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勝濤 周神青
︳2016年9月25日,潼南區(qū)太安鎮(zhèn)罐壩村,陰雨不斷。
在“西部菜都”這塊平整的土地上,瓜果蔬菜正豐收。
不到7點,50多歲的留守婦女文道瓊便早早起床,然后戴上遮雨帽,穿上筒靴出了門。
這天,在村子附近她和村里一些姐妹的田地里,有很多蔬菜等待著她們去采摘。
文道瓊參加了村里的“同心姐妹”互助組,在她所在的組里,還有七個像她這樣的姐妹。
“有了互助組,大家同心相助一家親,再也不會感到孤獨無助了?!蔽牡拉傂χf。
文道瓊的笑容背后,潼南縣(2015年6月撤縣設區(qū))婦聯(lián)2011年推出的“同心姐妹”互助組正漸漸激起波瀾。
留守之困
太安鎮(zhèn)罐壩村位于瓊江河畔。
村里土地肥沃,河水清澈。
文道瓊家的幾畝地,便位于此。
過去多年,這幾畝地一直由她一個人打理。
家里四口人,兩個孩子都在讀書,為了給孩子掙學費,丈夫常年在外打工。
在種植或采摘季,文道瓊一個人常常忙不過來。
種植或者采摘遲了,很多農作物都會減產或者只能在地里爛掉。
有時候累了,坐在河畔,看著緩緩流動的河水,她就會想:要是有人能幫幫自己該有多好。
丈夫偶爾回來也會勸她:“顧不過來就不種了,可以去打打零工?!?/p>
幾年前,罐壩村成為潼南縣蔬菜基地核心區(qū),從村頭到村尾,苦瓜棚架、白菜基地以及辣椒基地陸續(xù)建立起來。
基地建立后,很多留守的農民獲得了打工的機會。
但對像文道瓊這樣的留守婦女來說,這樣的機會并不多。
“一方面,她們力氣小、缺乏種菜技術;另一方面,她們還要做家務、照顧老小,時間不多。因此,業(yè)主都不愿找她們?!变蠀^(qū)婦聯(lián)主席戴紅麗說。
“就算有機會幫忙,一天干滿8小時才40多元工資,比男勞力少了近一半?!蔽牡拉傉f。
如何解決留守婦女的這些困惑,成為潼南各級婦聯(lián)的“頭等大事”。
探索互助
2011年6月,作為留守婦女的“娘家”,潼南縣婦聯(lián)決定行動起來。
“我們根據(jù)留守婦女年齡層次、素質差異,開展各種互助形式,讓農村留守婦女精神上有依托、生活上有依靠、生產上有保障、經濟上有支撐,以切實解決這些農村留守婦女生產組織難、勞動強度大、精神負擔重、缺乏安全感問題?!贝骷t麗說。
潼南縣婦聯(lián)鼓勵各級企業(yè)、巾幗專業(yè)合作社組建互助組,以凝聚留守婦女抱團務工、抱團發(fā)展。同時,通過就近務工等舉措,為留守婦女增收致富創(chuàng)造條件。
很快,全縣第一個“同心姐妹”互助組在梓潼鎮(zhèn)衛(wèi)星村的潼南縣玉蘭鑄造廠建立了起來。
曾經也是留守婦女的廠長鄒玉蘭,在廠房里開辟了一塊區(qū)域,作為“同心姐妹”互助組活動室。
同時,鄒玉蘭還買來電腦和視頻通話設備,鼓勵姐妹們多與在外務工的丈夫聯(lián)系。
在端午、中秋等傳統(tǒng)節(jié)日,鄒玉蘭還組織“同心姐妹”家庭成員們聚會。
目前,互助組成員已從當初的8人增加到了16人。
在互助組里,52歲的李學瓊年齡最大,因為小學都沒上完,車間的技術她學起來很吃力。
在互助組的帶領下,互助組姐妹不厭其煩地教她,最終通過了新車床操作考試,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助推發(fā)展
2016年9月25日,早上7點半,罐壩村附近的蔬菜地里。
文道瓊和其他七個姐妹一字排開,一邊利落地掐著苕尖,一邊說笑。
這些苕尖采摘下來后,將很快送到村里等著的車上,運往外地。
在第一個“同心姐妹”互助組建立以后,其他互助組也在全縣相繼建立起來。
2011年9月,罐壩村按照“地域相鄰、產業(yè)相近、興趣相投、感情相通”的原則,組建了三個“同心姐妹”互助組。
在互助組的幫助下,文道瓊再也不為地里作物的種植和采摘發(fā)愁了。
同時,忙完地里的活,在有空的時候,她們還一起去村里的蔬菜基地打工。
“以前一個月只能干10天左右,現(xiàn)在能干20多天,每天工資還比以前多掙20—30元。更重要的是,現(xiàn)在的上工、收工時間非常靈活,干完活就回家,做工與做家務都能兼顧。”文道瓊感到很滿足。
同樣感到很滿足的,還有桂林街道雙壩村婦女主任余琳。
2011年底,在潼南縣婦聯(lián)的扶持下,余琳發(fā)動周邊以種蘿卜為生的18個姐妹一起成立了互助組。
在互助組成立之初,她就開始思考:互助組的活動不能停留在生活互幫上,還應在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發(fā)展特色效益農業(y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加快新農村建設、助推農業(yè)現(xiàn)代化工作等方面發(fā)揮作用。
如今,五年過去,在她們的努力下,雙壩村生產的無公害蔬菜深受消費者歡迎,暢銷全國20多個省區(qū)市,有些還出口到了俄羅斯、韓國、新加坡等國家。
鄉(xiāng)村之變
“同心姐妹”互助組在不斷改變著留守婦女的生產生活的同時,也給整個鄉(xiāng)村帶來了改變。
2016年9月25日下午5點半,田家鎮(zhèn)小石村留守婦女李素珍停下了手里的活。
她站起來活動了一下身子,然后向廚房走去。
再過一會,上小學的兒子就要下課回家了,她得去準備晚飯。
現(xiàn)在的生活雖然很累,但她卻覺得特別的充實。
2011年以前,在地里農活不多的時候,李素珍基本上都是和村里其他十多個留守婦女一樣,在麻將桌上度過。
“常常玩著玩著就忘了時間,孩子回來也沒飯吃,不知道被丈夫吵了多少次?!崩钏卣淇嘈Α?/p>
村里建立“同心姐妹”互助組后,組長肖真碧想,得想法把姐妹們從麻將桌上拉下來。
經過一番考察,肖真碧與工業(yè)園區(qū)一家電子元件廠聯(lián)系,組織互助組的姐妹利用空閑時間在家里加工電子元件。
從此,姐妹們不僅遠離了麻將桌,每月還有1000多元的收入。
在太安鎮(zhèn)罐壩村,“同心姐妹” 互助組現(xiàn)在已經擴建到14個。它們經常對留守姐妹進行心理輔導,組織開展文化活動等。
而無論是小石村、罐壩村還是其他村里的“同心姐妹” 互助組,它們都只是潼南全區(qū)互助組中的一個縮影。
目前,潼南區(qū)的“同心姐妹”互助組已經達到2588個,組建規(guī)模上實現(xiàn)了全覆蓋。
“這些互助組,不僅把留守在農村的婦女聯(lián)系起來,讓她們感受到被關愛,學會關愛別人,也在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和諧上,給農村這片希望的田野帶來了很大的改變?!贝骷t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