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敏
鄰近既有地鐵隧道的深基坑工程設計
□文/商敏
以某鄰近地鐵隧道深基坑工程設計為例,結合工程地質條件及周邊環(huán)境條件,選用合適的基坑支護形式及止水措施,運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深基坑開挖對鄰近隧道的影響,介紹了鄰近既有隧道的深基坑設計方法和保護措施。
深基坑;既有地鐵;隧道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地下工程越來越多,基坑距離越來越近,如何減少基坑工程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保證施工期間既有軌道交通線路的正常運營,成為此類基坑圍護設計和施工中的重點與難點。
本文以天津軌道交通某鄰近既有隧道深基坑工程為例,介紹了基坑設計方案,采用數(shù)值計算分析基坑開挖對既有隧道的影響。
項目為一長條形基坑,覆土厚約12 m,基坑凈長約70 m,標準段基坑深度約為24 m,加深段基坑深度約為26.6 m,標準段凈寬9.8 m,基坑一側與已建的既有隧道凈距僅為5.3 m。主體結構采用地下兩層單跨拱頂結構,采用明挖順筑法施工。
場地埋深70.00 m深度范圍內(nèi),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分為10層,按力學性質可進一步劃分為14個亞層。各層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參數(shù)見表1。
表1 土層物理力學性質參數(shù)
3.1基坑保護等級
基坑開挖深度標準段為24.7 m,加深段為26 m,既有隧道位于1倍開挖深度內(nèi),故基坑安全等級確定為一級,地面最大沉降量≤0.1%H且≤30 mm,圍護墻最大水平位移≤0.14%H且≤30 mm。
既有鄰近隧道水平及豎向變形控制值為10 mm,收斂變形≤10 mm。根據(jù)三維空間計算,圍護結構最大水平位移≤17 mm時右線隧道變形滿足10 mm以內(nèi)。
3.2圍護結構設計
3.2.1支撐體系
標準段沿基坑深度方向共設4道鋼筋混凝土支撐+1道鋼支撐,其中第一道為800 mm×900 mm鋼筋混凝土撐,第二道為900 mm×900 mm鋼筋混凝土撐,第三、四道為1 100 mm×1 100 mm鋼筋混凝土撐,第五道為φ800 mm鋼支撐,頂圈梁為1 000 mm×1 200 mm。
加深段沿基坑深度方向共設4道鋼筋混凝土支撐+2道鋼支撐及1道換撐,其中第一道為800 mm×900 mm鋼筋混凝土撐,第二道為900 mm×900 mm鋼筋混凝土撐,第三、四道為1 100 mm×1 100 mm鋼筋混凝土撐,第五、六道及換撐為φ800 mm鋼支撐,頂圈梁為1 000 mm×1 200 mm。
標準段圍護結構橫剖面見圖1。
3.2.2圍護結構
標準段圍護結構采用1 200 mm厚地下連續(xù)墻,墻長44.5 m,墻趾插入層粉質粘土中約3.3 m(隔斷層承壓水,有效控制因抽水引起地面沉降及周邊環(huán)境變形的施工風險),插入比為0.80。
圖1 圍護結構剖面
加深段圍護結構采用1 200 mm厚地下連續(xù)墻,墻長46.5 m,墻趾插入層粉質粘土中約5.2 m(隔斷2層層承壓水),插入比為0.79。
3.2.3止水措施
鄰近隧道側采用800 mm厚TRD水泥土墻作為止水帷幕兼槽壁加固,其施工適應性強,墻體在保證強度的同時具有防滲功能,可提高基坑止水帷幕工程的施工質量與進度,減小地墻成槽期間土體變形;基坑另一側地墻接縫處采用直徑2 m的RJP旋噴樁止水,加強基坑圍護接縫止水能力,避免滲漏水引起周邊土體變形。
3.2.4基坑開挖鄰近盾構隧道風險應對措施
1)基坑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基坑開挖過程中基坑變形(包括支護結構變形、坑底隆起和周邊地層變形)。
2)為保證降水效果和控制降水對右線隧道的影響,施工前應進行抽水試驗,合理布置降水井。
3)施工單位應根據(jù)各項風險提出專門的應急預案,一旦發(fā)現(xiàn)險情,能夠立即采取搶險措施,控制險情的進一步發(fā)展。
4)要加強監(jiān)控量測,做到信息化施工。應加強施工監(jiān)測,嚴格控制地面沉降量和圍護結構的水平位移。
圍護結構內(nèi)力分析采取沿結構縱向取單位長度按彈性地基梁計算。圍護結構開挖階段計算時須計入結構的先期位移值以及支撐的變形,按“先變形,后支撐”的原則進行結構分析。地下連續(xù)墻圍護計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圍護結構計算結果
地墻圍護結構最大變形為18.7 mm≤0.14%H=33.5 mm且≤30 mm,滿足一級基坑的環(huán)境保護要求且滿足鄰近隧道變形要求。
為較準確地預測基坑開挖引起周邊環(huán)境的附加變形,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計算分析軟件模擬基坑開挖期間對鄰近右線隧道的影響。
5.1模型建立
取模型縱向120 m,深度65 m,寬度120 m;模型的底面豎向約束,左右面x方向約束,前后面z方向約束;土體采用摩爾-庫倫彈塑性本構模型進行計算;地下連續(xù)墻采用實體單元進行模擬;模型共有66 120個單元和72 540個節(jié)點,通過模擬基坑分層開挖至坑底、結構回筑工況,分析深基坑施工對鄰近隧道的影響,有限元分析的計算模型見圖3。
圖3 有限元計算模型
5.2計算結果
有限元分析的計算結果見圖4和圖5。
圖4 圍護墻體水平位移
圖5 右側隧道水平位移
有限元計算結果表明:基坑的圍護結構水平位移最大為16.2 mm,鄰近隧道最大水平位移為9.2 mm。
根據(jù)上述理論計算結果并結合已有的工程經(jīng)驗,本方案能保證基坑開挖對鄰近隧道的影響在可控制的范圍之內(nèi)。
根據(jù)目前基坑開挖的監(jiān)測資料,圍護結構墻身最大水平位移為10.31 mm,右側隧道水平位移為7.8 mm,支撐軸力、地下水位變化、區(qū)間隧道的變形量均處于有效控制范圍內(nèi)。從基坑現(xiàn)場施工情況來看,本工程基坑設計方案安全可行,為今后鄰近地鐵隧道的深基坑工程提供一些有益的設計經(jīng)驗。
[1]劉國彬,王衛(wèi)東.基坑工程手冊[M].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
[2]范益群,孫巍,劉國彬,等.軟土深基坑考慮時空效應的空間計算分析[J].地下工程與隧道,1999,(2):2-8.
TU753
C
1008-3197(2016)04-78-031
2016-05-06
商敏/女,1985年出生,碩士,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從事地下結構的設計與研究工作。
□DOI編碼:10.3969/j.issn.1008-3197.2016.0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