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磊
一、無趣的學生,低效的課堂
體育課上,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種比較怪異的現(xiàn)象,那就是學生對體育這門課的興趣似乎很大,每天上體育課成了學生熱切期待的一件事。如果體育課被其他課搶占,對學生來說真可謂“失望至極”。在這看似風光的表面下,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知道了事實真相之后,會讓體育老師大跌眼鏡。因為他們喜歡上的是自由活動的體育課,其實就是活動課,遠不是我們所想的教授運動技能的體育課。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深入體育課堂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遠離課堂的原因。
課堂中,老師沒有全情投入,語言平直、毫無生氣,由此帶來的是毫無興致的一班學生。有些老師教學模式太過老套,局限于老師說、學生做的層面,學生就像條件反射般進行運動,沒有自主性何來興趣性?某些課堂上,老師對教學中的難點并沒有運用恰當方式突破,只是一味重復指令,學生最后機械地學會新技能,過不了幾天全然忘記。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僅會用簡單的肯定句和否定句評價,學生積極性得不到應有的鼓勵,久而久之,對體育課程敬而遠之,學生沒有興趣,課堂沒有效率。
二、重視語言運用
心理學中把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稱之為學習動機,這種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需要“我要玩”引發(fā)的?!巴妗笔切『⒆拥奶煨?,而縱觀小學學習科目,學生對體育課學習需要淺層地體現(xiàn)出“我要玩”的動機。但是這并不是體育學科目的所在,這種“我要玩”只是學習動機產(chǎn)生的驅動力,并不完全等同于學習動機,是一種低端意識,最為原始的意識,如果不加以升華,便會消失。因此,我們需要在課堂中把學生這種本能、淺層的學習動機進行轉化,讓學生從“我要玩”過渡到“我要學”,這才是我們所說的“學習動機”。
三、適切運用課堂教學語言
所謂課堂教學是教師通過語言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教師的語言相應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師的語言不夠準確,就會誤導學生,讓學生“偏離航道”,如果老師個人體育素養(yǎng)高,卻不知如何表達,就如同“茶壺里倒餃子”,無法把相應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適切運用語言可以讓課堂不僅氣氛活躍還效率頗高,反之,教學目標便無法實現(xiàn),更別說學生在課堂中的成功感和愉悅感,接下來,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體育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使用技巧。
簡而言之,要適切運用課堂語言應該做到“四有”:
(一)有激情
若要學生精神滿滿地投入課堂,老師的語言首先應該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洪亮的聲音,高亢的語調,能營造積極陽光的氣氛,對課堂教學開展非常有利。特別上課伊始,進行師生問好的時候,“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句精神飽滿的“同學們好”會把學生從散漫的下課狀態(tài)中喚醒,而當學生響亮地齊聲回答“老師好”的時候,身體和大腦都已在問候聲中喚醒,為上好一堂體育課,他們已經(jīng)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有指向
體育課不同于其他學科,課堂上,老師教授的運動技能較多,如果教師的上課語言繁冗又模糊,學生往往不知所以。如教正面肩上投擲的動作時,老師沒有明確的指向性,而是讓學生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語言僅停留于“手臂這樣擺”,“腳這樣放”,等到示范動作一結束,學生再回憶動作時,大多都會“拷貝走樣”,接下去老師就會花更多時間在學生中間一個一個地糾正姿勢,課堂效率大大下降。如果換成:“預備動作——兩腳前后站立,面向前方。投擲動作——右手手臂經(jīng)前方上舉至頭頂,彎臂曲肘,快速揮動手臂,向前方約60°角投出沙包?!比绱撕啙嵜髁恕⒅赶蛐詮姷目诹?,那么學生便很容易把口令和老師示范動作結合,在大腦中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從而指導自身完成技能學習。
(三)有變化
語音語調的變化能喚起學生的關注,事實證明學生在升降調變化中往往能很快識記到升調語言中講述的部分。試比較接下來兩段話的表達效果?!埃ㄆ骄徴Z調)耐久跑時,步幅均勻,呼吸,兩步一呼,兩步一吸”,和“耐久跑時(平調),步幅(降調)均勻(升調),呼吸(降調),兩步(升調)一(降調)呼(升調),兩步(升調)一(降調)吸(升調)”后,不難發(fā)現(xiàn)這兩句話的內容是一模一樣的,但是表達效果完全不同,前一句話由于都用平調,因此學生無法知道關注點在哪里,所有都關注了和所有都不關注結果是一樣的,而第二句話明顯能聽出教師要強調的是均勻的步伐和呼吸以兩步交換為節(jié)奏,學生把握住了這些重點后,掌握內容更輕松了,課堂中,學生能很好地得到成功的體驗。
(四)有趣味
比如:教學低年級踏步的時候,同學們總會邊踏步邊左右搖晃身體,這是低年級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相信很多教師都曾經(jīng)遇到過。面對此,有些老師采取的是一個個糾正的方式,有些則是在邊上不斷提醒。但是有些老師則用了更為巧妙的方式。當看到低年級同學搖晃著身體踏步后,老師不露聲色,等踏步結束,在全班面前故意用較為夸張的方式搖擺身體,邊搖邊踏,老師問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像什么?”學生哈哈大笑,齊聲回答:“像企鵝!”于是,老師又用正確的方式踏步,然后繼續(xù)問:“現(xiàn)在又像什么?”“像解放軍”,學生異口同聲?!澳銈円銎簌Z還是解放軍?”老師追問道?!敖夥跑姟?,孩子們毫不猶豫?!澳蔷驼埬銈冇涀?,如果要做解放軍,那身體一定不能搖晃,一晃就變成胖胖的企鵝了!”“哈哈!”學生又是一陣歡笑。
綜上所述,教學過程中,適切運用課堂語言,一定是讓課堂變得高效又充滿魅力的不二法則。課堂語言十分重要,巧妙運用更是重中之重。把握語言藝術,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事,只要教師潛下心來,一切以學生為出發(fā)點,不斷探索,不斷完善,一定會在課堂語言的適切運用之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