔爐的原因,學生或多或少的也感染到社會的不良傾向。這時,作為班主任就更應該提高警惕,研究方法,把不良的傾向轉化為積極的動力,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通過社會實踐鍛煉自己,從而理解社會。
五、通過一視同仁的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促使全體學生健康發(fā)展,使得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健康樂園
一個班級猶如一個家庭,班主任也應像家長一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班主任不能依據(jù)成績主觀去給他們下結論,進而呈現(xiàn)出喜愛和冷落??傆行┌嘀魅纹蛴谛哪恐械暮脤W生,讓他們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座位安排在前面,犯了錯誤可以不處罰,各類活動優(yōu)先考慮,這些做法是不妥的,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其實,這樣的結果是可怕的,容易使學生走向極端。好學生因此而驕傲自滿,差學生則極易失落,自暴自棄。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個平衡杠,調節(jié)學生的心理,對差生給予一定的關懷,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而對易驕傲的學生,則適當?shù)膩硪粋€“當頭一棒”。學期結束時,不能把“優(yōu)秀學生”等稱號授予固定的幾個學生范圍內(nèi),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額,優(yōu)先考慮進步較快的同學。讓“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同時回響在每個同學的耳邊。讓這兩種聲音共同匯集成一種愛,激勵每個同學的健康發(fā)展。
六、對新鮮事物要常學習,因勢利導,使其為自身的發(fā)展服務,不斷完善學生健全的人格
時代發(fā)展時時為學校提供素材,為班級管理設置障礙。日新月異的科技撲面而來,為學生打開的求知的另一扇門,可是事物有好的一面就有壞的一面。比如手機,對學生的學習造成的負面作用遠遠大于正面作用。上網(wǎng)聊天、購物瀏覽網(wǎng)站、打游戲等等沖擊著學校,有時候讓學校管理陷入泥潭。尤其對班級管理造成了新的難題。如何管理好手機已經(jīng)是擺在班主任面前的一個課題了,管理就要研究它的兩面性,對好的給予發(fā)揚,對不好的給予抑制。當然電腦、手機對查閱資料,形象教學、課件設計的作用那是任何技術無法相比的。在管理中,班主任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向學生講清利弊,在家不能上網(wǎng)打游戲,在學校不能帶手機。學校要嚴明紀律,專門制定制度,班級也要制定班規(guī),對學生形成多種管理。在管理中要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從學生的健全人格的發(fā)展上著眼,真正做到對新事物的正面利用。
在初中班級管理中,雖然工作千頭萬緒,但每個班主任的管理都應該有自己的個性,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不管采取哪一種管理方式,都要植根于“愛”,對教育教學工作要以“愛”為導向,對學生更要以“愛”來澆灌,只要持之以恒,緊抓細節(jié),形成習慣,在班級管理中“以奉獻的精神塑造人,以淵博的知識培養(yǎng)人,以科學的方法引導人,以高雅的氣質影響人”,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目標,以創(chuàng)新的教育方法作為動力,就一定能將班主任工作做好,使得班級管理工作中出現(xiàn)學生德智體美勞出現(xiàn)愉悅的情景,而達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