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
浙江與絲綢文化有密切的關系。桑田、蠶房、絲綢店鋪星羅棋布地鑲嵌在浙江大地上。浙江人用自己的柔美與溫婉,造就出了中國絲綢史上一抹靚麗的風景。
2008 年8月9日上午,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的“中國故事”正式開幕。浙江的“祥云小屋”內也以絢麗的絲綢開講江南的美妙。一幅數(shù)米見方的大幅織錦“西湖全景圖”拉開了“浙江絲綢故事”的序幕。
今秋邂逅G20,杭州絲綢將再一次向世界問好。
千里迢迢來杭州,半為西湖半為綢
杭州絲綢的巨大吸引力,甚至不亞于美麗的西湖。人們向往杭州這樣一座絲綢般秀美的城市,既鐘情于風光旖旎、美不勝收的西子湖,也愛慕那色彩繽紛、優(yōu)美華貴的絲織品。
湖州是中國著名的蠶鄉(xiāng),也是世界絲綢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1958年,在湖州南郊的錢山漾出土了一批絲線、絲帶和沒有碳化的絹片。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測定,確定絹的年代為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這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并已確定的最早的絲綢織物成品。它的發(fā)現(xiàn)使湖州絲綢的歷史前推4700年,成為世界絲綢最老的壽星。
春秋時代,越王勾踐以“獎勵農?!睘楦粐?。相傳我國古代美女西施在被獻于吳王夫差之前,曾在家鄉(xiāng)諸暨浦陽江畔的苧蘿村養(yǎng)蠶織帛,常浣紗于村旁江邊。后人在江邊立石紀念,刻“浣紗”二字,還在附近建“浣紗亭”。這一美麗的歷史傳說,成了當時越國鄉(xiāng)村已生產絲織品的佐證。
進入唐代之后,隨著杭州城市規(guī)模的進一步擴大,絲綢生產也得到了長足發(fā)展,絲織品的品種也更加豐富。唐穆宗長慶二至四年(公元822-824年)間,擔任杭州刺史的大詩人白居易所寫的《杭州春望》一詩中有“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之句。詩中提到的“柿蒂”,即為當時杭州盛產的柿蒂花綾。
南宋定都杭州,改名臨安,歷時150余年。當時杭州絲織業(yè)盛極一時,僅官營織錦院就有雇工數(shù)千、織機數(shù)百,私營紡機也有很大發(fā)展?!秹袅讳洝匪薪z織品就有綾、錦、絹、羅、紗、綢等十多個品種,杭州城內呈現(xiàn)“機杼之聲,比戶相聞”和“都民女士,羅綺如云”的盛況。
明、清時期杭州絲綢絲織手工業(yè)發(fā)展很快,家庭小綢坊充盈大街小巷,當時有“日出萬綢,衣被天下”之譽。清代康熙皇帝在《桑賦序》中寫道:“朕巡浙西,桑樹被野,天下絲綢之供,皆在東南,而蠶桑之盛,唯此一區(qū)。”
新中國成立后,在國家外事活動中,杭州絲綢也成為禮送國外首腦和貴賓的首選,它傳遞著中華文明,成為東、西方文化傳播與交流的美麗使者。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聯(lián)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杭州絲綢中的“杭羅織造技藝”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中的重要代表性項目,正式加入“世遺”,為杭州絲綢歷史文化書寫了濃重的一筆。
絲綢不只是一種單純的生活消費品,她承載了杭州人的生活情趣、歷史情懷和藝術感悟。在長期的絲綢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杭州絲綢文化,集中反映在與絲綢相關的歷史記載、文物遺跡、故事傳說、詩詞篇章、人物傳記、習俗禁忌及蠶桑絲綢生產、商貿等各個領域之中,彰顯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蘊。
“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絲綢文化是杭州文化的物化代表,它顯示著杭州發(fā)展的獨特優(yōu)勢。當杭州絲綢文化與城市經濟運行相融合,猶如給杭州這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裝上了助推器。700年前,當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踏上東方這片神秘土地的剎那,他可能不知道這條連接東西方文化和商業(yè)的“絲綢之路”在幾百年之后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暢想G20:用最動人的絲綢細節(jié),助力杭州打動世界
