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君,我學習攝影的歷程比較坎坷,在西安讀了兩年攝影專業(yè),后來又去延邊大學的攝影系重念了本科,念到大二,又去了韓國重新念本科,一直到研究生畢業(yè),在韓國待了七年。
其實,我是從中學的時候開始喜歡攝影和接觸攝影的,最初喜歡拍攝家附近的風景和人文。剛接觸這些紀實類的圖片的時候,覺得跟被攝者聊天,跟他們在一起生活都覺得非常開心。我的第一個師傅(我覺得叫師傅更親切)教會了我基本的攝影暗房的技術、拍攝的技巧和對攝影的一些認知,也形成了我如今對攝影的熱愛和癡迷,這是我生命當中非常寶貴的經(jīng)歷。在西安上學期間,學習到了非常扎實的攝影技術,那時候對攝影的熱愛是最單純的,還有一些與攝影相關的糗事,這些都是我現(xiàn)在做攝影最原始的一些動力。
2005年我得到了一個去韓國公費留學的機會,學校是韓國藝術綜合大學,我所在的是美術學院,也是韓國第一個脫離了傳統(tǒng)美術教育,由一批著名的當代藝術家擔任授課教師的藝術學校。在這里無論是攝影、繪畫,或者雕塑、裝置、影像等都沒有所謂的分類,學科都是在當代藝術的語境范圍內設立的,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任何媒介去創(chuàng)作作品,學校也會提供各種類型的設備和空間提供給學生們。雖然條件很好,但這里的生活跟我之前接受的教育截然不同,我所掌握的那些傳統(tǒng)攝影技術和對攝影的理解都沒有什么優(yōu)勢了,以往優(yōu)越感瞬間瓦解。那里的學生整天不分晝夜地各自忙活自己的作品,做自己的事情,對于我這個在傳統(tǒng)教育下長大的、不會自學的學生來說,每天都不知所措,非常抑郁。在這期間,我嘗試過很多所謂的當代藝術的作品創(chuàng)作,可是都不太理想,總是覺得缺乏自己的東西。那個時候,也不太懂到底什么是自己的東西。
記得有一次我走了很遠的路,躺在江邊的草地上休息,呼吸到了土地和草的味道,我感覺自己是那樣的渺小,于是突然有了拍攝的靈感,之后我就拍攝了一組低角度的草,我給它們命名為《獨舞》,這組作品用的是4×5大畫幅相機和強制閃光燈拍攝的。我希望能把這種瞬間留下來,就像舞臺的一個空間。后來,一位老師看到我這組片子,主動要求看我以前的攝影作品,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拿給他,沒想到他覺得我拍得很好,告訴我:“不要把自己原來的東西忘掉”。我現(xiàn)在覺得他想跟我說的意思是:“不要一味地為當代而當代、為形式而形式,要把個人的和個性化的東西、喜歡的或是厭惡的東西拿出來,展示真實的就好?!?/p>
于是,在2008年初陸陸續(xù)續(xù)地進行《別憬》的創(chuàng)作,大概長達四年左右。有一天我背著相機閑逛,走進了一家出售盆景的植物園,看到韓國的盆景感覺很好奇,也很奇怪。我發(fā)現(xiàn),韓國的盆景跟中國的不太一樣,韓國的比較追求寫實,而中國的是那種寫意的感覺。我花了很長時間觀察這些盆景,不管是韓國的還是中國的盆景,雖然樣子不盡相同,但都是人們用來抒發(fā)雅趣、點綴生活的物品。人們遠離了自然,生活在城市中,把自然風景壓縮在一個小盆子里拿回家擺放觀賞。盆景景觀是壓縮了的大自然的產(chǎn)物,也是人抒發(fā)感情,與大自然溝通的一種生活方式。這種關于盆景的抒發(fā)情感和壓縮自然中,我看到了其他人的孤獨和他們面對孤獨的自娛自樂的生活態(tài)度,他們在失去與得到之間找到了平衡的支點,而我的平衡可能也是在對它的拍攝中找到的。
盆景大小都不同,最小的有十幾厘米,最大也不超過六七十厘米。剛開始我嘗試過4×5大畫幅相機拍攝,每張照片都是經(jīng)過曝光半個小時以上的慢速拍攝的,在拍攝中我會刻意的給盆景人為地加一些霧和水。這張圖片中的煙霧,是我抽煙吹出來的,但我本人并不會抽煙,所以在拍照的半小時內經(jīng)常會受到很大的挑戰(zhàn)。其實,盆景本身和最終完成的作品看起來是不一致的,我拍攝作品時會刻意讓盆景顯得更加生動、更像真實的自然,因為盆景實際上很小,拍出來會覺得很假,往往需要觀察很久,尋找一個恰當?shù)慕嵌扰臄z,微微變化一點都會導致照片上所呈現(xiàn)的內容的不同。這些作品是通過幾十張不同焦點的照片合成的,所以每一張作品的拍攝過程至少需要半天以上。打印出來的作品尺幅是比較大的,從中能夠看到很多細節(jié),為的是想要給觀者呈現(xiàn)出一種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畫面感。因為一方面在照片中制作出一些氣韻生動的真實感覺,另一方面我又刻意在畫面中留下一些不經(jīng)意的、假的痕跡。
我覺得重要的不是某一組作品的完成與否,而是作為一個藝術的創(chuàng)作者在任何一個時間里或藝術的環(huán)境里,都應該尋找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想要把藝術創(chuàng)作堅持下去,就要在當下的生活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不被定格的平衡支點。我想通過這組作品在嘈雜的生活中展示一種安靜。這組作品的拍攝讓我在自己的生活中獲得了一個平衡的支點,我也希望觀者能夠在現(xiàn)實和理想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個平衡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