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記永 陳巧
摘要:為了準確預測1次降水過程的土壤水分滲透深度,選擇有代表性的站點,采用人工試驗、土壤水分自動站觀測相結合的方法,在分析河南省2010—2013年118個土壤水分自動觀測資料和對應臺站降水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回歸分析,建立降水滲透深度模型。結果表明,各方程R值均大于0.80,F(xiàn)值均通過了P
關鍵詞:降水量;土壤質量含水率;滲透深度;模型;麥田
中圖分類號: S152.7+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7-0419-03
土壤水分滲透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動態(tài)過程,不僅受到土壤性質、土壤初始含水量、降水量等因素的影響,而且與下墊面性質(植被類型、坡度、蓋度等)、降水強度以及水溫等因素有顯著關系[1-2]。國內外已有大量關于土壤水分滲透規(guī)律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國外常用的有Green-Ampt、Philip滲透模型,這些模型有明確的物理學意義,便于建立其特征參數(shù)與土壤物理特征間的關系,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5]。原鵬飛等通過室內和野外模擬降水入滲試驗,揭示了降水量對滲透深度、滲透速率的影響[6]。趙同應等分別利用不同的方法計算了降水滲透深度,對墑情、雨情評價有重要作用[7-9]。雖然前人對土壤滲透模型的研究較多,但是多偏重于機制方面,結構復雜,參數(shù)難于確定,給實際生產應用帶來不便[10]。本研究探討以大量的自動化觀測資料和人工試驗資料為依據(jù),構建土壤水分滲透深度模型,以期為農田管理、灌溉決策和防旱抗旱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jù),為農業(yè)氣象服務提供技術支撐,具有一定的科學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收集了河南省118個土壤水分自動觀測站2010—2013年土壤水分觀測資料,各站點資料主要包括:土壤質量含水率、土壤水文物理常數(shù)(土壤容重、田間持水量和凋萎濕度)。土壤濕度采用河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7研究所共同研制的Gstar-1土壤水分自動監(jiān)測儀進行數(shù)據(jù)測定,對自動土壤水分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據(jù)質量分析,剔除異常的土壤水分數(shù)據(jù)。降水量資料分別來自對應地區(qū)的氣象臺站。
根據(jù)河南省不同土壤類型的分布特點,分別選擇有代表性的站點(鄭州、鶴壁和黃泛區(qū))進行人工試驗觀測。并利用鄭州市農業(yè)氣象試驗站大型水分觀測試驗場進行人工模擬降水、作物截流量、墑情和滲透深度觀測試驗。人工降水機器裝置采用“QYJY-501”式便攜式野外模擬降水機,降水高度為4 m,降水強度為15 mm/h,模擬面積為4×8.25 m2,降水均勻系數(shù)在80%以上,模擬降水選擇在無風天氣條件下進行。
1.2 研究方法
農田水分平衡方程:
式中:Wt為雨后土壤含水量,mm;W0為初始土壤含水量,mm;P為過程降水量,mm;Ic為作物截留量,mm;ET為農田蒸散量,mm;r為地表徑流量,mm;D為滲漏量,mm;G為地下水補給量,mm。
在一次降水過程中,由于河南省大部分地區(qū)為平原的特點,農田地勢較平坦,一般情況下降水產生的徑流較小,r=0;降水期間地表水汽含量接近飽和,同時降水歷時一般較短,因此農田蒸散量ET=0;河南地區(qū)農田地下水位常年高于2 m,地下水對土壤水分的影響較小,G=0;滲漏量與降水量、地下水位土質、土壤水分狀況有關[11-12],本研究不予考慮;作物截留量與作物葉面積指數(shù)相關,根據(jù)前人研究結果,按照發(fā)育期進行不同級別劃分[13-15]。方程(1)簡化為:
以懸著水滲透模型為基礎,選擇對降水滲透深度影響較大的初始土壤濕度、過程降水量為分析因子[16-17]。應用2010—2013年各臺站數(shù)據(jù),首先根據(jù)降水過程前后自動站土壤含水量變化情況,計算各臺站滲透深度值,統(tǒng)計各臺站降水量和對應層次的平均初始土壤含水量,建立與滲透深度的相關關系;然后,對模型進行回代檢驗,并進行預報值、實測值的相關分析,利用絕對誤差對模型精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19.0軟件完成,最終通過C#和ArcGIS Engine8.3實現(xiàn)模型的可視化。
