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前芝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工農(nóng)紅軍曾短暫擁有過兩架飛機。盡管這兩架飛機的壽命非常短暫,但畢竟是紅軍指戰(zhàn)員們第一次接觸到了真正的飛機,對延安航空研究小組的成立甚至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的建立,都產(chǎn)生著積極的影響。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連基本的槍支彈藥供給都異常困難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曾經(jīng)短暫擁有過兩架飛機,為此成立了航空管理局并投入實戰(zhàn)。盡管只是曇花一現(xiàn),這段故事卻成為紅軍歷史上的一段傳奇。
繳獲敵機
1930年春的一天上午,國民黨軍隊一架雙翼“克塞”02U-4型偵察機,從漢口飛往開封執(zhí)行通信偵查任務,在返航途中,遇到大霧,汽油耗盡,被迫降落在鄂北大悟縣宣化店西南10公里陳家坪的河灘上。
飛機降落地處在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和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域的交界處。在附近擔任警戒任務的赤衛(wèi)隊員們眼看著一架飛機晃晃悠悠沿河道從北向南飛行,大隊長陳國清一邊派人向上級報告,一邊帶領赤衛(wèi)隊員沖向飛機降落地點,迅速把飛機控制起來。參與這次行動的原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錢鈞回憶說:“飛機降落在陳家坪一塊放牛的草灘上,旁邊是一條大河,周圍是樹林,我老遠就看到飛機上的螺旋槳還在轉動,駕駛員跳出機艙,慌慌張張地朝東面拼命地跑。我大喊一聲‘快追,要活的。手槍隊員們邊追邊喊‘站住,站住,再跑就要開槍啦!駕駛員邊跑邊回頭看,最后,自知難逃,只好停下來,舉起雙手,當了俘虜?!睂嶋H上,當時的情形比錢鈞說的還要兇險,由于飛機降落地形勢復雜,當時白區(qū)的“民團”也趕過來企圖奪回這架飛機,但扛著大刀、長矛的赤衛(wèi)隊員還是搶先一步,趕跑了“民團”。
鄂豫皖蘇維埃政府領導接到俘獲國民黨軍隊飛機和飛行員的報告后,立即指示當?shù)匚溲b部隊協(xié)同地方蘇維埃政府,保護好飛機和飛行員生命安全。當時的蘇區(qū)軍委領導人徐向前接見了飛行員龍文光,勸他參加紅軍。龍文光早年曾是廣東航校學員,1927年在蘇聯(lián)航校學習時,與那里的共產(chǎn)黨學員有過接觸。更巧的是,曾和他一起在蘇聯(lián)學過航空技術的共產(chǎn)黨員饒均就在當?shù)丶t軍里工作。經(jīng)過說服教育,龍文光答應參加紅軍。
1931年2月,紅軍攻克新集,并把這里作為鄂豫皖蘇區(qū)首府。龍文光駕機從新集(今河南新縣)箭廠河南面的任家畈、黃家畈中間平坦的河灘上飛往新集縣城。當時缺少專供飛機起降的專用機場,飛機只能選擇比較平坦的河灘降落,由于河灘松軟,滑行時,飛機發(fā)生翻轉事故,尾巴向上翻到前面,肚子朝上,好在當時飛機結構比較簡單,速度也不快,所以受傷并不嚴重,只是螺旋槳有點彎。紅軍組織力量,很快就給修好了。
