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7日,人民日報社舉辦的2016“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京召開。來自101個國家的212家主流媒體負責人匯聚一堂,以共建理念描繪“一帶一路”新圖景,以共贏目標續(xù)寫“一帶一路”新傳奇。自2014年以來,這個論壇已經連續(xù)舉辦三屆,成為由中國媒體舉辦的規(guī)模最大、參與國家最廣、與會媒體最多、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全球媒體峰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表示祝賀。他在信中說,“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為各國媒體對話交流、務實合作提供了一個平臺。希望各國媒體用好這個平臺,為推動國家關系發(fā)展、溝通民心民意、深化理解互信方面積極有為,為“一帶一路”建設發(fā)揮積極作用。
本次論壇取得了六項成果。一是資源共享,建立了多語種全球媒體協(xié)作網;二是合作共贏,正式成立國際新媒體聯(lián)盟;三是交互翻譯,搭建新聞報道服務云平臺;四是機構常設,成立媒體合作論壇秘書處;五是深度聯(lián)動,將組織多國跨境聯(lián)合采訪;六是全球推廣,出版《絲路華章》文獻匯編。這六項成果,必將為“一帶一路”持續(xù)發(fā)展產生新的動力。
“一帶一路”途經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地區(qū),沿線大約經過65個國家,人口總數(shù)占世界人口的60%,產品生產量占全世界的30%,貿易往來占到全世界的40%。同時,貧困人口尤其是在極端貧困線下的人口,也占到全世界貧困人口的50%。因此,“一帶一路”被稱為迄今為止最大規(guī)模的全球經濟振興計劃。這一計劃順應國際大勢,切合時代主題,惠及長遠發(fā)展,既有厚重歷史感,又有鮮明時代性,凝聚了世界近三分之二人口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國對全球發(fā)展的貢獻,也是中國對全球治理的擔當。
媒體是“一帶一路”上各個國家地區(qū)和人民增進相互了解的窗口、促進團結合作的橋梁、推動友好往來的紐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講好絲路故事,擴大朋友圈;能否傳承絲路精神,畫出同心圓;能否傳播正能量,促進新發(fā)展,都是對媒體責任意識和歷史使命的考量。對此,與會媒體人有著積極的認識。埃及金字塔報社社長艾哈邁德·賽義德表示:“媒體要為‘一帶一路當推手”;巴基斯坦聯(lián)合通訊社副社長穆罕默德·喬瑞德說:“幫更多的人從‘一帶一路中受益”;新西蘭傳媒集團首席運營官卡洛琳·露薇說:“分享中國構想的全球機遇”;美國彭博社代表、亞太區(qū)執(zhí)行總編輯大衛(wèi)·梅利特說:“將中國故事和世界各國相連接”?!耙粠б宦贰笔腔谄降?、和平與互利共贏原則的倡議,通過“一帶一路”的建設,將有助于沿線國家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有助于世界經濟復蘇。在這個過程中,媒體應該擔當重要的角色,擴大聯(lián)系,擴展合作,分享技術和經驗,讓“一帶一路”成為全球新聞界的大故事。如果能夠將關注人類共同利益作為媒體工作的核心,借助傳播平臺,通過彼此間的合作來改善國家和國家、人民和人民之間的關系,拉近情感、交融心靈,讓更多的人們來關心、支持、參與“一帶一路”,創(chuàng)造共同的繁榮,這也有助于提高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不辜負責任和使命。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敝v好絲路故事,傳承絲路精神,不是中國媒體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媒體的同一首歌。為“一帶一路”貢獻智慧和力量,媒體任重而道遠,只要堅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一定能夠百花齊放,滿園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