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
2013年10月的一天,北京市通州區(qū)云景里小區(qū)居民吳富川家里高朋滿座,他的老伴董菊英把親朋好友請到家里,說是有重要事情請大家見證。到底是什么重要事情,吳富川不得而知。
吳富川是北京一家企業(yè)的退休干部,和老伴董菊英結(jié)婚40多年,兩個兒子已結(jié)婚成家。吳富川和老伴擁有一套云景里小區(qū)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和新城東里一套5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這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已經(jīng)算是不錯的了。
人有旦夕禍福。就在吳富川和老伴退休后樂享晚年的時候,董菊英卻不幸罹患胃癌。老伴在醫(yī)院做了手術(shù)后,吳富川想盡辦法讓她吃好,保持愉快的心情。沒想到,老伴患病后性情大變,經(jīng)常做出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吳富川一邊給親友們端茶倒水,一邊關(guān)注著老伴的動態(tài)。董菊英看到大家等著她發(fā)話,就從臥室里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幾張打印紙,鄭重宣布:今天把各位親友請過來,是想讓大家做個見證,我要把我和老吳擁有的兩套房產(chǎn)提前過戶給兩個兒子。
吳富川大吃一驚,他要過董菊英手里的協(xié)議書,看到其中一條寫道:因本人患癌,將不久于人世。兩個兒子生活不太寬裕,現(xiàn)將云景里面積為110平方米的住房過戶給大兒子吳文林,父親吳富川擁有居住權(quán);新城東里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過戶給二兒子吳磊。
老伴的做法讓吳富川十分生氣,他在親友面前亮明自己的態(tài)度:“董菊英這樣做的意圖我很清楚,她擔心自己離世后我會再婚,這樣房產(chǎn)可能落入別人之手。我反對這樣的做法,在我沒離世之前,我不想分割財產(chǎn)。何況大兒子正和媳婦鬧離婚,如果就此把房產(chǎn)過戶了,房子豈不也有別人的一份?”
由于吳富川的堅決反對,董菊英把兩套房子過戶給兒子的意圖未能實現(xiàn)。親友們相繼離開后,董菊英和吳富川大鬧了一場,但無論她態(tài)度如何激烈,吳富川始終不松口。
讓吳富川沒想到的是,董菊英沒達到目的,第二天就離家出走了。吳富川打聽到老伴躲在一個遠房親戚那里,趕緊趕了過去,好言哄勸,董菊英才跟他回了家。
回到家后,董菊英仍逼迫吳富川答應她房子過戶的要求,吳富川不答應,董菊英便以死相逼。一天晚上,吳富川正在客廳看電視,忽然臥室里傳來呻吟聲,他趕緊奔了過去,眼前的情景讓他十分震驚:只見老伴拿著一把長約20厘米帶鋸齒的刀,隔著衣服正往自己的肚子上扎,一刀接著一刀,毫不手軟,地板上已經(jīng)流了一大灘鮮血。
吳富川急步上前奪過老伴手里的刀,并撥打了120,救護車趕來把董菊英送到醫(yī)院,經(jīng)過搶救,董菊英轉(zhuǎn)危為安。董菊英醒來后,看到吳富川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不答應,我還會死給你看!”
不堪老伴以死相逼,吳富川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小房子先過戶給沒房的小兒子住著,大房子緩一緩再過戶,董菊英答應了。
2014年3月的一天,吳富川夫婦和兩個兒子來到房地產(chǎn)交易中心,準備辦理過戶手續(xù)。就在吳富川和小兒子忙著辦理手續(xù)的時候,另一樁“陰謀”正在上演。
原來,幾年前,為了讓妻子享受到單位的暖氣補助,吳富川把他在單位分的大房子過戶到了董菊英的名下,他覺得都是夫妻財產(chǎn),寫誰的名字無所謂。那天本來說好先為小兒子辦理小房子過戶手續(xù)的,卻不料董菊英悄悄地把那套大房子的房產(chǎn)證也帶了過來。趁著吳富川和二兒子忙著為小房子辦過戶手續(xù)的時候,董菊英和大兒子在另一邊爭分奪秒地簽訂了大房子的過戶合同,以1000元的“白菜價”把云景里那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賣給了大兒子。
正當董菊英和大兒子忙著簽合同的時候,被吳富川無意中看到了,他發(fā)現(xiàn)老伴和大兒子所簽的賣房合同,竟然是有關(guān)那套大房子的,就生氣地質(zhì)問老伴:“董菊英,你這樣做是想讓我無立錐之地嗎?”董菊英沉著臉說:“房子早晚是兒子的,早幾天晚幾天有什么區(qū)別?這房子今天必須過戶!”
