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漢子
“車”的甲骨文字形,像一輛車的樣子,有車輪、車廂、車轅。小篆字形則刪去其他部分,僅保留了一個車輪。
凡由“車”組成的字,大都與車輛有關(guān)。例如:
輳(còu):輻條集中固定在車轂上叫作輳。
軌:本義是指車軸的末端,引申為兩輪間的距離、軌道、法度。
軾:古代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
輦(niǎn):人拉的車,后來專指天子的車。
轅:車前駕牲畜的兩根直木。
【講故事】
你聽過南轅北轍的故事嗎?從前有一個人,要從魏國到楚國去。他帶了很多的盤纏,雇了上好的車,駕上駿馬,請了駕車技術(shù)精湛的車夫,上路了。楚國在魏國的南面,可這個人不問青紅皂白讓駕車人趕著馬車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問他的車是要往哪兒去,他大聲回答說:“去楚國!”路人告訴他說:“到楚國去應(yīng)往南方走,你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對?!蹦侨藵M不在乎地說:“沒關(guān)系,我的馬快著呢!”路人替他著急,拉住他的馬,阻止他說:“方向錯了,你的馬再快,也到不了楚國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說:“不打緊,我?guī)У穆焚M(fèi)多著呢!”路人極力勸阻他說:“雖說你路費(fèi)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個方向,你路費(fèi)多也只能是白花呀!”那個一心只想著到楚國去的人有些不耐煩地說:“這有什么難的,我的車夫趕車的本領(lǐng)高著呢!”路人無奈,只好松開了拉住車把子的手,眼睜睜看著那個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你猜那人后來怎樣?編個趣味故事吧!
(摘自《漢字變變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