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 獨家報道的數(shù)量和質量,直接關系到新聞媒體的影響力。同時這也是衡量記者職業(yè)素質高低的一把標尺。要做出有特色的獨家報道,記者須做到腿勤、嘴勤、眼勤、腦勤;在同題采訪競爭中,時刻保持“新聞腦”運轉,力求在立意和角度上獨辟蹊徑,做到“同題不同意”。
關鍵詞 獨家新聞;同題競爭;立意和角度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9-0123-02
獨家報道的數(shù)量和質量,直接關系到新聞媒體的影響力。同時這也是衡量記者職業(yè)素質高低的一把標尺。媒體記者如何做出有特色的獨家報道?筆者結合近年來的工作經驗,淺談幾點看法。
1 多跑多問,好新聞偏愛勤快人
“腳板底下出新聞”,這是新聞行業(yè)里的一句老話。話雖老,蘊含的道理卻不過時。當前,網絡技術發(fā)達,電腦上隨便搜一搜、點一點,就能獲得海量信息,其中不乏可報道的新聞線索。這種工作方式或許高效,但記者接觸到的都是第二手、第三手,甚至更多手的資料。隔著電腦屏幕,感受不到火熱的生活氣息,報道的靈感也受到抑制,在這種情況下,有分量的獨家新聞是很難誕生的。
事實上,不僅是獨家新聞,絕大部分有價值的新聞,都不是坐在辦公室里上上網、打打電話就能寫出來的。不俯下身去,認識生活、觀察生活,記者獲得的資料永遠都是二手的,無論后期添加多少佐料,都很難提煉出純正的鮮味兒。相反,自己跑出來的新聞,帶著生活里的鮮活氣息,即便不是獨家、重磅,寫起來也是興味盎然。
跑新聞,意味著記者要舍得下“笨功夫”。不僅僅是腿勤,還包括嘴勤、眼勤、腦勤。腿勤自不必說,少打電話,多去現(xiàn)場實地采訪,得來的資料都是一手的;嘴勤,就是多問,有不明白的問題多和采訪對象溝通,別怕麻煩;眼勤,是指勤于觀察,多留意采訪現(xiàn)場一些有意思的細節(jié);腦勤,是指善于思考,勤于琢磨,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潛在的有價值的新聞線索。
腿勤、嘴勤、眼勤、腦勤,同時做到不容易。實際上,在采訪過程中,能“多走一步,多問一句”,往往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2014年,筆者曾到北京市昌平區(qū)采訪一位姓竇的老人。這位老人收藏了自1953年以來歷次人大代表選舉的選民證,是中國民主法治進程的見證人。采訪當天,老人興致勃勃地講述了這些年經歷的選舉故事。聊到高興處,老人起身去翻書柜里的影集,筆者無意間瞥見書柜旁貼著一張小紙條,頂頭寫著“2013年度常回家看看”幾個字,緊跟著下面是人物排名:“仲昌83次;春起78次……”筆者覺得挺有意思,忙問老人是怎么回事。老人笑著說,這是他自己做的兒孫探望排行榜。平時誰來看望自己,就在本上記一筆,年底探望按次數(shù)排名,已經連續(xù)排了3年了。
這個榜單,乍一看是個樂兒,可越琢磨越覺得有深意。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丶铱纯词嵌嗌倏粘怖先说男穆暋_@一紙兒孫探望排行榜背后,折射的是何其豐富的時代背景。想到這一點,筆者在完成原計劃的采訪任務后,立即就兒孫探望排行榜問了老人很多細節(jié)問題。次日,消息《九旬爺爺發(fā)兒孫探望排行榜》在本報重點版面刊出。此稿后來在2014年度全國黨報好新聞評選中獲得一等獎。
試想,如果當天只是電話采訪,沒到老人家里;或者到了老人家里,沒注意到那張小紙條;又或者見到了那張小紙條,不琢磨,也不詳細追問,只當是個趣事一笑而過,都不會有這則好新聞的誕生。
