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月亮為女性,鄉(xiāng)村為母性,女性的月光落在母性的村莊上空,像是披了一層神秘的群紗。日常的群紗之下有日常的命運,每一個鄉(xiāng)間的女孩不一定都渴望會成為母性村莊里的女人,她們在作別月光下的村莊后遠赴天涯,“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不知還會不會想起走月時的祈愿,月滿天心,華枝春滿。
起先,只我一個人走在月光下,中秋,田野上收秋的人影散盡,飄蕩著谷物的香,一只刺猬窸窸窣窣從麥草垛里鉆出來,抖落身上的麥秸,抖落一地月光。刺猬也是一個人,小小的影子在草叢間緩緩移動,它要去哪里,嗅了嗅鼻翼,仿佛發(fā)現(xiàn)了什么,走到溝邊,蜷縮身形,一骨碌滾了下去。
我無暇顧及,我只在乎自己的影子。人小,影子也小,月亮大,月亮照耀著我和影子,在鄉(xiāng)村緩緩移動。我對影子充滿了好奇,一個人活在世間,能終身陪伴的恐怕只有影子。有足夠的光亮,影子也跟著清晰;光亮弱了,人的影子也在大地上若隱若現(xiàn);直到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影子不見——但影子肯定在,我向東它向東,我往西它往西,我躺下睡覺,影子打了一個哈欠和我的身體重疊。由此,我斷定,只有影子和我同呼吸共患難,一起歡樂,一起孤獨,一起走向永恒的墓室。
后來是三三兩兩的人,誰想辜負這明媚的月色呢,夜來香在夜風中幽幽開放,菊花迎向清澈的月光,在傾訴心曲。那些明媚的女子,衣衫簡潔的女子,嬉笑之后變得無比安寧,就像圣潔的月光女神。在村莊,走月亮是一個由來已久的游戲,又稱踏月或拜月。踏就是換上一身素衣,三五結(jié)伴在街市或者郊野阡陌上游走,遇見鳴聲清亮的蛙,遇見蒹葭蒼蒼的蘆葦,遇見紅蠟燭般燃燒的野菖蒲,也遇見自己——一個素樸的鄉(xiāng)下女子,除了如此在月光下孤寂行走還能做些什么?
秋月是在中秋節(jié)的第二天走的,那一年衛(wèi)青18歲,秋月19。有人看見兩人分別在月光下,影子忽遠忽近,說話的聲音時大時小。春月站在一片樹影下,春月是秋月的姐姐,三年前也是這樣一個夜晚,急匆匆消失在月光下;三年后從遙遠的廣東返回,返鄉(xiāng)的春月穿金戴銀,像一只光鮮的鳳凰落在了鄉(xiāng)村,村里人都來看,座駕是一部白色的小轎車,開車的是一個紅光滿面、年過半百的城里人,穿皮鞋,打領(lǐng)帶,說話啼哩吐嚕一個勁兒給大家伙讓煙。
我對月亮的印象來自于老祖母,夜色微涼,月色微涼,老祖母牽著我的手走在窄窄的小胡同。看,隔著那堵墻,停在屋脊上的是月姥姥。我叫,月姥姥,月姥姥,月亮也不吱聲,一下彈跳在老根爺家的棗樹上。棗樹是脆鈴棗,香甜,酥脆,現(xiàn)在只剩下幾粒紅紅的棗子掛在樹梢上。老根爺隔著土墻喊,那邊是白娃子吧?那個春月、秋月去破鑼里抓把棗。我就吃上了秋月家的脆鈴棗。
嫦娥遇后羿,原是天作之合,月亮升起在樹梢上,桂花飄香,月桂為媒,天地為證,成就了一對神仙眷侶。堯時代,天有十日,“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堯就派后羿射下九個太陽,民就讓堯做了天子。后羿覺得自己是大功臣,就向西王母要了不死神藥,交給嫦娥保管。壞就壞在逢蒙身上,去偷,偷竊不成欲要加害嫦娥,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不死神藥,飛天,滯留廣寒宮。廣寒宮里清冷寂寞,嫦娥于是催促吳剛砍伐桂花樹,讓玉兔搗藥,想要配成飛升之藥到人間與后羿團聚。
這是老祖母常常給我講到的故事,一對玉人人間天上不得不讓人憂傷。所以走月亮那天,村里的女子靜靜悄悄,娉婷的身影在月下游移,設(shè)香案,對月而拜,或輕歌曼舞,這一走就是兩千年。兩千年的月光未曾改變,兩千年的村莊還在生生死死,兩千年的桂花樹像是一個隱喻,將婆娑的樹影投映在村莊上空。
該走的終是要走,衛(wèi)青沒有挽留,自春月返鄉(xiāng)的這些時日,衛(wèi)青能看出秋月的改變與波動,衣服比以前好了,腰身該翹的翹該凸的凸。???,有一次秋月輕咬牙齒對衛(wèi)青說。??粕狭擞惺裁从?,大不了還是出去打工,你要去你就去吧,不用管我,我姐現(xiàn)在好著呢,來年要給我家蓋座樓。衛(wèi)青也咬著牙,雙手捂住臉淚水直流。說完就完了,打小的青梅竹馬敵不過時事變遷,樹影下的誓言敵不過落花流水。
老根爺終是沒能住上春月秋月蓋的樓,檐雨滴答,村莊變成了一座空城。年輕的都走了,混了幾年接走了兒子、女兒,留下一群行將入土的老人在空寂的月光下行走。
遠處是時光的岸,輕輕的歌謠濕淋淋從記憶里上岸,“圓月,圓月,一斗麥子一個”,“圓月,圓月,來年的日子好過?!薄肚寮武洝份d:“(中秋夜)婦女盛裝出游,互相往還,或隨喜尼庵,雞聲喔喔,猶婆娑月下,謂‘走月亮。”這是江南吳地的走月場景。而在中原地區(qū),村中的婦女多是用面粉、紅棗做一種叫“月”的食品,月下分食,以示對上天賜予谷物的敬拜之情。
幾年后的一天,村莊里迎來春月和秋月的骨灰,胡子拉碴的衛(wèi)青一從警車上下來,人們仿佛就明白了什么。如今,再也不見走月亮的人,我卻只記得自己從老祖母的肩頭滑落,一個人,踩著自己的影子向前行走。前方在哪里?前方就在前方。月光不說,婆娑的樹影不說,只投映下萬物之影,尋找當年追趕月亮的人。
(宋長征,菏澤成武人。其作品多表現(xiàn)魯西南風物,探索農(nóng)耕文明的文化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