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PS艷照撂倒78名官員
PS敲詐信件通常會被批量寄出,且寄信地點分散,一些被害人甚至會重復收到信件。有的人得知這個門道掙錢很容易后,還找?guī)煾祵W習“掙錢的手藝”,并繳納了10000元“學費”。
2013年被公安部點名通報后,雙峰縣隨即掀起一場打擊PS艷照敲詐的“人民戰(zhàn)爭”,時至今日,打擊整治行動仍在開展。事實上,這些手法簡單粗暴的敲詐案件,并不只發(fā)生在某一個地域。據(jù)70份涉及PS艷照敲詐的判決書分析統(tǒng)計,受害者遍布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qū))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在如病毒一般擴散流傳的敲詐方式中,犯案者的膽大妄為令人瞠目結舌。
經(jīng)統(tǒng)計,70份裁判文書共129名被告人被判犯敲詐勒索罪,其中,76人來自湖南,這76人中又有62人來自湖南的雙峰縣,其余53名被告人中,還有4人來自河南,1人來自重慶,1人來自廣東,其他未提及戶籍所在地。
70份裁判文書顯示,被敲詐的對象包括全國多地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的領導及工作人員、國企高管等。
被告人的作案手段簡單直接:謊稱已掌握被敲詐對象生活作風方面的問題,要求對方匯款到其指定的銀行賬戶,否則就要將照片或視頻公開。這些被告人“胃口”也不?。簡未嗡饕迷p的金額從2萬至300萬元不等。
此外,70份裁判文書中明確提到的受害人總數(shù)為331人。平均66.88封信敲詐能使1位被害人上當匯款。天津一名廳級干部張某被敲詐金額最多,為141萬元;被敲詐最少的為3000元。
調查發(fā)現(xiàn),PS艷照詐騙勒索案在6年中逐漸呈現(xiàn)技術化、專業(yè)化特點,作案過程出現(xiàn)詳細的分工合作。
在這70份裁判文書中,最早一起用PS艷照敲詐的案例發(fā)生在2009年的河南省。
湖南雙峰曾廣拉標語,掀起打擊PS艷照敲詐的戰(zhàn)爭
當時PS艷照并非利用電腦技術,被告人郇成委利用手機偷拍被害人的照片,然后到照相館將自己家中黃色影碟上的裸體圖像與被害人的頭像合成了兩張色情照片,再把色情照片散發(fā)到被害人居住的村莊相威脅,索要現(xiàn)金8600元。
到了2010年,電腦技術在PS艷照敲詐案中扮演關鍵角色,甚至出現(xiàn)“拜師學藝”和“敲詐模板”。
2014年7月15日,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qū)法院判決的一起案例中,被告人張永龍經(jīng)人介紹,聽說“找錢的門道就是合成領導干部與女人發(fā)生性關系的淫穢照片、再對領導干部進行敲詐”。得知這個門道掙錢很容易后,他找了自稱“小湖南”的師傅學習“掙錢的手藝”,并繳納了10000元“學費”。張永龍后來得到一些制作敲詐勒索信件的素材模板,包括如何制作合成照片、信封和信件等。
判決書顯示,僅在2013年10月31日一天,張永龍即派出3個人,在成都市4個不同的郵政支局,分別向四川省11個地級市的黨政干部寄出115封敲詐信。該案被害人之一黃某某證明,他曾經(jīng)收到過3封敲詐勒索的信件。
梳理裁判文書發(fā)現(xiàn),作案過程越到后期,分工愈細,逐漸形成一套包括前期準備到制作、寄信直至收款的完整利益鏈條。
多數(shù)情況下,會有一人負責下載受害人資料及頭像,而照片合成則由另一人負責。為了不引起懷疑,作案者通常會交由他人分別從其他城市寄發(fā)敲詐信,并給寄信人一定的“工資”。
2016年2月26日湖北省隨州市中院審理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劉鈴就負責寄信,其同伙承諾“幫忙寄信越多,分得錢也就越多”。
僅取錢這項程序,就能形成一個簡單的利益鏈條。2015年9月30日,湖南婁底中院判決的一起案例中,被告人李更波等人銀行卡中收到贓款后,將涉案銀行卡交由一對夫婦取款,并支付12%-13%的手續(xù)費;該夫婦又轉交給另一對夫婦鄧某、朱某取款,支付5%的手續(xù)費,自己得7%-8%;鄧某、朱某夫婦又將該銀行卡交給開服裝店的被告人謝志國、黃某夫婦刷卡取現(xiàn),并支付2.5%的手續(xù)費,自己得2.5%。
自2013年1月14日至3月14日期間,謝志國、黃某夫婦在沒有實際交易的前提下,以虛構交易的方式在其店內的支付通(POS機)上為鄧某夫婦刷卡取現(xiàn)18次,刷卡取現(xiàn)共計462.04萬元,獲利12萬余元。這對夫婦最終被法院以非法經(jīng)營罪判刑。
收到敲詐信后主動匯款的受害者心理活動各有不同,大部分人自稱因擔心名譽受損“破財消災”。
有的被害人匯款后,又反復被敲詐,才發(fā)現(xiàn)作案者造假。2015年3月31日呼和浩特市賽罕區(qū)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中,重慶市被害人黃某收到敲詐信件后,委托其侄子分三次向信件中指定的卡號賬戶內匯入人民幣2.01萬元。2013年10月15日,被告人劉撼國制作催要敲詐款的信件,再次威脅敲詐黃某,索要26.2萬元的余款。后黃委托其侄子到西南政法大學對信件中的照片進行鑒定,結論為假照片,他此后未向被告人付款。
大部分被害人擔心自己“名譽受損”,害怕“艷照”被滿街張貼,對生活及工作帶來負面影響,選擇“破財消災”。
判決書顯示,2013年,時任竹山縣某局局長的王某接到信件后,知道是敲詐,但想到報警會影響個人名聲,他怕對方將照片公布到互聯(lián)網(wǎng),說不清,所以他考慮再三,給對方轉了10萬元,想息事寧人,將這件事處理了。
2013年1月7日,曾某某被敲詐328000元人民幣,判決書證詞顯示“因他是研究院的副院長,要面子,沒多想就按信里的要求匯了328000元到對方指定的賬戶內”。
大部分裁判文書都隱去了被害人的真實姓名和工作單位,其中兩名被敲詐的政府官員,如今已落馬。
據(jù)報道,2012年10月,浙江上虞市教體局局長宣霞金收到了雙峰籍犯罪嫌疑人寄來的PS艷照敲詐信,他按信中要求匯出10萬元,沒想到對方得手后繼續(xù)索款,宣霞金無奈報警,此事被人發(fā)到網(wǎng)上后,引起了當?shù)丶o委的關注。其最終因經(jīng)濟問題和生活作風問題“落馬”。宣霞金此后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8年,目前正在服刑中。
2014年,普洱市原水務局局長馬相明被敲詐勒索10萬元。
2015年12月,普洱市紀委常委會議經(jīng)研究并報普洱市委批準,給予馬相明開除黨籍、行政開除處分。
(澎湃新聞網(wǎng)2016.7.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