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榮南
(電白縣氣象局 廣東茂名525400)
1208號臺風"韋森特"路徑特征分析
■彭榮南
(電白縣氣象局 廣東茂名525400)
在2012年第8號臺風"韋森特"具有突然折向、路徑怪異的特點。本文通過對過程中變壓場特征分析,發(fā)現(xiàn)"韋森特"的移動速度受其和副高之間的等高線密集程度影響,等高線越密集移速越大,移動方向與這些等高線方向越一致;沿海地區(qū)500百帕24小時最大負變高對登陸點有較明顯的指示作用;沿海臺站相對早期的較低氣壓亦對臺風登陸點有較好的指示作用。
臺風韋森特路徑折向
2012年第8號臺風“韋森特”,7月20日08時,在東經125.4度,北緯17.6度生成,隨后以平均超過2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移到南海中北部(大致坐標:東經115.1度,北緯19.3度),并加強為熱帶風暴(21日23時);然后(7月22日05時至7月23日02時)在上述洋面突然減速、打轉,逗留了約20個小時,并加強為強熱帶風暴(22日08時);最后突然加速,并加強為臺風(23日10時),以超過1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移向廣東臺山,7月24日04時15分在臺山市赤溪鎮(zhèn)沿海地區(qū)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13級?!绊f森特”造成廣東省的8個市32個縣(市、區(qū))212個鄉(xiāng)鎮(zhèn)的46.86萬人受災,共轉移人口達6.32萬人,倒塌房屋831間,死亡3人失蹤6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76億元。過程中“韋森特”路徑出現(xiàn)了超過90度的意外折向,并在折向時強度快速加強,因而“韋森特”的預報和防御工作具有極高難度。本文對其過程變化的內存因子進行分析,以期提高對復雜變化的臺風過程的預報能力。
“韋森特”前期,處于強大的副高南部邊緣,其與副高之間的等高線密集,其與副高之間為密集的西北向偏西流線,低緯輸入流線主要來于南海(圖2a),其以西北偏西行為主,強度進入南海后由熱帶低壓緩慢加強至熱帶風暴;中期,處于略有減弱的副高的西南邊緣,其與副高之間的等高線疏松,其自身的環(huán)流發(fā)展壯大,其與副高之間西北向流線相對均勻疏松,低緯流線輸入主要來于南海和孟加拉灣(圖2b),在南海逗留、打轉,強度熱帶風暴快速加強至強熱帶風暴;登陸前,處于再次加強西伸副高西南部邊緣,其與副高之間的等高線密集,其與副高之間西北向流線密集,低緯流線輸入主要來于南海和孟加拉灣(圖2c),重新加速向偏西北方向移動,強度由強熱帶風暴繼續(xù)加強至臺風;后期,處于穩(wěn)定副高西南部邊緣,其與副高之間的等高線密度隨其西行變疏,其與副高之間西北向流線隨其西行變疏,低緯流線輸入主要來于孟加拉灣,受陸地摩擦力影響加大(圖2d),登陸后偏西行,強度快速減弱至消失[1-3,6]。
圖1 2012年第8號臺風“韋森特”路徑示意圖
500百帕24小時最大變高對“韋森特”登陸點有較明顯的指示作用。由對500百帕24小時變高分析發(fā)現(xiàn):“韋森特”前期,7月20 日20時,我國沿海地區(qū)最大變高為-1,有兩個最大變高中心,分別為香港附近和海南三亞附近;中期,7月22日08時,我國沿海地區(qū)最大變高為-4,中心為珠江口附近;登陸前,7月23日20時,我國沿海地區(qū)最大變高為-7,中心為珠江口的香港附近;后期,7月24 日08時,我國沿海地區(qū)最大變高為-11,中心為陽江附近?!绊f森特”最終的登陸點是珠江口西側的廣東臺山??梢姟绊f森特”登陸前,我國沿海地區(qū)500百帕24小時最大負變高對登陸點有較明顯的指示作用[4-5,7-13]。
圖2 “韋森特”500百帕等高線與850百帕流線分析
2012年第8號臺風“韋森特”的移動速度受其和副高之間的等高線密集程度影響,等高線越密集移速越大,移動方向與這些等高線方向越一致?!绊f森特”登陸前,我國沿海地區(qū)500百帕24小時最大負變高對登陸點有較明顯的指示作用。沿海臺站相對早期的較低氣壓亦對臺風登陸點有較好的指示作用。
[1]朱乾根,林錦瑞,壽紹文,等.天氣學原理和方法[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2,144-196,319-396.
[2]丁一匯.暴雨和中尺度氣象學問題[J].氣象學報,1994,52(3),274-284.
[3]梁必騏,等.熱帶氣象學 [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216.
[4]安賽斯R A.熱帶氣旋的發(fā)展、結構和影響 [M].李毓芳,等譯.北京:氣象出版社, 1987:198-236.
[5]陳孔沫.臺風氣壓場和風場模式 [J].海洋學報,1981,3(1):44-56.
[6]陳孔沫.西太平洋臺風最大風速的計算 [J].海洋通報,1985,4(4):5-10.
[7]陳孔沫.移行臺風最大風速的計算 [J].海洋科學,1988,(5):1-4.
[8]蘇潔,李磊,鮑獻文,等.黃、渤海表層海溫對臺風過程響應數(shù)值試驗 [J].青島海洋大學學報,2001,31(2):165-172
[9]鄭靜,費建芳,蔣國榮,等.海氣相互作用對熱帶氣旋發(fā)生發(fā)展影響研究綜述 [J].海洋預報,2008,25(1):56-64.
[10]朱建榮,秦曾灝.海洋對熱帶氣旋響應的研究Ⅰ.海洋對靜止、移速不同的熱帶氣旋響應 [J].海洋與湖沼,1995,26(2):146-153.
[11]劉春霞.登陸或影響廣東省熱帶氣旋規(guī)律的初步分析 [J].廣東氣象.1997,4(S1): 49-51.
[12]鞠笑生.臺風侵襲我國南方地區(qū)而產生的風災 [J].災害學,1994,9(2):78-82.
[13]朱建榮,秦曾灝.海洋對熱帶氣旋響應的研究Ⅰ.海洋對靜止、移速不同的熱帶氣旋響應[J] .海洋與湖沼, 1995, 26 (2) : 146-153.
P458.1+24[文獻碼]B
1000-405X(2016)-2-362-2
彭榮南(1983~),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天氣預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