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奎,王建勇,鄭驥輝
(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浙江寧波315200)
利用自升式作業(yè)平臺進行海上風力發(fā)電機組故障搶修
梁奎,王建勇*,鄭驥輝
(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浙江寧波315200)
通過上海東海大橋100 MW某風力發(fā)電機組搶修工程的實施,文章闡述了利用自升式作業(yè)平臺進行海上風力發(fā)電機組故障搶修技術,總結相關要點與建議,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自升式作業(yè)平臺;海上風機;搶修
東海風電場某風電機組機艙發(fā)生故障,應業(yè)主委托,需將該機組機艙、輪轂、葉片更換修理。風機現(xiàn)況為不能偏航、葉片根部損壞嚴重,葉輪盤車須待清理結束后由廠方確認。機艙罩輪轂罩已燒毀,且機艙至輪轂的通道已不存在。塔筒內(nèi)高壓環(huán)網(wǎng)柜、進出海纜和相關電氣仍處在工作狀態(tài)中(搶修期間狀態(tài)不變)。
故障風機位于東海大橋東側1號回路,距離東海大橋約2.5 km。北側為東海大橋1 000 t副通航孔,東西側距離最近的風機均為0.5 km,南側距離2號回路最近的風機約1 km。
更換風機新舊設備均為3.0 MW風機,機艙輪轂葉片主要性能參數(shù)差別見表1。
表1 更換風機新舊部件主要性能參數(shù)對照表Table 1 Com parison ofmajor performance and parametersof old and new parts for w ind power generator
根據(jù)現(xiàn)場勘查情況,分析討論有3個方案可滿足故障風機搶修施工要求。
方案一:采用三航風范號將故障風機整體拆卸,然后運回至沈家灣基地,在碼頭前沿的風機專用運輸駁上完成機艙、輪轂、葉片更換,最后將新的風機海上整體運輸至現(xiàn)場,由三航風范號完成機組整體安裝。優(yōu)點:工藝成熟,且大型船機設備自有。缺點:故障風機整體拆修后,機組內(nèi)的高壓柜脫離風場電網(wǎng),1號回路中其它3臺風機將不能發(fā)電,損失嚴重。
方案二:利用半潛駁在故障風機旁沉底,其上配備大型履帶吊完成機艙、輪轂、葉片的更換。優(yōu)點:半潛駁沉底作業(yè),吊裝安全可靠。缺點:半潛駁進塢改造,造價較高,時間較長,不能滿足工期要求。
方案三:利用自升式平臺作業(yè)船進行現(xiàn)場作業(yè),完成機艙、輪轂、葉片的更換。該方案利用現(xiàn)有自升式平臺作業(yè)船,該船配備1臺700 t主吊、1臺120 t輔助吊車,可以滿足故障風機機艙、輪轂、葉片拆裝作業(yè)要求。優(yōu)點:該船目前市場現(xiàn)有,可根據(jù)實施進度隨時調(diào)用,且施工工期較短,滿足業(yè)主要求。缺點:利用自升式平臺作業(yè)船進行海上風機拆卸與安裝在國內(nèi)尚屬首次,施工技術需詳細論證,確保施工安全。
經(jīng)技術可靠、經(jīng)濟節(jié)約、工期高效等方面的比較與論證,最終方案三為本次搶修工程的實施方案。
3.1外海施工環(huán)境惡劣
本工程為遠離岸線靠近東海大橋的無掩護外海施工,風大、浪高、涌急,最大潮差4.31 m,實測漲潮垂線最大流速為1.64~1.78 m/s。海底建筑物復雜,安全隱患多,施工期間船舶移位和作業(yè)安全技術措施要求很高。同時,風場內(nèi)電纜布置嚴重制約本工程各類施工船舶的拋錨作業(yè)。
3.2對部件吊裝要求非常高
1)風機部件吊裝作業(yè)時要求嚴格限制風速。
2)海上風力發(fā)電機具有外形尺寸龐大、安裝精度要求高、吊裝過程要求平穩(wěn)等特點。
3.3自升式作業(yè)平臺船現(xiàn)場作業(yè)
盛邦1001海上作業(yè)平臺船國內(nèi)建成不久,船上共有4條支腿,作業(yè)時,支腿有效入土深度為水面下35m,而東海大橋海域淤泥較深,平均深度在20 m以上,正確進行盛邦1001平臺船支腿作業(yè)與收腿作業(yè)的安全分析[1-3],是本次搶修工程需要解決的一大重點。