吳富川雖然很氣憤,卻不想在大庭廣眾之下和老伴爭吵,他鐵青著臉拋出一句:“董菊英,你真的不可理喻!”轉(zhuǎn)身走了。
董菊英終于達到了目的。臨終前,她向大兒子強調(diào),這套大房子雖然過戶給了你,但你爸仍擁有居住權(quán),他離世后產(chǎn)權(quán)才能歸你。完成自己的心愿后,董菊英2014年12月離開了人世。
董菊英去世不久,大兒子吳文林離了婚,原先的房子、孩子都給了前妻,他一個人凈身出戶,理直氣壯地搬進了云景里的大房子,和父親住在了一起。
老伴離世后,吳富川形單影只,兒子住進來至少有個人陪著,對他也是個安慰。不過,吳富川擔心的是,兒子再婚后,新兒媳也會住進來,那樣一來,日子可能就不太平了。
吳富川的擔心很快變成了現(xiàn)實。3個月后,吳文林和在北京工作、老家在浙江的女子姜燕相識,并很快走進了婚姻殿堂。隨后,新兒媳姜燕登堂入室,和吳富川生活在了同一屋檐下。
姜燕是南方人,生活習慣和北方大不相同。為了兒子、兒媳和睦相處,吳富川忍受著新兒媳帶來的種種不適應。然而,接下來的劇情發(fā)展更加出乎他的意料。因為,姜燕的父母到北京投奔女兒,也搬了進來。
親家進門,吳富川一下感覺到自己成了這個家多余的人。家里的飯菜變成以杭幫菜為主。吳富川只得自己開小灶,做些愛吃的面食。
有一天,吳富川自己做了炸醬面,端上餐桌和大家一起吃??粗诤鹾醯恼ㄡu和面條攪和在一起,姜燕的媽媽用江浙味道的普通話揶揄道:“親家,你們北方人怎么老愛吃這種沒有賣相,一點也沒營養(yǎng)的東西呀?”吳富川肚子里有氣,冷冷地反駁說:“這叫飲食習慣,懂嗎?你們南方人愛吃那種甜膩膩的米粉,不一樣沒有營養(yǎng)嗎?”見父親語氣不對,吳文林不滿地瞪了他一眼。
讓吳富川沒想到的是,他和親家的矛盾一波接著一波。在使用衛(wèi)生間的問題上,即使他再著急,也得讓著兒媳和她的父母。后來,他再方便,直接跑到小區(qū)外的公共衛(wèi)生間。新兒媳一家反客為主,讓原來生活得無拘無束的吳富川極不適應。更讓他生氣的是,大兒子從來不顧及他的感受,總是幫著兒媳一家說話。
吳富川平時愛寫作。此前,兒子、兒媳上班后,他還可以一個人靜靜地看書寫作??勺詮挠H家進門,安靜對他來說成了一種“奢侈品”。姜燕的父母喜歡聽越劇,上午買菜回來,就在客廳里放越劇,弄得吳富川煩躁不安。
一天,吳富川寫作漸入佳境的時候,客廳里又傳來“咿咿呀呀”唱戲的聲音,吳富川的思路被打斷了,想到自從這些人進家后,自己的日子一團糟,連個安靜的空間都得不到,太鬧心了。盛怒之下,吳富川拉開門,奔到客廳,“啪”地關(guān)掉電視,吼道:“夠了,能不能讓人清靜點?!”
兒媳姜燕從母親那里得知上午發(fā)生的事情后,認為父母受了委屈,就向吳文林“投訴”公公,說他存心要攆父母回家。并“威脅”說,如果父母走了,她也不留在北京了,干脆離婚拉倒!
吳文林聽后,“警告”吳富川別使壞心眼,如果因為他婚姻不保,自己就不客氣了。
兒子不幫自己說話還威脅自己,這讓吳富川既傷心又憤怒。他覺得在這個原本是自己的家里,卻沒有一點安全感。
吳富川向一些老朋友訴苦,老朋友們對他的境遇表示同情,都建議他再找個老伴,說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何況他這個大兒子一點兒都不孝順。
吳富川的老朋友們行動起來,積極給他物色老伴。吳富川陸續(xù)見了幾個,很快,他和一個63歲姓王的喪偶老太互相有了好感。通過相處,兩人決定結(jié)伴度過余生。
為了過二人世界,吳富川想讓大兒子一家搬出去住。殊料,他的想法剛說出來,吳文林就咆哮著說:“幸虧老媽高明,早就做了安排。你找老伴也不和我們打招呼,這是沒把我們放到眼里,現(xiàn)在還來和我搶房子,沒門!你要明白,這套房子的真正主人是我!”