筆者2014年還采寫了一篇牛蛙入侵北京奧森公園,造成當?shù)厍嗤軘?shù)量銳減的獨家報道。這則新聞的發(fā)現(xiàn),緣于筆者到奧森游玩的一次經歷。那次,在公園濕地區(qū),筆者時不時能聽到牛蛙低沉如牛鳴般的叫聲,而昔日清脆的蛙鳴聲卻幾乎捕捉不到。原產北美的牛蛙為什么會大量出現(xiàn)在奧森?本地青蛙為何不見蹤影?筆者心中一動,覺得這是個可關注的題材,接下來連續(xù)3天到奧森公園蹲守,并多方展開調查,最后得知真相:這些牛蛙是所謂的“愛心人士”從菜市場批量購買,私自放生在這里的。牛蛙是典型的外來入侵物種,魚、青蛙、幼鳥等小型動物都是它們吞食的對象,濕地里的青蛙也因此數(shù)量銳減,幾乎不見蹤跡。稿件刊發(fā)后,多家報紙、電視臺追蹤報道,私自放生、擾亂生態(tài)的現(xiàn)象在社會上引起廣泛討論,北京市公園管理部門也將此類問題列入到公園立法調研的課題中。
回想這則新聞的采寫,腿勤、嘴勤、眼勤、腦勤這“四勤”同樣發(fā)揮著作用。如果當時聽到了牛蛙叫聲,只是覺得異常,接下來既不調查,也不追問,就不可能有后面的獨家報道,其社會影響力也無從談起。
2 巧選角度,同題采訪也能有獨家爆料
獨家新聞很大程度來源于記者的獨家發(fā)現(xiàn)。獨立發(fā)現(xiàn)選題,獨立采訪,所呈現(xiàn)的報道內容自然是獨特的。但如果是在激烈的同題采訪競爭中,記者有沒有可能拿到獨家,做出與眾不同的報道?
答案是可能的。同題采訪,特別是有關單位組織的集體采訪,很可能采訪對象是相同的,采訪對象提供的信息也是相類似的。但只要在立意和角度上多費心思,照樣能爆出獨家,也就是新聞“同題不同意”。
筆者曾參加過一次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組織的集體采訪,報道密云水庫上游15萬畝水源保護林的近自然經營。隨行接受采訪的都是森林經營管理領域的專家,時不時嘴里會蹦出“郁閉度”“異齡復層混交”等專業(yè)名詞。專家們從學術角度介紹了森林近自然經營的好處,例如讓森林更健康,更好地發(fā)揮水源涵養(yǎng)功能等等。半天采訪下來,情況是了解清楚了,道理也大致明白了,但總覺得這樣一篇報道寫出來更像一個學術交流性質的總結,離普通讀者太遠。
筆者不甘心,繼續(xù)和項目組的專家們聊?!凹热皇敲茉扑畮焐嫌蔚乃幢Wo林改造,那么對密云水庫會不會產生影響?(密云水庫是北京市最重要的地表水源地,社會關注度極高)”其中一名專家回答道,過去密云水庫上游的森林產水量很低,因為樹栽得太密。樹越密,每天吸收和蒸騰的水分越多。本來量就不多的雨水,很多被樹木本身消耗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匯流到下游密云水庫。而這次近自然經營,一個核心措施就是間伐,通過降低森林密度,增加上游的產水量。
原來涵養(yǎng)水源,樹不是栽得越多越好。聽到專家的這段講解,筆者十分興奮,因為這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的冷知識。而且密云水庫上游來水多少,直接關系到首都飲用水的供應,這樣一來,報道的意義大大提升。
在最后的見報稿中,筆者以《打通森林里的輸水線》為標題,在開頭兩段里這樣寫道:
“眾所周知,森林有保持水土的功能。越是林木繁茂的地方,雨洪災害就越不容易發(fā)生。但作為硬幣的另一面,如果森林過密,雨水不容易下山,最終匯入河道的水量也會減少。
密云水庫上游,森林普遍生長過密。京冀聯(lián)手,對15萬畝水源保護林采取了間伐措施,從密林里開出一條條“輸水線”,引雨水進密云水庫。”
在這次十幾家媒體參與的集體采訪中,筆者的這篇報道角度最新穎獨特,在網絡媒體上的轉載率也最高。
報道同一件事兒,信息來源一樣,立意、角度不同,傳播效果也會截然不同。筆者總結,在這類同題采訪中,記者千萬不能抱有“隨大流”的心態(tài),需時刻保持警惕,讓自己的“新聞腦”不停運轉,獨家新聞的驚喜或許就會出現(xiàn)。