3.4風機現(xiàn)場拆卸
故障風機經(jīng)火災后,機艙已全部損壞,輪轂罩體近半損壞,3個葉片根部均不同程度損壞,其中朝上葉片受損最嚴重,葉片表面被嚴重燒壞,經(jīng)玻璃鋼現(xiàn)場切片分析,根部有近1/3的厚度已毀壞。
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的勘察,要對故障風機機艙、輪轂、葉片進行安全可靠地拆卸,必須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組織現(xiàn)場清理。清理過程中需要保證作業(yè)人員的安全,同時需要規(guī)避二次設備損害。
2)現(xiàn)場的安全管理。由于機艙位于離水面90 m高的高空,施工現(xiàn)場為立體作業(yè),確保搶修過程中不發(fā)生安全事故,是本次工作的一大難題。
3)由于機艙、輪轂、葉片受損嚴重,機艙主框架、吊點是否滿足吊裝要求,葉片是否滿足拆卸要求,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4)由于機組受損嚴重,所有的制動、傳動機構均無法進行機械控制,機艙已不能滿足偏航要求,這對平臺作業(yè)船的作業(yè)站位提出了更高要求,葉輪需要人工進行盤車,而現(xiàn)場勘驗發(fā)現(xiàn),主軸軸承已受殘渣影響,難度非常大。
5)海域風場進行機艙、輪轂、葉片的拆卸在國內(nèi)尚屬首次,無相關經(jīng)驗、技術可借鑒參考,需要進行技術研究,確保施工萬無一失。
3.5機艙、輪轂、葉片現(xiàn)場分體安裝
根據(jù)已定的施工方案,需要在故障風機旁進行機艙、輪轂、葉片現(xiàn)場安裝,而該方案國內(nèi)尚屬首次,無相關經(jīng)驗和技術可借鑒。
現(xiàn)場進行機艙、輪轂、葉片安裝,需要解決以下難題:
1)風電場選址在東海大橋東部海域,屬于外海施工,施工過程中無遮掩,受東海季風、臺風、暗涌、潮流等因素影響,吊裝作業(yè)難度較大。
2)風電機組部件外形尺寸較大,特別是葉輪,重量達69 t,且受風面積非常大,對風的影響非常敏感。
3)如何在自升式平臺船甲板上進行葉輪組裝,結合葉輪吊裝,需要細化工藝步驟。
為確保故障風機搶修工程施工質量、安全及進度,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確定本次搶修任務的施工總流程為:施工準備→自升式平臺船準備→故障風機原機艙、輪轂、葉片拆除→新機艙、輪轂、葉片安裝→附屬工作施工→驗收交付。
5.1自升式海上作業(yè)平臺船機性能
1)平臺船主要參數(shù):總長140 m,垂線間長89.9 m,型寬39.0 m,型深6.6 m,設計吃水3.3 m,方型系數(shù)0.85,型排水量9 000 t,最大工作水深25 m,支撐樁腿4根。配有700 t主吊機1座、120 t副吊機1座。2臺吊機最小工作半徑軌跡相切。
2)頂升系統(tǒng):本平臺采用插銷式液壓升降機構,由液壓油缸、上環(huán)梁、下環(huán)梁、懸掛桿、平衡器、液壓插銷、固樁架等組成。油缸最大工作壓力31.5MPa,單個油缸的最大壓力981 t,單個油缸的最大拉力631.5 t。平臺共4根樁腿,樁腿直徑3.3m,長度60.0m,上部預留無孔區(qū)高度5m。樁靴高1.6m,尺寸為8.7m×9.2m。樁腿橫向中心距29.9 m,縱向中心距55.2 m,單樁額定舉升力2 500 t,單樁最大舉升力3 000 t,每條樁腿插銷孔節(jié)距1 500mm。
5.2平臺船定位、支腿
根據(jù)故障風機電纜路由布置,結合設計對風機基礎的保護距離,確定平臺作業(yè)船的精確位置,平臺開始頂升作業(yè)。5月1日15:40平臺開始下放支腿,至5月2日3:30潮位最高時平臺船頂升結束,此時1號樁腿31.5 m/2 500 t、2號樁腿33 m/2 722 t、3號樁腿31.5 m/2 500 t、4號樁腿34.5m/2 800 t(1、2、3、4號樁腿以順時針方向編號,起點為控制室處)。平臺船頂升狀態(tài)為:低潮位時,船底離水面約1 m,高潮位時,船體約吃水2.3m,滿足平臺作業(yè)要求。