吳富川被大兒子的無賴嘴臉激怒了,父子倆大鬧了一番。沒想到,吳文林一不做,二不休,把父親的生活用品扔到了樓道里,并給家里換了門鎖。
被兒子掃地出門,吳富川撿拾著被兒子拋到樓道的鞋子及衣物,他悲從中來,放聲大哭。
吳富川被兒子逐出門后,無處可去,只得每月花近千元錢租了間地下室。新結(jié)識的王姓老太看他如此落魄,也不再和他來往了。吳富川一個人住在陰冷的地下室里,想死的心都有。
二兒子吳磊知道了父親的事情。本來,吳磊對母親把大房子過戶給大哥心里就有氣,現(xiàn)在聽說大哥把岳父、岳母接到家里居住,卻把父親給趕了出來,占了老爸的房子,他替老爸感到氣憤。
隨后,吳磊找到了父親,他帶著父親上門找吳文林討說法。沒想到,吳文林門都沒讓他們進,還勸吳磊別管閑事。說完,就“砰”地把門關(guān)上了。
吳磊氣不過,對著門猛踹,巨大的聲響引來鄰居們的圍觀。吳文林從房子里躥出來,提著菜刀就要和二弟拼命。要不是鄰居中一位壯漢上前死死抱著吳文林,保不齊會鬧出一樁血案來。
經(jīng)歷這件事后,吳富川不想再讓二兒子過問房子的事情。在企業(yè)做了多年政工干部的他決定求助組織。于是,吳富川找到社區(qū),把自己的困境說了出來,想讓他們幫忙做一下大兒子的工作。
隨后,由社區(qū)主管調(diào)解的工作人員出面,吳文林和父親坐到了一起。面對吳富川提出的“大房子由他來住,離世后可由大兒子繼承,大兒子一家先搬出去”的想法,吳文林一百個不同意。他憤憤地說:“你每月退休金五六千塊錢,即便結(jié)婚也只有兩個人,租套小房子就行了,非要和我搶大房子干嘛!”
吳富川悲憤地說:“我住大房子也是當初你和你媽臨終前的約定,為什么現(xiàn)在不認賬了?”吳文林撂下一句:“約定趕不上變化,就是媽活著,也會同意我這樣做的!”說完,他揚長而去。
調(diào)解失敗,社區(qū)工作人員表示愛莫能助。被兒子的無禮和蠻橫所激怒,吳富川決定通過法律渠道來討回自己的房子。2016年3月初,他向通州區(qū)法院遞交訴狀,以亡妻當初與大兒子簽訂過戶協(xié)議,自己并不知情為由,請求判決已故老伴與大兒子吳文林簽訂的過戶協(xié)議無效。
2016年3月27日,通州區(qū)法院開庭審理此案,經(jīng)過庭審,法院駁回了吳富川的上訴,判定他已故妻子與大兒子所簽訂的賣房合同有效。法院的判決依據(jù)是吳富川在庭審陳述中的一段筆錄,筆錄的內(nèi)容是:我愛人患有癌癥晚期,在交易中心我怕她鬧起來,心一軟,只好同意了。
法院判決書中說,據(jù)此段筆錄,說明原告對把房子過戶給兒子這一事實是知情的,對于妻子的行為是表示同意的。雖然原告在訴訟過程中表示了反悔,但并沒有提供充足的證據(jù)予以推翻。因此,對其同意把房子過戶給大兒子這一事實,法院應當予以確認。
法院的這一判決結(jié)果對于吳富川來說,無疑是苦澀的。判決書下達后,他沒有上訴。如今,吳富川居住在那間陰暗潮濕的地下室里,內(nèi)心凄苦。沒有房子,他再婚的愿望也難以實現(xiàn)。他向朋友們訴苦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憶往昔養(yǎng)兒防老,看今朝養(yǎng)老防兒??!
吳富川的晚年經(jīng)歷著實讓人心酸??v觀整個事件的經(jīng)過,我們可以看出,董菊英怕她去世后老伴再婚,導致財產(chǎn)旁落,一心想處置夫妻共同財產(chǎn),兒子們的利益是保證了,可老伴還活在世上,他還要繼續(xù)生存。董菊英生前為兩個兒子“未雨綢繆”,唯獨沒預料到老伴今天所面對的凄慘處境,相信她也不愿看到丈夫與兒子對簿公堂的場景。兒子們只想占有父親的房子,卻未體諒父親為他們操勞大半生,渴望安度晚年的一顆心。
官司結(jié)束了,房子的主人可以變,可吳富川與吳文林的父子關(guān)系卻沒變,子女對父母的善待和贍養(yǎng)更不能變。希望天下兒女們都能牢記自己應盡的責任。
責編/畢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