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草
去朋友家里做客,朋友端上一個大大的水果拼盤,盤是晶瑩剔透的大玻璃盤,果是異彩紛呈的各色水果,紅的西瓜,黃的芒果,綠的獼猴桃,顏色淺淡的是哈密瓜。各色水果去皮留瓤,切成小塊,點綴以紅提、紫李等等,放在冰箱里微微的冰一下,用牙簽輕輕挑起,放進嘴里,舌尖上立刻傳遞出一股涼,爽,甜,酸,潤,滋味美妙愜意,我不禁感嘆,朋友真的是一個會生活的人,當(dāng)真稱得起生活家這三個字,一個平凡的果子竟然被打理的如此活色生香。
夏天,是一個水果開會的季節(jié),各種時令水果繽紛登場,經(jīng)歷了冬春的孕育,愈發(fā)美味養(yǎng)眼。炎炎夏日,驕陽似火,這些水果給舌尖帶來一抹清涼,不僅滋味好,酸甜可口,也能清心除煩,解渴潤燥。
一入夏天,早熟的水果當(dāng)屬櫻桃,荔枝。櫻桃不僅好看,而且好吃,碧綠的葉子底下,是紅潤的櫻桃,像瑪瑙,像寶石,摘一顆放進嘴里,汁液飽滿,甜香醇厚,口齒生津,慢慢的回味,竟似有淡淡的酒香。荔枝外觀雖然有些難看,但果肉晶瑩雪白甜潤,而且美味養(yǎng)顏,所以深得楊貴妃喜愛。詩人杜枚在《過華清宮》時說: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是南果,不易保鮮,所以古時候居住在北方的人,想吃上荔枝,簡直是奢侈至極,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也只有貴為天子皇家才能如此鋪張。
若論解暑,當(dāng)然還是西瓜最佳,所謂西瓜,自然是西域傳進來的瓜,汁水甜美豐潤,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西瓜也叫寒瓜。南宋詩人范成大在《食西瓜》中說:“縷縷花衫唾碧玉,痕痕丹血掐膚紅。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fēng)?!焙靡粋€“涼入衣襟骨有風(fēng)”,平民百姓在炎炎夏日,有西瓜相伴度酷暑,可謂美事兒一樁。
我最喜歡的是哈密瓜,瓜甜味美,突厥語稱“卡波”,也就是甜瓜的意思。哈密瓜是盛產(chǎn)新疆的水果,因為產(chǎn)地極偏,一般的古人也是沒法吃到的,被清朝列為進貢的水果之一,清初張寅在《西征紀(jì)略》中記述過:“路逢驛騎,進哈密瓜,百千為群。人執(zhí)小兜,上罩黃袱,每人攜一瓜,瞥目而過,疾如飛鳥?!毕胂胍魂犎笋R,每人懷里抱一瓜,飛馳而過,是不是有些滑稽?不知底細(xì)的人會不會把他們當(dāng)成江湖大俠?
我慶幸生活在如今這個時代,無論是南方水果還是北方水果,甚至是外國出產(chǎn)的水果,只要想吃,超市里都有的賣,也可以網(wǎng)上淘寶,不用奔波千里,不用南征北戰(zhàn),就能坐享美味,這是時代進步帶給我們的好處。
夏天里的水果還有很多,大眾的水果當(dāng)屬桃,李,杏。桃自然是好的,俗語說:寧吃仙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桃養(yǎng)人,李害人。也就是說,桃子可以多吃,李子和杏子卻不行,吃多了對身體有害。小眾的水果,如桑葚等,產(chǎn)量小,市面上極少能看到。
按照中醫(yī)的說法,人體質(zhì)分為寒、熱、虛、實。水果也一樣,也有自己的屬性,所以吃水果的時候,要按照自己的身體狀況去選擇。我極少按牌理出牌,率性而為,喜歡就吃,不喜歡就不吃。
每一個果實,都經(jīng)歷了從花到果的過程,都經(jīng)歷過風(fēng)雨的洗禮,從而完成從春華到秋實的過程,不是春天里的每一朵花都能結(jié)果,也不是每一個果實都有機會從青澀走到成熟,有些花開到半路萎謝了,有些果實還沒有成熟就落下枝頭,其實,果實的命運和人命運有些相似,很有些盡人事,聽天命的意思。
不為花之華麗,愿為果之厚重。哪怕得淡淡果香,也是一種不辜負(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