2 結果與分析
2.1 滲透深度的觀測和計算
降水滲透深度的觀測采用實測和自動站數(shù)據(jù)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2013年3月4日進行降水量為20 mm的模擬降水過程,并進行降水前、降水后墑情和土壤滲透深度觀測。由圖1可見,10、20 cm土壤水分在降水后有明顯的增量,與人工觀測土壤滲透深度為20 cm相同。同樣,其他臺站根據(jù)各層次土壤水分變化情況,可以推算出各自降水過程的土壤滲透深度值。
2.2 冬小麥不同生育期降水截留量
研究表明,作物冠層截留量除與作物本身特征因素(葉面積指數(shù)、植株地面生物量、株高及作物干燥度等)有關外,還與降水強度、氣溫以及風速等氣象因素有關[18]。截留量隨著降水過程的變化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在降水初期,雨滴幾乎完全被葉面截留;隨著降水量的增加,當植物截留達到最大截留量時,先積蓄的水分不斷被新的雨水所替代,截留的水量處于動態(tài)平衡。劉戰(zhàn)東等研究表明,冬小麥最大冠層截留量出現(xiàn)在抽穗期,為1.28 mm[19]。
采用劉戰(zhàn)東等研究的冬小麥冠層截留模型對鄭州市農業(yè)氣象試驗站近年來冬小麥冠層截留量進行了模擬:
Ic=(0.256LAI-0.217)×[1-exp-p0.256LAI-0.217]+0.008P。
(3)
式中:Ic為冠層截留量,mm;P為降水量,mm;LAI為葉面積指數(shù)。
分別按降水量5、10、20、30、50 mm進行模擬研究,得出各個生育期的平均降水截留量,詳見圖2。
2.3 模型的建立
根據(jù)中國氣象局《農業(yè)氣象觀測規(guī)范(上卷)》中的降水滲透深度觀測標準和河南省常出現(xiàn)的滲透情況,分3種情況進行分析:(1)在土壤干土層(包括濕土層下的干土層)厚度≥3 cm,日降水量≥5 mm或過程降水量≥10 mm,降水后根據(jù)降水量大小,待雨水下滲后及時測定;(2)在過程降水量大于50 mm,利用土壤水分自動觀測站資料進行分析;(3)其他情況。3種情況分別用Mod1、Mod2、Mod3表示,利用回歸分析的方法構建滲透深度模型,Z為滲透深度值(cm),P為降雨量(mm),Ic為冠層截留量(mm),W0為初始土壤含水量(%)。
綜合分析表1中的各個方程可知,各個方程R均大于 0.80,回歸方程對樣本數(shù)據(jù)點的擬合優(yōu)度較高;F值均通過了P
3 模型的檢驗
利用2014年4—5月河南省土壤水分自動站和自然降水數(shù)據(jù),對土壤水分滲透深度模型進行回代檢驗和模擬預報,并對結果進行檢驗分析。
對比分析模擬值與實測值的關系(圖3),采用回歸估計標準誤差(ABSE)和平均絕對誤差(RMSE)2個指標分析模型預報的準確性。
式中:n為樣本數(shù),個;yi為實際觀測值;yi為模型估算值。
誤差越小,表明模擬值與實測值的一致性越好,模型的模擬結果越準確,模型可靠性越強。
從模型回代結果來看,共有樣本數(shù)82個,誤差平均值為0.73,誤差在-7.86~8.56 cm之間,服從均值為0的正態(tài)分布規(guī)律。從殘差分析圖中可以看出,誤差范圍分布在-10~10 cm之間;誤差在-5~5 cm之間的樣本數(shù)為63個,占總樣本數(shù)的76.8%,說明模型預測效果較好(圖4)。
由表2可知,模型的絕對誤差在2.92~5.29 cm之間,標準誤差在1.72 ~ 4.85 cm之間。綜合2種誤差判斷指標可知,土壤水分滲透深度模型模型精度可以滿足農業(yè)氣象業(yè)務服務的需求。
4 結論與討論
根據(jù)土壤水分動態(tài)平衡方程,從土壤滲透深度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其影響因素的關鍵因子。利用回歸分析的方法,建立模型,各方程的確定系數(shù)均大于0.80,并且F值均通過P
土壤滲透深度是一個復雜、動態(tài)的過程,涉及到土壤飽和、非飽和帶中的水、空氣、水汽在水力梯度、溫度梯度、濃度梯度等影響下的動態(tài)流動過程[20]。降水強度、降水歷時和雨型都對土壤的入滲過程有較大的影響[21-25]。對于土壤入滲的研究,由于試驗條件的不同,所得到的結果差異也較大[26-28]。除了滲透深度的影響因素較多之外,由于土壤物理特性的復雜造成實際值難于觀測,加上滲透深度、土壤水分本身是一個動態(tài)量,觀測值與真實值之間產生誤差累積,從而放大了殘差值。
參考文獻:
[1]雷志棟,楊詩秀,謝森傳. 土壤水動力學[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8:220-263.
