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赤壁羊樓洞,有一片142名烈士墓群。來自內蒙古赤峰市的志愿軍老戰(zhàn)士、77歲的楊寶山熱淚盈眶癱坐在墳前,右手撫摸著石碑說:“哥,我來看你了!……”60多年了,雖然,他們之間隔著一塊冰涼的石碑,可他終于圓了尋找同年參軍的哥哥的夢。
1948年,解放戰(zhàn)爭激戰(zhàn)正酣,楊寶山兄弟倆一同參軍。6年后,楊寶山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上收到了父親的來信,說寶山的大哥犧牲了,埋葬在湖北,但不知具體在什么位置。60多年來,他尋找大哥的遺骨,成了最大的心愿……
讓楊寶山尋親圓夢的人,是湖北赤壁市老民警余法海。他的故事就是現實版的《集結號》,他就是現實版的“谷子地”。
尋找被遺忘的烈士
墓群背后
2005年7月,處于腎移植術
余法海去羊樓洞,可謂歷盡艱辛。這年11月,余法海第4次到羊樓洞,沿著鄉(xiāng)村土路,慢慢向當地人稱為“老營盤”的小山丘走去。中午時分,他隱隱約約看到前方草叢中有幾個石頭墩子。走近,撩開半人高的荒草雜木一看,是一片布滿青苔的青石墓碑。碑石雖然風化得模糊不清,但字的棱角還在。他擦凈厚厚的塵土,每塊墓碑的碑頭上都清晰地浮現出“不朽”“千古”“永在”等不同的字樣,再仔細查看上面的碑文,上面刻著“志愿軍”“烈士”等字樣,并記錄了每個戰(zhàn)士犧牲時的年齡和籍貫以及所在部隊的番號等信息。這,就是傳說中的烈士墓群!
1951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進入到最緊張時刻,駐扎在羊樓洞的四野四十軍一一九師獨立四團離開駐地赴朝參戰(zhàn)。湖北省軍區(qū)接到上級命令,在獨立
上蒼賜給自己回報
社會的機會
余法海當過治安民警、指導員、科長、派出所長,立過一等功,先后26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1998年,他的慢性腎炎發(fā)展成腎功能衰竭尿毒癥。
2003年,武漢軍區(qū)總醫(yī)院收治了重病中的余法海,動用飛機從唐山運來腎源,并成功進行了腎移植手術……面對組織和社會的關愛,他許下諾言,好好活著,好好做事,回報眾人,回報社會。
由于半個多世紀的風吹日曬,有的墓碑已經斷裂,許多碑文也模糊不清。余法海買來洗衣粉和刷子,洗刷掉碑上的青苔和泥土,并用紅油漆刷字,一個字一個字地把碑文的內容重新描出來。隨后,整整用了3天時間,他跪在地上一個墓碑一個墓碑地抄碑文。
一次次尋訪,一次次求證,僅烈士名單資料就修訂了4次。余法海買回各省地圖冊、地方志和地名志,對照行政區(qū)劃變更歸類建檔。142座墳塋,分別來自24個省、118個縣,其中湖南28人、云南3人、湖北12人、河南10人、河北9人、四川6人、黑龍江6人……,還有一位為臺灣花蓮縣人。
赤壁市人武部牽頭,組織開展了“百封信函、千人協查、萬里電波、為烈士尋親”活動。然而,寄出的一百多封信,有三分之一被退了回來。余法海只收到8位烈士的親人寄來催人淚下的訴說。他們的親人大多并不知道烈士犧牲了,從沒享受過烈士待遇。余法海心里好沉重,覺得這些烈士雖然犧牲了,但他們的榮譽不能被遺忘。雖然那片英靈之墓無聲無息,但他仿佛聽到了烈士們的吶喊。
打開烈士親人心結
生死兩世界,親人以這樣一種特殊方式“團聚”。余法海說,他突然覺得,眼前那片墓碑已不再是142塊冰冷的石頭,每一塊石碑背后,注定都有一份親人焦急、漫長的尋找。更何況,他們是為祖國英勇犧牲的人,本該記入史冊被世人銘記。
忠骨埋異鄉(xiāng),沉睡半世紀。遼寧籍烈士劉樹春的墓位于烈士墓群的第7排第13號。墓碑上記載著:“劉樹春,男,遼東省興城縣曹莊區(qū)十八家村人,1948年6月入伍,高射炮三團一營二連戰(zhàn)士,1952年9月10日犧牲,時年32歲?!庇喾ê7治?,顯然遼東省是遼西省的筆誤——新中國成立初期,遼寧地區(qū)劃分為遼東和遼西兩省以及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5個中央直轄市;1954年8月撤銷遼東、遼西兩省建制,合并改為遼寧省。為此,余法海給“遼寧省興城市曹莊區(qū)十八家村”寄信,尋找劉樹春烈士親人??墒?,現在的興城市曹莊鎮(zhèn)沒有十八家村,信件被退回來了。他又在臨近曹莊鎮(zhèn)的羊安鄉(xiāng)找到了一個叫“十八家子”的地方,終于找到了劉樹春烈士的親人。
華中科技大學從有關媒體上看到余法海為羊樓洞142位烈士艱難尋親的事跡后,將羊樓洞142位烈士墓群定為該校的“大學生紅色尋訪基地”。2007年,華中科技大學30多個院系的400多名學生組成了羊樓洞英烈尋親團,分成32個小分隊,奔赴17個省市自治區(qū)。
為“自己”掃墓的“活烈士”
家住重慶市巴南區(qū)李家沱南村的胡金海是在抗美援朝中參加過上甘嶺戰(zhàn)役的老兵。2007年3月下旬的一天,胡金海正與子孫們享受天倫之樂時,沒想到華中科技大學尋親團的志愿者正在為他這名“客死異鄉(xiāng)”的“烈士”尋找親屬。胡金海驚詫不已,自己在抗美援朝中上過前線,但沒有受傷,怎么成了烈士?
據胡金?;貞?,他曾護送一名陌生的受傷戰(zhàn)友到羊樓洞的野戰(zhàn)醫(yī)院,不慎把自己的生死牌弄丟了。當時首長要求戰(zhàn)士們把自己的姓名、年齡、家鄉(xiāng)地址、血型、所在部隊等資料寫在卡片上,放在隨身衣袋中,稱為“生死牌”??赡苁鞘軅膽?zhàn)友后來犧牲了,善后人員把他的資料誤登了上去。胡金海1955年復員回家后,被安排在重慶家具五廠工作,直到1991年退休。
胡金海特地去湖北為沒有找到親人的烈士和“自己”掃墓,以了卻一樁心愿。淚流滿面的胡金海,為戰(zhàn)友獻上一束鮮花。然后,他走到每一座墓碑前,用了近1個小時的時間,敬了142個軍禮。
隨著時間的推移,97位烈士找到了自己的“家”。如今,體弱多病年邁的余法海仍不知疲倦地在尋親的路上奔波著。他總說:“對我來說,給烈士尋親是一次感恩之旅!英烈離開親人半個多世紀了,應該讓他們魂歸故里!在我的有生之年,我會全力以赴地去尋找。能夠為烈士全部找到‘家,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