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金福
【行攝天下】
秘境荔波
撰文/李金福
荔波地處貴州高原南部,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92%以上,主要為布依族、水族、漢族、苗族、瑤族。荔波旅游資源豐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自然景觀奇特秀美,先后獲得貴州省首批優(yōu)先發(fā)展重點旅游區(qū)、全國科普示范縣、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中國最美的地方、國際王牌旅游目的地、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wǎng)絡(luò)等美譽。2007年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chǎn)名錄,成為中國第六個、貴州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編者)
說起荔波,自然而然地會聯(lián)想到那句:“綠樹映紅花,藍天共碧水”的詩句。荔波的美是山水之美。荔波的山是遠山襯著近山,群山突兀成峰,形成自己獨特的魅力,當(dāng)然了,也有雄武陡峭的山巖山壁,其形威猛、其狀別致,盡顯原始的自然偉力,讓人心弦一動,終是大山深處才見得著的景象。荔波的水那是一簇簇、一層層厚重的綠涌入你的眼簾,沁入你的心扉,著實令人陶醉。
在荔波很多人都說這樣的一句話,桂林山水甲天下,荔波山水勝桂林。這話一點也不假,荔波是群峰倒影山浮水,山水碧綠神仙家。在朱自清筆下的梅雨潭的水很綠很可愛,但太浮躁,少了份意蘊;九寨溝的水夠綠夠變化,但太單薄,缺了些厚重。荔波的水,那是碧綠碧綠的,如少女般含情脈脈,儀態(tài)萬千,風(fēng)情萬種。風(fēng)乍起,好似柔軟的綢緞滑過,輕輕的,令人心醉!
也許,在荔波某個高山與綠水的地方,有前世遺留的夢,所以,這輩子我才這么地癡戀荔波。第一次到荔波就被深深地吸引著,讓我在這里工作安家生活。今生,無論走到哪里,我都走不出荔波的山水,即使身在荔波外,心也永遠留在了荔波。
每當(dāng)走過荔波的小七孔,看小七孔橋下的涵碧潭水,那個綠啊,真好像是天上瑤池之水傾注而成,那么深邃而令人遐想。潭水默默地依偎著小七孔橋,用深厚的綠意訴說著迷人的傳說。小七孔的水是詩篇無法描繪的妖嬈風(fēng)姿,特別是早晨,霧氣從水面攢集,漸成一層薄薄輕紗,迅疾籠罩整個水面,水底的石子若隱若現(xiàn)。河岸的小草搖曳,幾只飛起捕魚的翠鳥在水面飄逸起舞,或幾只鴛鴦戲水。岸邊的樹影倒映水中,魚兒在穿梭游弋,真有“柳影入湖魚上樹”的意境。陽光下的小七孔仿佛丹青大家宣紙上的潑墨,洇成一幅山水畫,濃淡相宜,迷離而不失溫柔。
小七孔不僅僅是水美,山美,最具魅力的當(dāng)數(shù)鴛鴦湖。這是一個天然的喀斯特湖泊,湖邊林木茂密蔥綠,古木參天,蒼翠欲滴,它由兩個大湖和4個小湖組成,湖與湖之間港汊交錯,猶如水上迷宮。在這里,情侶可以許愿,老人可以養(yǎng)身,孩子們可以戲水。
在荔波除了小七孔這撲朔迷離的美以外,還有大七孔。大七孔是以原始森林、峽谷、伏流、地下湖為特色,在溝谷峭壁聳立、危崖層疊,絕壁上附著朵朵鐘乳、層層翠林,盛夏走在這里陣陣清風(fēng)襲盡暑意。在天門洞,巨大的巖洞上怪石嶙峋,奇特壯觀,美麗的小澗迎著一陣陣河風(fēng),猶如演奏森林協(xié)奏曲的豎琴手在演奏一曲天籟之音,蕩漾在峽谷中。
如果你在荔波的流水中泛舟,就不難體會到“山色空蒙水亦奇”的詩意畫境。猶如走進一幅婉約唯美的山水畫中……
就這樣隨著流水,沿河走下漫步到河的對岸,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另一個時空,來到了一個原始部落:這里的人們說著另一種語言,男人們都身著黑衣服、白褲子,肩膀上還扛著一桿槍。女人們下身穿著裙子,上身穿著兩片黑布,風(fēng)從她們身上吹過,在側(cè)面可能你會看到她們的心跳。這一切確實是真的,你沒有穿越,而是來到了荔波的瑤山。
瑤山人是一個原始部落民族,他們是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現(xiàn)代社會中來的。這還是個母性氏族的社會,男人們白天打獵、喝酒、斗鳥,女人們織布、耕地、養(yǎng)家糊口。這里的婚姻,在結(jié)婚的前一晚上,男和女都允許對方去私會自己曾經(jīng)的初戀情人,結(jié)婚之后就終身相守。這里的愛情,都是女追男,青年男子都是女子們的愛情“獵物”。這里的鄉(xiāng)村,這里的故事,這里的一切,都讓你無法思辨清“今夕是何年”。
荔波的美,不施粉黛,荔波的秘,就像瑤山的姑娘,那么秀麗迷人。荔波是一塊與世隔絕的凈土,塵世間的一切喧囂和快節(jié)奏皆與她無染。
荔波的景,輕盈空靈,似霧似煙,如夢如幻,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夢幻中的荔波是那么有韻,又是那么讓人琢磨不透。
走進山水荔波,輕輕撩開那神秘的簾幔,看到了山的悠閑,水的浪漫,好想拾起古老的青石之夢,踏著流水的旋律,在長長的山谷中幽幽遠去……
編輯/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