[2]蔣太明. 降水入滲與土壤水分動態(tài)模型研究進展[J]. 貴州農業(yè)科學,2005,33(S1):83-88.
[3]李援農,費良軍 .土壤空氣壓力影響下的非飽和入滲格林-安姆特模型[J]. 水利學報,2005,36(6):733-736.
[4]劉春成,李 毅,任 鑫,等. 四種入滲模型對斥水土壤入滲規(guī)律的適用性[J]. 農業(yè)工程學報,2011,27(5):62-67.
[5]繳維漢,陳曉東,王錫云,等. 土壤入滲參數(shù)的估算方法及其變異性研究進展[J]. 中國農學通報,2011,27(6):272-275.
[6]原鵬飛,丁國棟,王煒煒,等. 毛烏素沙地降雨入滲和蒸發(fā)特征[J].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8,6(4):23-27.
[7]趙同應,朱凌云,衛(wèi)麗萍,等. 旱地土壤水滲透深度預測模型研究[J].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06,24(4):68-71.
[8]冶林茂,薛昌穎,楊海鷹,等. 過程降雨入滲土壤深度的推算方法[J]. 中國農業(yè)氣象,2010,31(S1):66-69.
[9]楊文娟,潘云波,孫曉光,等. 降水滲透深度的計算方法[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08,36(2):61.
[10]趙西寧,吳發(fā)啟. 土壤水分入滲的研究進展和評述[J]. 西北林學院學報,2004,19(1):42-45.
[11]申雙和,周 英. 旱地農田土壤水分動態(tài)平衡的模擬[J].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1994,17(4):462-469.
[12]華北平原作物水分脅迫與干旱研究課題組.作物水分脅迫與干旱研究[M].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9-15.
[13]王慶改,康躍虎,劉海軍. 冬小麥冠層截留及其消散過程[J].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05,23(1):3-8.
[14]劉戰(zhàn)東,高 陽,鞏文軍,等. 冬小麥冠層降水截留性能研究[J]. 麥類作物學報,2012,32(4):678-682.
[15]鄧天宏,方文松,付祥軍,等. 冬小麥夏玉米土壤水分預報及優(yōu)化灌溉模型[J]. 氣象科技,2005,33(1):68-72.
[16]陶祖文,裴步祥. 華北平原地區(qū)春季降水滲透深度和“透雨”的農業(yè)氣象估算方法[J]. 氣象學報,1983(1):97-105.
[17]方文松,劉榮花,朱自璽,等. 農田降水滲透深度的影響因素[J].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11,29(4):185-188,207.
[18]王 迪,李久生,饒敏杰. 噴灌冬小麥冠層截留試驗研究[J]. 中國農業(yè)科學,2006,39(9):1859-1864.
[19]劉戰(zhàn)東,高 陽,鞏文軍,等. 冬小麥冠層降雨截留過程及其模擬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4):53-58.
[20]呂 剛,吳祥云. 土壤入滲特性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 中國農 學通報,2008,24(7):494-499.
[21]Hillel D. Crust formation in lassies soils[J]. International Soil Science,1960,29(5):330-337.
[22]Bodman G B,Colman E A. Moisture and energy condition during downward entry of water into soils[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1944,8(8):116-122.
[23]李裕元,邵明安. 降雨條件下坡地水分轉化特征實驗研究[J]. 水利學報,2004,35(4):48-53.
[24]林代杰,鄭子成,張錫洲,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入滲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水土保持學報,2010,24(1):33-36.
[25]陳洪松,邵明安,王克林. 土壤初始含水率對坡面降雨入滲及土壤水分再分布的影響[J]. 農業(yè)工程學報,2006,22(1):44-47.
[26]王 力,邵明安,王全九. 林地土壤水分運動研究述評[J]. 林業(yè)科學,2005,41(2):147-153.
[27]王玉寬,王占禮,周佩華. 黃土高原坡面降雨產流過程的試驗分析[J]. 水土保持學報,1991,5(2):25-31.
[28]蒙寬宏. 土壤水分入滲測定方法及影響因素[D]. 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