此后,圍繞這架飛機,蘇區(qū)領導的一系列工作逐步展開。
新集首飛
紅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飛機命名。為紀念革命導師列寧,鄂豫皖蘇區(qū)政府正式將這架飛機命名為“列寧號”,并在機身側面工整寫上“列寧”兩個字。在機翼兩邊又各繪制了一顆鮮艷的紅色五星。
隨后,蘇區(qū)領導又決定成立鄂豫皖蘇維埃政府航空局,任命龍文光為局長,饒均為政委,辦事機構設在新集北邊的普濟寺內(nèi),為了保衛(wèi)飛機和航空局的安全,還在當?shù)卣{(diào)派了一個警衛(wèi)連。同時,在新集沙河邊的空地上還修建了一個占地一百多畝的飛機場,另外在湖北的黃安(今紅安)、麻城兩縣交界的紫云區(qū)根據(jù)地及安徽、湖北交界的英山縣金家寨根據(jù)地,各修建一處簡易機場,以供“列寧號”起降用。
機場的問題解決了,燃油的問題又冒出來了。當時的紅軍處于國民黨軍隊的圍剿之中,連基本的生存物資和彈藥都比較缺乏,更別提汽油了。就在龍文光一籌莫展的時候,機會來了。紅軍在不久后的雙橋鎮(zhèn)戰(zhàn)斗中俘獲了國民黨第34師師長岳維峻。岳維峻曾在馮玉祥的西北軍任過軍長,當時徐向前曾在他手下的一個混成旅當過參謀。得知這層關系后,岳維峻就表示,只要不殺他,答應紅軍提出的一切條件。岳維峻的家人也托人與紅軍取得聯(lián)系,愿意出錢來贖他。于是,紅軍便利用其親屬來蘇區(qū)探望之機,讓其為紅軍“采購”汽油。岳維峻的親屬先后從武漢運來大量汽油、軍服和藥品。
有了汽油,飛機終于可以發(fā)揮作用了。1931年9月,龍文光駕駛“列寧號”從新集起飛,到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豫南固始、潢川、光山等地執(zhí)行偵察任務,返航時,還一路散發(fā)革命傳單。不久,“列寧號”再次從新集起飛,前往武漢進行偵察和散發(fā)傳單,引起武漢國民黨黨政軍機構的極大恐慌。國民黨軍隊的《掃蕩報》驚呼:“共軍飛機連日騷擾潢川、漢口,我方幸無傷亡,現(xiàn)有關軍方已通令各地嚴加防范?!?/p>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幾次偵察任務中,鄂豫皖蘇區(qū)軍隊領導人陳昌浩也一起坐在上面,他甚至有一次還專門坐著“列寧號”穿過白區(qū)到皖西根據(jù)地視察。據(jù)徐向前后來回憶,陳昌浩坐飛機時隨身佩帶著手槍,估計他是怕龍文光不可靠,駕駛飛機降落白區(qū)。
轟炸黃安
1931年11月,新成立的紅四方面軍組織力量攻打黃安。為配合地面部隊作戰(zhàn),“列寧號”也升空參加戰(zhàn)斗。據(jù)曾任北京軍區(qū)司令員的秦基偉回憶,當時他正帶手槍營參加圍攻黃安的戰(zhàn)斗。飛機出動前,部隊接到通知,紅軍自己的飛機要來黃安城轟炸敵人,散發(fā)宣傳品,各部隊不要發(fā)生誤會。有的戰(zhàn)士高興地說:“他娘的,過去它黑天白日跟著咱瞎嗡嗡,欺侮我們,現(xiàn)在也叫他們嘗嘗我們的‘雞蛋吧!”
