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漢文帝登基伊始,為考察大臣,明辨賢愚,曾說:“賜你們到國庫里去搬絹,能搬多少就賞多少?!苯Y(jié)果居然有幾個大臣因為搬得太多,不勝重負(fù),摔成骨折?;实劭戳擞涗浾f,這幾個人不能用,貪婪而無自制,他日必因此而生變故,非朕可信之人。
女作家池莉也“英雄所見略同”。她回憶說,自己剛出道時,有一次參加筆會,看見了一個平素很崇拜的作家,興奮不已。吃飯時,因為是吃的自助餐,看到那個著名作家的盤子里食物堆得如同小山一樣,最后還剩了一多半,她對那個作家的好感立刻蕩然無存,“一個不會對自己說‘夠的人,我是瞧不起的”。
對自己說“夠”,是人生智慧,是豁達胸懷,是高人境界,也是保全自己的秘訣。
賺錢,要對自己說“夠”。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喜歡賺錢、賺大錢,人同此心,不足為奇。但千萬不要貪得無厭,欲壑難填,有了一千萬想著一億,趕上了李嘉誠還想著超過比爾·蓋茨,生生把自己當(dāng)成了賺錢的機器。錢夠花了,綽綽有余了,就要放慢腳步,享受生活,多做善事,回報社會。日食一升,夜眠八尺,要那么多錢干什么?
喝酒,要對自己說“夠”。“會須一飲三百杯”,那是詩人的浪漫夸張,千萬別信以為真,畢竟,喝多了浪費錢財?shù)乖谄浯?,還容易貪杯誤事,最主要是會傷害身體。酒至微醺,花至半開,才是最佳境界。因而,哪怕面對瓊漿玉液,也要及時對自己說:“夠了,打住!”
升官,要對自己說“夠”。不想當(dāng)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仿佛官是越大越好,但其實未必。如果能力、智商、人望、水平、操守均不足以支撐你身居高位,那不僅官當(dāng)?shù)秒y受,說不定還會自取其辱,甚至招來殺身之禍。李斯、霍光、鰲拜、年羹堯、和珅,都曾位極人臣,但最后都沒有好下場。所以,升官有癮者也要適可而止,見好就收。權(quán)越大,責(zé)越重,這就叫高處不勝寒。
榮譽,要對自己說“夠”。榮譽,是社會和民眾對一個人成就和貢獻的認(rèn)可,應(yīng)該做到實至名歸,名副其實。過高的榮譽,猶如小腦袋戴大帽子,讓人好笑;過多的榮譽,好比鳥翅上綁了太多黃金,難以高飛。沽名釣譽,自吹自擂,結(jié)果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最后難受的還是自己。因而,智者當(dāng)拒絕高帽,警惕溢美之詞,勇于對過多、過高的榮譽說不:“夠了,太多了,我不需要!”
壽命,也要對自己說“夠”。人皆希望長壽,但“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祝愿“萬壽無疆”固然可笑,渴望長命百歲也少人企及,達觀態(tài)度是,當(dāng)走向生命終點的時候,回首往事,我們安詳寧靜,心存感激,有滿足之感:“夠了,上天對我不薄,人世間這一遭沒有白來,我走也?!庇谑?,駕鶴西去,得大自在。
對自己說“夠”的人,進退得當(dāng),收支平衡,有生之喜,無死之懼,逍遙如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使人艷羨。對自己說“夠”的人,與人為善,于世有益,心地坦蕩,知足常樂,瀟灑似陶朱公,“霸越功高早退休”,“五湖浪跡泛扁舟”,令人神往。
點評>>
“知足常樂”是一則人生常理,然而真正做到卻又不易,因為人世的誘惑實在太多。這篇文章的開頭連用了兩個較為新鮮的事例,一古一今,喚起了一種新鮮的閱讀體驗。主體部分表達的是對“錢”“官”“名”“命”的態(tài)度,對一般人都孜孜以求的東西,作者作了理性的辨析,分寸感十分強,這正體現(xiàn)了作者的大智慧。文章句式長短參差,適度的文言句式使文章顯得精練而耐讀,大量的引用又與原文水乳交融,天衣無縫,渾然一體。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16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