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月的弟弟加入了我和哥哥的旅行團,令人意外的是一路上他并沒有添亂。帶著哥哥弟弟一起去紐約,逛逛博物館,探望長島的朋友,再去狠狠地踩踩曼哈頓……
趁著哥哥還沒有開始上學,我決定帶著哥哥弟弟一起去紐約,逛逛博物館,探望長島的朋友,再去狠狠地踩踩曼哈頓。哥哥尤其高興,說這將是他有生以來最快樂的旅行,因為是弟弟第一次加入我們的旅行團。Leo答應我會好好照顧弟弟,帶著他一起玩樂。旅途中多加了這個滑稽可愛的小弟弟,我們都興奮不已。不過,對于我來說,當了多年的家庭旅行團團長,這次是最具挑戰(zhàn)的——弟弟才18個月,雖然出過好幾次門(包括中美之間的長途飛行),但那些次不是回自己家,就是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而這次呢,是出遠門玩一個星期,所以旅行的各個方面都不像往日那么簡單了,衣食住行上都有了新的挑戰(zhàn)。
這個最好辦。我給弟弟備足了上衣、褲子、襪子,以備不時之需。對于我們大人還有哥哥,每天一套就好了,實在需要的話,路上可以買。而且,途中我們在長島的朋友家會住幾天,可以在朋友家洗換。
我們是自駕車,開車途中的吃喝,我比較隨意,但不主張孩子吃零食,所以上路前,主要裝上喝的。一箱子水,十來瓶果汁,五六瓶星巴克瓶裝咖啡,給Leo就帶了幾塊Godiva巧克力,一盒子小餅餅,一袋子美國牛肉干。美國的公路沿途很容易找到加油站。我很擅長從加油站發(fā)掘好吃的。這次,經過加油站的時候,我找到了美味堪比蘇州采芝齋的美國花生糖,還有又香又脆的肉皮、非油炸的比較健康的薯片。哥哥可高興了,啊嗚啊嗚地吃著。弟弟的饞蟲也被勾起來了,伸著小手也要吃。哥哥大方,立馬和弟弟分享手里的肉皮和薯片。弟弟管這些都叫餅餅,加上我們帶去的那一大盒餅餅,弟弟吃了很多“餅餅”。晚上睡在我們旁邊,弟弟做著夢還微笑著說“餅餅,餅餅”。只是可憐了我們的車,滿處都是“餅餅”渣子。
在途中,每到吃飯的時間,我們就開下高速公路,找個有快餐店的休息區(qū),簡單買個漢堡或是熱狗,填飽我和哥哥的肚子。我給弟弟帶了一大罐奶粉和四個大奶瓶。弟弟除了喝奶,也吃些和我們一樣的飯菜。但是,因為開車,有時會吃得晚些,所以就讓他多喝奶。
到了紐約后,我們因為在朋友家住了幾天,而且紐約華人多,中餐館也多,所以吃的和平常沒有太大差別。哥哥弟弟在路上都很省心。
帶著孩子出門,我總選帶廚房的酒店,這樣可以讓孩子們吃得舒服些。美國規(guī)模稍大些的超市都會有大米賣,有一種叫Jasmine Rice,和我們平常在國內吃到的大米是一樣的味道。我們通常會去這樣的超市買米,然后回酒店熬粥或是蒸米飯。但是,帶廚房的酒店在曼哈頓不多,我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虧得我在北京的好友王小姐剛好一家老小回紐約過夏天。所以,我?guī)е绺纭⒌艿苋プ×撕脦讉€晚上。哥哥特別興奮,因為他和王小姐家的大兒子包包是多年的好朋友,這次能住包包家,和包包每天晚上睡一塊兒,是Leo整個旅途中最快樂的事情了。
我和王小姐有著相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很能聊得來。而且,我們都愛寫個字,畫個畫,在北京就常在一起吃喝玩樂。住在王小姐家的時候,我們還帶著孩子一起去了曼哈頓,又是逛街,又是逛美術館,很爽!
