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葉
每到春天,模式化的讀書節(jié)就會紛紛登場。受朋友們所托,我總要趕幾場去應酬一下?;蛘弋攤€嘉賓。胡亂聊幾句讀書;或者厚著臉皮,做個專場講座。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坐在臺下,聽聽朗誦。只要朗誦者不是“高、平、空”的播音腔,我便很擅長為他們拍拍巴掌。
最近的一次讀書活動.讓我非但無法鼓掌,簡直是看得驚心動魄。
其實我算是見識了一種新花樣.就是要孩子們配合朗誦者表演。孩子們都是十歲左右的樣子。女孩子穿白襯衣、藍短裙,男孩子著白襯衣、藍長褲,一律清新可愛。朗誦者是個老師模樣的二十多歲女子,白襯衣,背帶裙,麻花辮。這清新可愛因為放大了一號,便有些不自然的味道。
她朗誦的是朱自清的散文:《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孩子們原來是伏在地上的,這時候就慢慢弓起了腰,抬起了臉,作盼望之態(tài)。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有兩個孩子手搭涼棚,作望穿秋水狀。另有兩個孩子揉揉眼睛,打個哈欠,然后突然杏眼圓睜,精神起來。
“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p>
小胳膊搖搖擺擺,做出水波蕩漾的樣子。小手擎著自己的小臉——這就是小太陽的意思吧。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p>
這要表演出來,難度可是夠大的?!澳勰鄣模G綠的”,這感覺只能是感覺啊。只見孩子們左晃右晃,兩頰的肌肉凍結在某個角度。他們試圖努力傳達出的,應該是歡快天真的神情吧。朗誦者摸一下這個的腦袋,摸一下那個的腦袋,孩子們隨著她的撫摸此起彼伏地接受著“恩澤”。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仁慈的動詞!這讓可憐的孩子們終于有了表演的“抓手”。嗯?!白ナ帧边@個詞,好像也是時下流行的吧。
“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p>
“工夫”和“希望”,這兩個詞的外化難度也是極高的,估計設計者也沒什么好辦法,就只好讓孩子們直接去念。于是孩子們大聲重復念了三遍。一遍比一遍高亢,一遍比一遍激昂。我聽得雞皮疙瘩遍布全身。
好在快結束了。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p>
這是最后一句。閉著眼睛我都能推測到,朗誦者在中間,孩子們圍著她,他們左腿蹬,右腿弓,一步一步朝前走——像20世紀五六十年代畫報上的規(guī)定動作一樣,走到舞臺的前面,定格,等待掌聲。
我當然鼓了掌??墒菧I水都快落下來了。
這表演,真的是“表演”,也真的很讓我難過。成人們,裝也就裝了;可是孩子們,他們假裝笑、微笑、大笑,假裝活潑可愛,假裝熱情奔放,這真的很嚇人,很嚇人。
看著他們表演,我在下面,作為成人,有負罪感。
上前去。上前去。這樣的表演,還怎么上前去呢?
好在,這些孩子終會長大,長成我這樣的成人。想到這里,我稍微覺出一種無恥的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