3 發(fā)散思維,捕捉新聞背后的“弦外之音”
攫取獨家新聞,有時候關鍵不在于記者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問到了什么,而是在于想到了什么。跳出“就事論事”的常規(guī)報道模式,多一些發(fā)散性思維,捕捉新聞背后的弦外之音,也是制勝的一大法寶。
筆者常年跑園林綠化口,經常會關注園林綠化政務網站上的動態(tài)消息。2013年,網站上公布了一條消息,說是北京市確定了一批主要常規(guī)造林樹種??吹竭@條不足300字的政務信息,筆者立即和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造林營林處聯(lián)系,要來了常規(guī)造林樹種的完整名錄。這一頁紙的名錄上,既有松、柏、榆、槐這類北京市常見綠化樹種,也有麻櫟、楓楊、花楸等陌生面孔。當天筆者就采訪相關專家,采寫了消息《本市首次出臺當家樹名錄 麻櫟等十余“冷門樹”入選》,因為反應迅速,筆者的這篇報道搶在了同城媒體的前面,刊發(fā)后被眾多媒體追發(fā)、
轉載。
但更大的收獲在后面。筆者在拿到這份造林樹種名錄后,反復研讀,并和記憶中的常見綠化樹種做對比,發(fā)現(xiàn)北京地區(qū)應用廣泛的彩葉樹——火炬樹竟然不在名錄范圍內。北京楊、速生楊等平原地區(qū)常見的楊樹品種,名錄里也沒有提及。為什么這些常用樹種反倒沒有獲得“當家樹”待遇?筆者在采訪完第一條消息后,又緊鑼密鼓追訪相關部門,得知這些常見樹在多年應用過程中暴露了很多問題。例如,火炬樹生長繁殖速度太快,有它的地方別的樹種基本無法生存,在一定意義上屬于外來入侵物種;北京楊雖然長得快,但木質不緊實,容易倒伏,并且容易招病蟲害,生長沒后勁……根據(jù)采訪到的信息,筆者又先后發(fā)出兩篇獨家報道:《北京楊退出“當家樹”》《“無敵”火炬樹本市不再
種植》。
一條短短的網站政務信息,引出3篇獨家報道。第一篇靠的是反應速度,第二篇、第三篇,則更多是深入思考的結果。這樣的思考建立在日常的點滴積累上。對于跑口記者來說,對所報道的領域多一點兒研究,報道的思路就會開闊許多,有時候在報道的高度上,也會勝出同城媒體一籌。
2013年,北京市舉辦首屆農業(yè)嘉年華。同城媒體大多聚焦在嘉年華上那些新鮮有趣的農業(yè)創(chuàng)意景觀和游藝項目上。在北京,把農業(yè)和休閑娛樂結合起來的大型會展,這是頭一個,那些五花八門的陽臺菜園、驅蟲盆栽、植物壁畫等,也確實很吸引人。但這些熱鬧的展示背后又是什么?筆者從黨報研究問題的角度出發(fā),透過農業(yè)嘉年華分析北京農業(yè)功能的變化,經過采訪、分析發(fā)現(xiàn),在北京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逐年下滑、已不到1%的農業(yè),現(xiàn)在更多的承擔是生態(tài)功能、教育科普功能、休閑娛樂功能、科技示范功能等,和人們多年來形成的刻板印象不同,農業(yè)不再是簡單的農產品生產,它已開始走入城市,融進市民日常生活,變得新鮮好玩兒起來。
這篇報道以《“好玩兒”的農業(yè)》為標題,刊發(fā)在本報的頭版頭條位置,獲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類視角獨特的報道,也可以歸到獨家新聞的行列,它很大程度上要求記者要勤于思考和琢磨。筆者的經驗是建立起自己的知識儲備庫,對所報道領域的動態(tài)消息要勤于收集、整理,并在不斷的縱向對比中,提高自己對新聞事件的價值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