杭州絲綢城古承錢塘蠶桑之盛,今得江南富庶之利,鶴立于全國同類市場之首。杭州中國絲綢博物館已成為博大精深絲綢文化的神圣殿堂。就連杭州的普通市民也在為絲綢文化事業(yè)增輝添彩。
自去年下半年起,來自靖江街道的葉建明、王孝琴、葉灃儀一家三口一直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以全家最為擅長的“絲綢畫繢”手工技藝,制作一幅獻禮G20的主題作品,迎接家門口的世界盛會。到上月底,這件作品終于順利完工。
只見作品以杭州特色絲綢為材質,用色彩、線條等勾勒出西湖十景、錢江涌潮和包括G20峰會舉辦地“奧體中心”在內的兩岸地標建筑,同時配以五爪金龍、七彩祥云、如意錦鯉等“中國元素”,充分體現(xiàn)東方文化內涵。葉灃儀說,創(chuàng)作這件作品的初衷,就是想從普通市民的角度,表現(xiàn)對各國來賓的熱忱歡迎和良好祝愿。
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對絲綢有“萬里云羅一雁飛”的美贊。如今,絲綢不僅代表了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和歷史,她也正慢慢與文化產業(yè)結合,塑造出新的可能,為產品添加更多“時尚元素”。
萬事利是一家在杭州土生土長的絲綢企業(yè),自從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一襲青花瓷禮服名噪一時之后,萬事利一直新聞不斷——斥巨資從國外贖回同治皇帝的真絲龍袍;花費三年時間從法國吉美博物館復制了12幅敦煌藏經洞流失海外百年之久的千年古絹畫;收購了法國頂級絲綢品牌MARC ROZIER;2015年“居然”聘請了前愛馬仕紡織控股集團CEO擔任企業(yè)品牌運營高管;萬事利集團總裁李建華甚至作為中國企業(yè)家第一人登上央視《百家講壇》開講《紅樓夢絲綢密碼》;就在前不久,萬事利集團還創(chuàng)下了一個世界之最——研發(fā)成功了目前世界上最薄的絲綢。
“G20峰會之于杭州不是短短兩三天的會議,而是世界人民對杭州的認同,我們要精心挖掘和展現(xiàn)這個城市‘最杭州、‘最個性、‘最動人的一面,這其中怎能少了千古絕唱的絲綢元素?”萬事利集團董事局主席屠紅燕說。
在萬事利的絲綢文化博物館里,有一個名家名作薈萃的展廳,大幅大幅出自名家的畫作都被演繹成為真絲版,這是繪畫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
萬事利最近在研發(fā)絲綢元素與陶瓷的結合,欲把一些絲綢的獨特圖案和紋理用在瓷器上。
“絲綢元素是中國的,但是表達方式可以有國際視野,這也有利于把國粹變成世界瑰寶?!比f事利集團總裁李建華說,“我們西湖邊不是有700多個景區(qū)服務點嗎,到時候你會看到專屬于杭州更豐富更個性化的絲綢元素。”說這些話時,李建華一直摩挲著手中的手機,他的手機殼也是真絲的,圖案可以定制。
萬事利有關于杭州城市“絲綢細節(jié)”的N種設想,期待助力杭州打動世界。
古老的絲綢之路,今天又迎來促進國際貿易、文化交流與和平之旅的春天。“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杭州是東方的起點,它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刺桐港是并駕齊驅的?!蓖饨徊肯嚓P專家表示,杭州將中國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將世界的文化帶到中國,見證了古老絲綢之路的風云變幻,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耙粠б宦贰钡膰邔⒊蔀楹贾萁z綢快速發(fā)展的戰(zhàn)略機遇。
事實上,杭州已成功舉辦了六屆中國國際絲綢論壇,每屆論壇都是一次世界絲綢產業(yè)的盛會,高朋滿座,灼見紛呈,這也是世界絲綢產業(yè)界規(guī)模顯赫、主題鮮明的同行交流,促進了了解和互信,也促進了世界絲綢產業(yè)的互動發(fā)展。杭州已成為世界絲綢產業(yè)界的交流中心。
另一方面,中國國際絲綢博覽會也已在杭州連續(xù)舉辦十六屆,這是中國商務部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絲綢專業(yè)展會。展會營造了杭州作為世界絲綢貿易中心的濃厚氛圍,形成了“世界絲綢看中國,中國絲綢看杭州”的共識。
G20,將引領世界進一步認識杭州,“一帶一路”也將帶領杭州闊步走向世界。而絲綢,無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文化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