11月21日,徐向前、陳昌浩和駕駛員龍文光一起,來到黃安城南的一個高地上,勘察黃安城內(nèi)的地形、敵69師的位置以及城內(nèi)敵人的兵力部署。隨后,飛機飛往黃安縣城。由于當時沒有航空炸彈,就在機翼下安裝了兩個由迫擊炮彈改裝的炸彈。陳昌浩和往常一樣,跟著龍文光上了飛機,這次還戴上兩顆手榴彈。
飛機到達黃安縣城上空時,先轉了幾圈。城內(nèi)守敵以為是自己的飛機來給他們空投物資來了,紛紛跑出工事,有的甚至拿了麻袋出來準備搶東西。這時,龍文光瞅準時機,一個俯沖把機翼下的兩顆炮彈投了下去。炮彈在敵群中爆炸,敵人始料未及,頓時亂作一團。城外紅軍趁亂一舉攻克黃安城制高點課子山。當晚,紅軍發(fā)起總攻,一舉攻入縣城,敵師長趙冠英以下5000余人被俘。
第二架飛機
紅軍的第二架飛機來自閩南,被親切地稱為“馬克思號”。
1932年4月初,中央紅軍第一、第五軍團組成東路軍,挺進閩南重鎮(zhèn)漳州。在離漳州六、七十里的龍山時,碰上敵49師師長張貞派出的一架小型通信偵察機,正準備飛往龍巖。當時的紅軍33團副團長陳冬生有一手好槍法。他看到敵人飛機從頭頂上飛過去時,高喊:“機槍連,把機槍架在山頭上,等飛機轉回來時,我打它幾梭子試試。”
果然,沒多久,飛機又嗡嗡地飛回來。這是一架“摩斯式”雙機翼慢速飛機。當經(jīng)過紅33團駐地上空時,陳冬生半仰著身子,握緊機槍,對準敵機“噠噠噠”就是一梭子子彈。敵機像被砍了翅膀一樣,搖搖晃晃地向漳州飛去。當時,對飛機是否被擊中,陳冬生其實心里并沒有底。
4月20日,紅軍占領漳州。當?shù)厝罕妶蟾嬲f,前幾天有一架國民黨飛機被紅軍打傷了,飛行員腰部受重傷,抬下飛機不久后就死了。陳冬生聽到這一消息后喜出望外,立即和團政委劉忠?guī)еl(wèi)班趕到漳州機場,看到機場停放著兩架國民黨飛機。其中一架機身上有幾處彈孔,機艙內(nèi)還有血跡,另一架已經(jīng)被損壞無法使用。紅33團立即把繳獲飛機的消息向上級領導匯報。軍團首長得知后非常高興,當即指示:“對飛機要嚴加保護,不得損壞?!?/p>
不久,羅瑞卿陪同聶榮臻、林彪到機場觀看了這架飛機。據(jù)聶榮臻回憶,他當時還和林彪在飛機前合了影,兩架都是小型偵察機。聶榮臻指示部隊盡快把飛機修理好。五一節(jié)時,部隊和當?shù)厝罕娨黄鹋e行慶祝活動時,紅軍一名學過飛行的朝鮮族人駕駛飛機,飛臨慶祝大會會場上空,撒下五彩繽紛的傳單,會場上爆發(fā)出一陣又一陣的歡呼聲。后來,在聶榮臻的安排下,這架飛機飛回瑞金,供中央紅軍使用。中央蘇區(qū)得知此事后,也非常高興,特意在江西瑞金的葉坪修建了一個飛機場,還在蘇區(qū)專門做過展覽,讓大部分紅軍指戰(zhàn)員們開了眼界。
結局
“列寧號”跟隨紅軍經(jīng)歷了幾次轉移,最后迫于形勢不得不將飛機拆解,分別埋藏在大別山的一個偏僻山溝里。新中國成立后曾組織挖掘,但因當時缺少文物保護意識,最終飛機的零部件都已不知所蹤。飛行員龍文光并沒有跟隨紅軍長征,而是回到武漢,后被國民黨逮捕殺害。第二架飛機也因后來戰(zhàn)事緊張,飛機的油料和維修器材接濟不上,只好忍痛廢棄。
盡管兩架飛機的壽命非常短暫,但這畢竟是紅軍指戰(zhàn)員們第一次接觸到了真正的飛機,中共軍隊高層領導由此積攢的經(jīng)驗為以后延安航空研究小組的成立甚至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的建立,都產(chǎn)生著積極的影響。
(本文參考書:《中國空軍史料》(第五輯、第六輯),空軍編輯室,1987年12月;《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7月;《聶榮臻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6年3月;《秦基偉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