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那北
轉(zhuǎn)身你我已經(jīng)云泥
林那北
還都是土時,這一堆跟那一堆說:我們要永遠為鄰,億萬年在一起,排排坐吃果果,手拉手共同渾渾噩噩。那一堆默默看過一眼,然后悄然笑了。
那時候,那一堆土還像個少不諳事的孩子,并不明白自己身上竟有著與周圍迥異的色澤,那么多赤褐、淡黃或者紫色究竟怎么回事,也不知道那么多水云母、石英、高嶺土以及鐵質(zhì)怎么理解,更不知道命運會在未來某一天有怎樣的大裂變,它們只依稀看到前方飄浮著一道隱約光亮,像雨又像霧,像征兆又像預言。
那時候是在趙氏天下到來之前,該朝代被稱之為“宋”。
“團香已入中都府,斗品每說太傅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薄兄卧婇_山鼻祖之譽的梅堯臣這么說?!罢巸善煜憧蓯?,貢來雙鳳品尤精?!薄跋补沧袭T吟且酌,羨君瀟灑有余情?!薄钤玳_創(chuàng)宋朝文學史一代文風的歐陽修則是如此說。好像就是這樣,幾百年前,當詩人們眉飛色舞地為之詠詩作賦時,那一堆土正次第離開地面,被捏成缸或者盆或者砵或者碗,歷過一場烈火燒烤,堅硬地有了自己的模樣,不再怕水,盛得住一切。然后宋沒了,元來了明又來了,朝代更迭的縫隙里,絕望與幻滅都歸皇帝、后妃及大臣所有,大地與此無關,土更無關。土在時間中行走,已經(jīng)越發(fā)俏麗香艷,甚至有了自己的名字,成了美輪美奐的壺,被傾湯品茗的雅士們競相握在手中把玩,不亦樂乎。
真的很意外,這一堆土與那一堆土都完全沒有料到。忿忿不平是難免的,不就是狗屎運嗎?如果不是有個神秘路過的僧人多管閑事地瞎指點,說宜興丁蜀鎮(zhèn)黃龍山上有五色富貴土可以發(fā)大財;如果不是宜興縣城西南面四十里外有座金沙寺,寺里來客中剛好有一位正忙著在科舉之路上跋涉的勤勉書生吳頤山,書生恰好還帶著一個愛鉆牛角尖的小書僮供春,供春在天下萬物中又偏偏對僧侶們用來制陶的泥巴迷得顛三倒四……似乎一切都很偶然,卻成就了那一堆土。
沒有誰描述過供春的長相,而歷史,雖確認了供春作為紫砂壺鼻祖的地位,卻沒有記載他趴在寺里大水缸旁突發(fā)奇想的那一瞬,興奮得怎樣手舞足蹈。紫砂壺后來外形有扁圓低矮的西施壺、棱角分明的四方壺,也有壯碩偉岸的秦權(quán)壺、高挑俊秀的提梁壺,它們哪一款更接近于明正德嘉靖年間的農(nóng)家后生供春的模樣兒呢?而從僧人處獲得陶泥后,這個小書僮又為什么要按寺里那棵銀杏樹樹干的樣子,捏出造型古怪奇異的樹瘤狀茶壺?不知道,都沒有人知道。無數(shù)往事沉入時光深處后,仿佛很多土被捏進壺,成為壺身、壺蓋、壺柄或者壺嘴,從此被覆蓋,被鑄造,被改寫,再也無法尋覓曾經(jīng)的面目,徒留一層光滑的表面讓人胡亂猜想——如同已經(jīng)煙消云散的金沙寺,它曾經(jīng)的近千間飛檐峭壁的壯闊廟宇也早就不見一絲蹤跡,歲月一層層吞噬淹沒了它們,包括當年蘇軾曾在此喝過茶的屋、岳飛題過詞的墻,都化為一片春種秋收的農(nóng)田,空余悠悠傳說。
來自黃龍山的那一堆土未必得意狂妄過,它其實也沒想到壺是這樣挑剔的一種東西,既講究礦質(zhì)的純度、顆粒的層次、燒結(jié)的溫度,還苛求強度、抗熱震性、透氣性、可塑性、吸水率和排氣率,而這些本事黃龍山黃石巖里的土有,外山的土卻未必有,即使有壺形,卻無法有壺品。
所謂天賦,不過如此了。
這一堆土與那一堆土就這樣分道揚鑣了,日子的成色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厚厚的朱門把它們擋在內(nèi)外。當眼睜睜看著曾經(jīng)的舊相識已經(jīng)華麗轉(zhuǎn)身,成為名師手下的名壺,登堂入室,價值不菲,終日被琥珀色的茶水絲絲浸潤撫慰。這一堆土長長嘆了口氣,知道彼此已經(jīng)是云泥之別。茍富貴勿相忘?該忘的其實終歸會忘,這是命定的。
(選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