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醫(yī)生的警告“不要再有劇烈運動,否則有癱瘓的危險”,一邊是母親的逼迫“醫(yī)生說最嚴重會癱瘓,但你現(xiàn)在還沒到最嚴重的時候,明年就高考了,你再熬一熬”。2016年6月,浙江省桐廬縣17歲高二學生黃姑娘陷入兩難選擇。作為體育特長生的她,在一次比賽中受傷,她想終止訓練,卻遭到媽媽的強烈反對,為此母女之間爆發(fā)了一場"/>
時事引讀>>
一邊是醫(yī)生的警告“不要再有劇烈運動,否則有癱瘓的危險”,一邊是母親的逼迫“醫(yī)生說最嚴重會癱瘓,但你現(xiàn)在還沒到最嚴重的時候,明年就高考了,你再熬一熬”。2016年6月,浙江省桐廬縣17歲高二學生黃姑娘陷入兩難選擇。作為體育特長生的她,在一次比賽中受傷,她想終止訓練,卻遭到媽媽的強烈反對,為此母女之間爆發(fā)了一場大戰(zhàn),同時也掀起了網絡輿論的熱議。
素材聚焦 被安排的命運
黃姑娘老家在桐廬,從小就開始練短跑。但是練體育是媽媽的意思,黃媽媽希望女兒成為國家級運動員,所以想讓女兒在高考時,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被重點大學錄取。但天不遂人愿,2016年4月,黃姑娘在一次比賽中意外受傷,當場躺在地上不能動了。醫(yī)生建議黃姑娘不要再做劇烈運動,因為腰椎滑脫嚴重者會有癱瘓的風險。忍不了疼痛的黃姑娘兩次告訴母親想要放棄體育的想法,但都被母親駁回,最終,黃姑娘還是拗不過媽媽,在家休養(yǎng)了一段時間之后,又回到了體校接受訓練。為了方便照顧黃姑娘,黃媽媽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給女兒送飯,如果沒有地方休息,她就坐在校園的長椅上,一待就是一天。
網友熱議
@塵風天下:討厭把自己子女當作工具的父母,孩子們有自己的夢想,請不要以愛的名義干涉!
@雛菊28號:可能媽媽是希望孩子將來擁有好的生活,但是教育的方式有些極端。
@打死我也不認錯:現(xiàn)在這樣的虎爸虎媽式的家長很多,只想說,愛也要講究方式,否則你們的愛只會變成孩子們的壓力。
【考場仿真試題】對于“體校女生將癱瘓,仍被母親逼著訓練”一事,你有什么看法?請就此寫一篇150字左右的微評論。
【范文示例】雖然,“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觀念在教育中很流行,但是在健康面前,任何的成功都是偽命題。黃姑娘如果不練習體育,還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去實現(xiàn)人生價值,但如果她沒有了健康的身體,試問,即使她成為國家級運動員又有什么意義呢?所以,希望家長們不要以愛的名義去干涉孩子們的夢想。
其他適用話題 愛的方式;尊重與理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