在王小姐家住了3天后,我?guī)е绺绾偷艿苋ヂD入住了心儀的酒店。酒店很棒,打開窗簾就可以看到自由女神像。房間里還有個望遠鏡,可以讓我們看得更清楚。不過,酒店附近停車太難太貴了。我們開著車在酒店周邊轉了半天,一個公共停車位都沒有,最后只好讓酒店的門童幫著停車,每天收費60美元,實在是好貴!
行最挑戰(zhàn)。如何帶著弟弟,安全快樂地從羅利(Raleigh)到紐約,再從紐約回到羅利,我著實好好地考慮了一番,最后決定開車北上。
帶了小弟弟出去玩,飛機旅行不是很方便。首先,大包小包的東西,加上弟弟的“座駕”——兒童汽車座椅(這個不能沒有,小朋友在車里不坐兒童座椅是違反美國法律的),扛著上下飛機會很累人。再次,為了擁有更大的活動自由度,開車是最好的選擇。我把所有想帶的東西都整理好,大包小包地放在車后。連給弟弟的奶瓶消毒用的大盒子也帶了。車里還放了一個大大的車載冷凍箱,里面加了冰塊,放滿了飲料,方便我們隨時能喝上冰鎮(zhèn)解渴的飲料。就這樣,帶著想帶的七零八碎的東西,開上車,想去哪兒去哪兒,想停車休息就停車,自由自在。
在行的過程中,還有一項挑戰(zhàn)是,如何讓孩子們在途中不吵不鬧地配合著開車北上。走之前,我確認了手邊有這么幾件法寶:哥哥愛喝的飲料,iPad,弟弟的奶嘴、奶瓶、水杯,還有一大盒哥哥和弟弟都愛吃的小餅餅。哥哥畢竟大了,懂事了,還挺好對付。只是在旅途中,有一段非吵著要陪弟弟坐,沒有被批準而膩膩歪歪了好一會兒。哥哥不愛睡覺,只想玩游戲,可坐車時玩游戲對眼睛不好,還是得控制時間。所以,我說,你閉眼睛休息一會兒,才可以玩iPad。哥哥真的把眼睛閉上了。嘿,沒一會兒,哥哥就呼呼睡著了。睡了好久醒來后,哥哥還奇怪:“我怎么就睡著了呢?”
在旅途中,弟弟沒添亂。我盡量保持平日弟弟的作息時間,該吃吃,該睡睡。弟弟到了睡覺的時間,可能自己也有點困了,就老實地坐在椅子里,咕嘟咕嘟地喝奶,然后歪著頭,呼呼睡著了。弟弟在家倒是不大用奶嘴(除了剛睡覺的時候,嚼一會兒),但是奶嘴還是帶對了。坐在車里的弟弟,在百無聊賴的時候喜歡拿著奶嘴玩兒,犯困了就把奶嘴塞進嘴巴里,自己給自己催眠。弟弟不太知道iPad的魔力,所以沒有像哥哥那樣沿途一直念念不忘iPad。
大都會博物館的饕餮盛宴
現在很多中國人到了紐約,不會有太多的驚奇和太多的興奮。一樣的高樓林立,一樣的人來人往,隨處可見黑頭發(fā)黃皮膚的中國人,就連鄉(xiāng)音也是隨處可聞。但是,和國內的大都市不一樣,這里有太多太棒的博物館,遍及這個大都市的各個角落。我雖然不是藝術家,但也算是個“文藝青年”,所以盡管在紐約的行程很滿,我們干得最多的事還是逛紐約的博物館。
在紐約130多個主題各異的博物館中,首屈一指的當然是與倫敦大英博物館齊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這個博物館最大,展品最多,素有“美國的盧浮宮”之稱。作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好地方。它最早由一群杰出的社會名流、慈善家和藝術家出資建成,收藏有自史前時代到當代的300多萬件展品。
大都會博物館建于1880年,位于紐約中心公園第五大道82街,背依中央公園,鬧中取靜,環(huán)境幽雅。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有著高臺階、大廊柱,占地8公頃,但展出面積很大,不下24公頃,所以即使在里頭待上一整天,也僅是走馬觀花而已。
