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里
在手機非常普及的今天,已經(jīng)很少有人使用公共電話了。但在日本,有一座電話亭。來打電話的人卻絡(luò)繹不絕。有的人徘徊不定,有的人輕車熟路;有的人獨自一人,有的人拖家?guī)Э?;有的人喃喃低語,有的人號啕大哭;有的人不知從何說起,有的人說了好久。
“喂,爺爺,身體好嗎?三學(xué)期過完,我就上四年級了。時間過得真快。奶奶身體也很好……”這是一個小男孩,在奶奶的帶領(lǐng)下,和弟弟一起給爺爺打電話。他的爺爺,在海嘯中遇難。
“喂喂,是小正嗎?好些年沒見了。每次有車子開過,我就覺得好像是你回來了……”這是一位婦人,在朋友的陪伴下,給兒子打電話。她的兒子,在海嘯中喪生。
“爸爸,媽媽,小峰,一成。要是能聽到的話,請聽我說。有時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活著是為了什么……”這是一位男士,獨自一人,在給親人打電話。他的父母、妻子和一歲的孩子,在大地震中失蹤。
每天,都會有人來打電話。如果你細心觀察,便會發(fā)現(xiàn),這座電話亭——沒有電話線。沒有電話線的電話機,連接何方?
這個電話亭,位于日本的巖手縣大槌町。制作者叫佐佐木。十多年前,他提前退休,定居在大槌町的鯨山上。2010年,佐佐木開始搭建這座電話亭。為了能與去世的表弟聊聊天,取名“風(fēng)的電話”。2011年3月11日,電話亭還沒有完工,東日本大地震發(fā)生了。13米高的海嘯,瞬間吞噬了大槌町,1200多人遇難。幸存下來的佐佐木,災(zāi)后開始思考,如何為遇難者家屬做一點事情。他想到了“風(fēng)的電話”。一夜之間,那么多人失去了親人,肯定有人需要能和死者安靜對話的場所。
2011年4月,佐佐木搭建好電話亭,并對外開放。電話亭里有一臺黑色撥盤式電話,一本筆記簿。電話邊的紙上寫著:“風(fēng)的電話,用心靈通話?!眮黼娫捦さ?,大多是日本“3·11”大地震的幸存者。沒有電話線的電話機,意義何在?“如果你把家人的事情忘卻了,那誰還會記得呢?所以,我到死也絕對不會忘記?!薄帮L(fēng)的電話”,是紀念。
15歲的幸崎廉,父親是一名卡車司機,在海嘯中下落不明。留下孤兒寡母,一家四口。母親獨自一人,靠推銷保險勉強維持家用。父親的離去,是大家不愿面對的事實。小女兒更因此事變得沉默、內(nèi)向、寡言。在幸崎廉的堅持下,一家人來到了“風(fēng)的電話”。拿起電話,小女兒吐露心聲,淚如雨下。一家人,終于能夠勇敢、坦然面對父親的離去。
“風(fēng)的電話”,是傾訴?!半m然對方一言不發(fā),可是我們都能感覺,似乎能聽到爺爺?shù)穆曇簟!?/p>
“風(fēng)的電話”,是寄托?!案杏X太好了。能在電話里說上話?!?/p>
“風(fēng)的電話”,是慰藉?!盎仡^再談吧。我會再來的?!?/p>
“風(fēng)的電話”,是陪伴。思念如海。無數(shù)的心聲,隨著海風(fēng)飄向遠方。
死者和生者,在這里連接。不要等到人生垂暮,才想起俯拾朝花。不要等到來不及,才說我愛你。出門在外的游子,記得多給家人打一個電話。
【素材運用】說起來,“風(fēng)
的電話”只是一個沒有插電話線的電話,它無法連通任何一個人,更不用說連通逝者了。然而它依然成為這么多人的依賴,讓他們說出了心中的那些遺憾、愧疚和思念。究其原因,是它在人們的情感上疏通了一個口,讓情感得以紓解。
【速用名言】
1.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元代戲劇家 馬致遠
2.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唐代詩人 李商隱
【適用話題】創(chuàng)意;思念;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