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宏偉
什么是中國的脊梁?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這些人構(gòu)成了中國的脊梁?!币粋€人沒有脊梁,就會站不起來。一個國家沒有脊梁,就會永遠被列強踩在腳下。
什么是中國的脊梁?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這些人構(gòu)成了中國的脊梁。”
一個人沒有脊梁,就會站不起來。一個國家沒有脊梁,就會永遠被列強踩在腳下。
看!永遠的中華民族的脊梁!
一、梁思禮:中國“兩彈一星”的功臣
“我在美國有一個好朋友林樺,當(dāng)年我們在美國留學(xué),我回國了,他留在了美國。他是波音公司的首席科學(xué)家,他搞的是美國的洲際導(dǎo)彈(民兵導(dǎo)彈),我搞的是中國洲際導(dǎo)彈(東風(fēng)導(dǎo)彈)。他的年薪是30萬美元(上世紀80年代),我的工資只有他的百分之一,他住在西雅圖一個小島上的高級別墅,回國時受到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接見,我住在很普通的單元房子里。有人曾問我對此有何想法,我的回答是,他干的導(dǎo)彈是瞄準中國的,我干的導(dǎo)彈是保衛(wèi)我們祖國的!”—梁思禮
2016年4月14日,中國“兩彈一星”功臣、火箭控制系統(tǒng)專家,梁思禮院士仙逝,享年91歲。
1924年(民國十三年)8月24日,梁思禮生于北京,他是維新運動領(lǐng)袖梁啟超最小的兒子,五歲喪父,由母親撫養(yǎng)成人。1941年,梁思禮踏上赴美留學(xué)之路。1949年,當(dāng)收音機里傳出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后,他激動不已,用舊床單制作了一面五星紅旗,毅然踏上了回到祖國的渡輪。
從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枚導(dǎo)彈再到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第一艘神舟飛船……為了新中國的建設(shè),他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作為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學(xué)家梁啟超的兒子,有人問梁思禮:“您從父親那兒繼承下來的最寶貴的東西是什么?”他回答:“愛國!愛國這一課, 我不曾落下半節(jié)!”這兩個純粹而閃爍著萬丈光芒的字,支撐了梁思禮一生的追求。斯人已去,精神長存。共和國不會忘記那些挺起國家和民族脊梁的人!
二、鄧稼先:許身國威壯河山,有一種愛情叫“國家機密”
1950年,鄧稼先拒絕美國提供的優(yōu)厚待遇,回到了一窮二白的中國。他為祖國帶回一腦袋原子核的知識,卻只給父親帶了幾雙尼龍襪子。
1958年,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鄧稼先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當(dāng)晚輾轉(zhuǎn)反側(cè),夫人許鹿希問“怎么了?”“我要調(diào)動工作?!薄罢{(diào)哪?”“不能說。”“干啥?”“不能說。”“我跟你通信?”“不行?!闭?8年鄧稼先不知去向……28年?。。∑叱咧|,已許國,再難許卿——有一種愛情叫“國家機密”。
有一次爆炸失敗,原子彈墜地被摔裂。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鄧稼先一個人走進了那片輻射地區(qū),把沒有爆炸的核彈,用手抱了回來。他的身體受到了很大的核輻射,患了重病。
住院期間,老友楊振寧來看他,說研究原子彈,國家究竟給了你多少獎金,值得你把命都搭上?鄧稼先說:“原子彈十塊錢,氫彈十塊錢?!?/p>
楊振寧和鄧稼先原是同鄉(xiāng)發(fā)小,從初中,大學(xué),留學(xué)都在一起。后來兩人卻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楊振寧選擇留在繁華的美國,而鄧稼先選擇回到一窮二白的中國。
1986年,癌癥晚期的鄧稼先向祖國提了唯一一個要求:看看天安門。臨終前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他平靜地走了,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愛國精神。
君視名利如糞土,許身國威壯河山。有些人或許永遠不會明白鄧稼先為什么那么拼命!
三、郭永懷:唯一一位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xué)家
1956年,在回國的前夕,為了沖破外國的阻撓,避免有竊取軍事機密的嫌疑,郭永懷親自焚燒了自己全部的科研文稿,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赤子回歸的旅程。面對妻子的迷惑,郭永懷卻微笑著說:放心吧!所有的科研數(shù)據(jù),都已經(jīng)深藏在我的心里了……
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yè),為了粉碎帝國主義的核訛詐,郭永懷從優(yōu)越舒適的城市來到荒漠戈壁:和外界斷絕了一切聯(lián)系,對親人也嚴格保密,十幾年,他隱姓埋名,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1968年12月5日,一架從青海返回北京的飛機在離地400米高空時突然失去平衡,飛機失事,他以身殉國。在清理現(xiàn)場時,他的遺骸竟然與警衛(wèi)緊緊抱在一起,怎么也分不開。最后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就是原子彈、氫彈的絕密圖紙。
這需要什么樣的責(zé)任心,才能在短短幾秒鐘內(nèi)作出這樣的義舉?郭永懷,人民的科學(xué)家,人民永遠懷念你!
四、王大珩:鄧小平口中的“掃廁所專家”
當(dāng)年,王大珩被打成“特務(wù)”。核專家變成了掃廁所大爺。當(dāng)小平同志為其平反冤案以后,他丟下掃帚,第一時間沖進了圖書館,他說:功課丟下了太多。
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那天,王大珩邀請了幾位同事一起慶祝。席間,他說了一句當(dāng)時大家誰也沒聽懂的話:“要是再早半年就好了……”
原子彈成功爆炸前半年,他的父親去世,而他卻未在身旁。
五、吳自良:3年多的時間里,他沒有離開過實驗室半步
那時他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過年過節(jié)也不休息。3年多的時間里,他基本沒有離開過實驗室,每天檢查各組的進展,隨時解決各種問題。
晚年躺在病榻上,只要科研所領(lǐng)導(dǎo)去看望他,他就會用虛弱的聲音要求繼續(xù)進行住院前的科研……
六、錢學(xué)森:毛主席拿11名美國飛行員交換回來的
他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dǎo)彈之父”,美國海軍次長丹金布爾評價:無論在哪里,錢學(xué)森都值五個師。他卻說:“絕不再踏上美國國土”。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國主義情懷?!
還有“科學(xué)沒有國界,科學(xué)家卻是有祖國的”的錢三強、“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朱亞光、省吃儉用為中國組裝了第一臺質(zhì)子靜電加速器的趙忠堯、“回祖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的“怪才”彭桓武……他們的品格足以秒殺那些所謂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讓我們把時間的指針撥回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回到那個中國人應(yīng)該永遠銘記的時刻。這是被視為“東亞病夫”的古老中華民族再也無須向強權(quán)跪拜的日子。在這一天,在世界的東方,在亞洲的中部,在古老的羅布泊,那一團比日出更耀眼的蘑菇云,那一聲石破天驚的巨響,是在向世界宣告:偉大的中華民族又回來了!消息傳到國內(nèi)的每一個角落,我們?nèi)f眾歡騰,唱啊、跳啊、擁抱啊,如同慶祝盛大的節(jié)日。上千萬居住在海外的炎黃子孫,也感受到了這一天周圍的人投來的尊敬目光以及心中騰起的無限自豪。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些輝煌的名字:歷史不會忘記你們,人民不會忘記你們,全中國人民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