走進博物館,我們先在一樓的大廳買票,票價為成人每人20美元,小朋友每人10美元。門票很可愛,是個圓圓的紫色小鉛片,上面有個M形夾子,可以夾在領子上面。買票的地方旁邊有多國語言的導游圖,拿了一張,先看看博物館的大致情況。大都會博物館收藏很豐富,而且是全方位收藏,充分顯示了“博物”的特性。除了繪畫和雕塑作品外,還收藏樂器、服裝、古代的盔甲和武器、攝影、家具、建筑、寶石等。收藏品的地理跨度也很大,從古羅馬、古希臘、東南亞、非洲、中東、西亞到中國以及意大利文藝復興后每一個時期的藝術品,乃至美國本土藝術,無所不有。幾乎人類全部的文明史都在這明亮、寬敞、豪華的大廳里展示著。
一進門,我在服務臺給哥哥租了一個英文的講解器。講解器很好用,每件展品旁邊都有個號碼,把這個號碼輸入講解器,就會聽到預先錄好的講解詞。講解器有多種語言的,包括中文。
大都會博物館的幾十個大廳,除了圣誕節(jié)的第一天和感恩節(jié),幾乎全年開放。
到了著名的埃及廳,展品包括史前時代至公元8世紀的文物。最令人贊嘆的是美國將古羅馬皇帝建造的高聳的丹鐸神廟完整地從埃及搬了過來。丹鐸神廟被搬到紐約后,人們在其近周建造了優(yōu)雅的水池,一起陳列在寬闊又高挑的展覽館內。當陽光從采光充足的整片玻璃門投射進來時,恍如時光倒流至3500多年前。
到了二樓,有著名的東方館,收藏了許多珍貴的中國古代物品,如商周漢青銅器、唐宋明清瓷器、明代木家具、清代繪畫等,其中有些是孤品,可謂件件價值連城。大廳的墻面還高豎著全館最大的展品——中國山西廣勝寺宋元壁畫,十余米長,6米多寬,繪制的如來和眾佛、菩薩神像栩栩如生,威嚴莊重。
在大都會的三樓還有一座以蘇州名園網師園中的殿春簃為藍本設計建造的“明軒”。這是第一座被移筑到大洋彼岸的中國古典園林。明軒里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是在蘇州制作好后運到美國安裝的。小橋流水,畫棟雕梁,幾枝青竹,幾尾錦鯉,一派東方情調,在這西式宮殿之中的確別具特色。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一座集萬千寶貝于一身的寶館。它把各個歷史時期的人類文化遺產收集到一起,不僅局限于自家歷史,還向世人展示全人類5000年的世界文明。讓現在的我們看到自己的先人蹣跚走過的文化旅程。
逛博物館不比逛街輕松,收獲卻遠比逛街要豐富得多!
陳丁鴻
兩個孩子的母親。美國Indianan University教育學院碩士,美國斯坦福商學院深造。美國加州硅谷丁丁電視教育頻道創(chuàng)始人及執(zhí)行總裁。曾在美國最大電信公司Verizon,全球四大咨詢公司安永,微軟Microsoft 任高級管理職位。近年來,致力于教育相關咨詢研究和投資。著有暢銷書《帶著孩子去旅行》《在美國上小學》《媽媽去哪兒——海外親子游實用手記》。并為國內多家雜志,網站,電臺,電視臺的專欄作家,特邀教育專家和撰稿人。作為中美文化教育使者,立志把歐美的文化教育理念及方法帶到中國,影響未來一代,幫助他們更健康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