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晗 杰
?
2016年2月重要天象預告
□ 晗 杰
每年2、3月份,天象劇場似乎都很冷清,主要原因是這段時期活躍在北半球的流星雨較少。2月8日為我國傳統(tǒng)的農歷新年,由于沒有月光的影響,春節(jié)前后的幾天也是觀測冬夜星空的好時機。C/2013 US10(Catalina)彗星在2月的觀測條件依然不錯,它將出現在鹿豹座天區(qū)內,不過預計到月底亮度將很快下降至8等。另一顆彗星C/2014 S2(PanSTARRS)將在天龍座運行,也很適合北半球的觀測,但亮度較低,可能只有9至10等。
2016年2月6日6時東南方天空示意圖
由于距離地球較近,且表面反照率較高,金星成了我們能在地球上觀測到的最亮的行星。多數情況下,金星的亮度都在-3等以上,最亮更是能達到-4.9等。2016年金星沒有大距,年初還是晨星,出現在日出前的東方天空。隨后靠近太陽,難以觀測。到了9月份,金星轉而出現在太陽東側,于日落后出現在西方天空中,并隨著角距離的增大,觀測條件越來越好。
2月6日清晨,金星將與農歷臘月廿八的殘月一同出現在東南方低空中,形成金星合月天象。此時的金星亮度為-4等,非常容易辨認,而殘月在其上方5°左右的位置。在比它們更高的位置上,還有淺黃色的土星和發(fā)紅的火星,亮度都在0.7等左右。與大多數恒星相比,它們更亮一些,而且不會“眨眼”。每天,月球相對背景恒星會自西向東沿黃道附近運行14°左右。因此在之前的幾天里,還依次出現了火星合月、土星合月。2月1日,下弦月與火星相合,而土星合月則發(fā)生在2月4日。
殘月、金星以及C/2013 US10(Catalina)彗星,這是一張長時間曝光和短時間曝光的合成照片。Greg Hogan攝于2015年12月7日,圖片來自APOD。
在觀測本次金星合月時,你應該能在金星左下方5°的位置找到亮度為0等的水星。次日,水星就將迎來2016年的第一次大距。
雖然與金星同為地內行星,但水星距離太陽更近,因此時常淹沒在太陽的光輝里,可觀測的機會也就更少。一般來說,大距期間是觀測水星的時機,但實際上并非每次大距水星的觀測條件都很好。一方面,水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偏心率較大的橢圓,所以不是每次大距水星與太陽的角距離都相同。比較近的時候只有17°左右,較遠時可以超過28°。但這并非是決定水星觀測條件最重要的因素。日出或日落時,水星的地平高度還會受到水星與太陽赤緯關系的影響。這樣的影響,緯度越高就會越顯著。如果大距期間水星的赤緯比太陽更偏北,那么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qū)的觀測條件就更好,反之則是南半球觀測條件更好。
2016年水星會有6次大距,其中觀測條件較好的只有兩次。2月7日的西大距,水星與太陽的角距離可達26°。但由于赤緯偏南,對于北緯40°地區(qū)來說,日出時水星的地平高度也僅有13°,觀測條件并不理想。此后,水星會逐漸靠近太陽,下次大距就要等到4月18日了。
本次水星西大距當天,還會出現水星合月天象,但廿九的殘月僅剩一絲月牙,需要在透明度很好的情況下才能看到。
黎明時東方天空中的水星、金星和土星。 Stefan Seip攝,圖片來自APOD。
理論上,半人馬座α流星雨是南半球夏季活動的主要流星雨之一。過往的觀測記錄顯示,該群經常有較亮的流星,甚至是火流星出現。從1974年到1980年,該流星雨的ZHR可達20至30,并持續(xù)數小時。但從1988年至2007年,平均的ZHR只有6,而且觀測記錄非常零碎。
半人馬座α流星雨的活躍期從每年1月28日開始,一直持續(xù)至2月21日。根據國際流星組織的預報,2016年的極大可能出現在北京時間2月9日,也就是農歷正月初二的凌晨2點。半人馬座α流星雨的輻射點位于0.1等的南門二(半人馬α)和0.6等的馬腹一(半人馬β)之間,赤緯為-59°,所以北緯31°以北地區(qū)無法觀測該流星雨。由于輻射點地平高度越高,可觀測到的流星數量就越接近理論值,這個流星雨最佳的觀測地點還是在南半球。
半人馬座α流星雨輻射點示意圖
就像其他南天流星雨一樣,關于半人馬座α流星雨,我們的疑問多于答案。其極大時間和流量都具有不確定性。例如在2015年,2月8日預報的極大并沒有觀測到明顯的活動,但在2月14日卻出現了一個小規(guī)模的爆發(fā)。對于2016年來說,該流星雨觀測最大的利好就是沒有月光干擾。預報的極大很適合澳洲的觀測,如果你計劃在春節(jié)期間來一次南半球觀星之旅的話,可以留意一下這個流星雨。
(責任編輯 張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