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喬
這天是Julie老師的口語課,內(nèi)容是關于消費主義的專題討論和一個3分鐘的演講。專題討論我是沒有問題的,已經(jīng)做了充分的準備。而Julie臨時命題的“我最敬佩的人”的演講,真讓我措手不及。
起初我是打算講愛因斯坦或是居里夫人的,我從小到大的作文里可沒少寫這兩位老人家??墒?,當我聽到前面的同學講的都是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我就想著自己要是再講那么“高大上”的人物,是不是顯得有點兒脫離群眾了。我琢磨著,原本這班上就我一個中國人,再游離于主流之外不大妥當,于是,課間我臨時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說那些“大神”了,干脆就說說我奶奶吧。
“我的奶奶,曾是一位鄉(xiāng)村教師。50歲之前,在她身體健康的時候,她和我爺爺在湖北的一所鄉(xiāng)村中學教書。她非常愛她的學生,生怕他們因為貧困或貪玩而放棄學業(yè)。來我家做客的一位叔叔曾給我講過一個故事:40多年前的一天,一個小男孩兒爬到學校操場邊的樹上,正準備逮知了。我的奶奶看見了,把這個小男孩從樹上叫了下來,問他為什么沒有去上課。這個小男孩說他不喜歡學習,已經(jīng)退學了。我奶奶聽了以后非常著急,連說了好幾個‘那怎么行,硬是把這個男孩拉回了教室。40年后的今天,那個男孩成了中國很有名的編輯,主編中國的歷史教科書。幾十年來,他都念念不忘和我奶奶的那次相遇。
“奶奶在50歲的時候患上帕金森綜合征,不能再繼續(xù)教書了,但她心里還時時惦記著她的學生。6月,家里的梔子樹開花了,她按照爺爺班里女生的數(shù)目,親手采了一籃子又香又白的梔子花,讓爺爺上課的時候帶給班里的女孩子們。兩天后,那只盛花的籃子被爺爺帶回家,籃子里裝著一個小紙包,上面寫著:‘徐老師,我們收到您的梔子花了,非常美。大家知道您治病需要很多錢,所以,放學后,我們把這些花帶到集市上賣了。錢不多,是大家的心意。永遠愛您的學生。”
講完上面的話,我四下一看,全班同學都聽傻了,短暫的安靜之后,緊跟著就是一片熱烈的掌聲。我看見老師在黑板上飛速地寫下了一串評語:“Great detailed,inspiring,well-structured story telling with vivid images.”
當時的我也有點傻眼了,不明白我隨隨便便說的家事,為什么竟然得到了這么強烈的共鳴?,F(xiàn)在想起來,全世界的人雖然各有不同,但共通的東西還是有的,那就是仁愛之心。我想,這也許是我融入美國這個陌生世界的第一步吧。感謝我的奶奶——一位中國的鄉(xiāng)村女教師,她的美德不僅成就了她的學生,還幫助了自己的孫女,讓一顆漂泊的心找到了溫暖的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