5.3機艙、輪轂、葉片拆除
由自升式平臺作業(yè)起重船完成故障風機葉片、輪轂、機艙拆卸工作,2 000 t級自航多功能駁配合完成。
1)通過葉輪盤車,將受損最嚴重的朝上葉片盤至垂直向下,另外2葉片對稱朝上。
2)吊索具安裝:700 t主吊車300 t鉤吊點安裝于朝上2葉片根部,索具采用長21 m的50 t吊帶,吊帶在葉片根部為兜吊;700 t主吊車700 t鉤吊點安裝于朝下的第3葉片上,采用20 m長吊帶,捆綁于朝下葉片距根部12m處,見圖1。
圖1 葉輪拆卸索具安裝Fig.1 Erection of riggings for disassemb ly of im pellers
吊索具安裝完成后,在輪轂與機艙間安裝輪轂機艙分離時的穩(wěn)固裝置。
葉輪拆卸:索具安裝完成后,鉗工班組進入主軸前部,利用液壓扳手拆卸主軸螺栓,若遇到無法拆卸時,采用氧氣乙炔切割。
螺栓拆除完畢后,利用700 t主吊車前后鉤配合,使葉輪保持傾斜狀態(tài),緩慢下放至甲板面合適位置合適高度,利用120 t輔助吊機掛上輔助吊點,通過2臺吊機配合翻身放下葉輪。葉輪擱置在船甲板中心上。
葉輪分離:葉輪擱置在甲板上后,將3個葉片與輪轂分離。葉片與輪轂分離采用700 t主吊車主鉤單鉤吊裝,吊具采用2根21 m長的50 t吊帶。吊帶安裝在葉輪重心兩側2m處,見圖2。
圖2 葉片拆卸Fig.2 Disassembly of vanes
5.4機艙拆卸
機艙拆卸采用700 t主吊機副鉤進行拆卸,吊具根據(jù)風機廠家提供的受損后的機艙重心與吊點布置進行配置。
掛好索具后,利用液壓扭力扳手拆除螺栓,若螺栓無法拆卸,利用大扭力扳手進行破斷拆除,盡量不使用氣割拆除以保護塔筒法蘭。
機艙拆下后,放置在機艙擱置支架上,然后裝上運輸船固定后運回。
5.5機艙安裝
新機艙由700 t主吊將其從機艙運輸駁上起吊擱置在作業(yè)平臺船上,并完成單件組裝。
利用平臺船上300 t鉤將新機艙安裝至上塔筒頂部。機艙安裝時采用定位銷導向就位。機艙安裝完成后,滿足機艙前部正對著700 t吊車扒桿,見圖3。吊裝過程使用的專業(yè)工器具由風機廠家提供。
圖3 機艙就位Fig.3 Re-positioning ofwind power generating set
5.6葉輪安裝
5.6.1葉輪組裝
首先將輪轂擱置固定在甲板面上,然后通過平臺船上主副吊機先后吊起3個葉片與輪轂組裝,其中葉片與輪轂的組裝順序按照先組裝1號葉片并固定,然后組裝2號葉片并固定,最后組裝3號葉片,完成力矩緊固施工。葉輪組裝采用700 t主吊車的700 t鉤,吊具采用2根長21 m的50 t吊帶兜吊于葉片重心兩側2m處。
5.6.2葉輪與機艙組裝
葉輪組裝完成后,進行葉輪吊裝。吊裝方案為700 t吊機作為主吊,吊點位于1號、3號葉片之間,120 t吊機作為輔吊,吊點位于2號葉片上,1號、2號、3號葉片分布見圖4。同時,在1號、3號葉片葉尖上布置攬風繩,以控制葉輪吊裝時安全穩(wěn)定。
圖4 吊索具安裝及起吊Fig.4 Slinging and hoistingw ith riggings
通過主副吊機配合作業(yè)后,葉輪豎立,卸去輔吊。由主吊將葉輪移送至機艙前面安裝位置,當輪轂靠近安裝法蘭約5 cm距離時,插入導向銷,通過導向銷將輪轂安裝至機艙前部。最后完成葉輪的安裝。通過盤車,卸下2根攬風繩。
1)平臺升出水面后不受風、浪、流的影響,海上吊裝作業(yè)平穩(wěn),為安全、可靠、高效完成風機組裝起重吊裝作業(yè)提供了保證,和浮式起重船相比,優(yōu)勢突出。
2)平臺吊裝作業(yè)的平穩(wěn)性、葉輪組拼空間、起吊翻身空間基本滿足工藝要求,主副吊機配置及能力滿足工藝要求。
3)海上作業(yè)平臺船進點到位進行頂升及收腿工作時,平臺處于不斷調(diào)整穩(wěn)定狀態(tài)的過程,必須在風力小于7級,浪高小于1 m的工況條件下作業(yè),并謹慎操作,以確保平臺安全。作業(yè)期需要嚴密關注氣象及潮水。
4)平臺船定位時除根據(jù)吊裝工況外尚應確保支腿與樁基(或最近建筑物)的安全距離,避免因為平臺支腿下伸過程時對地基造成破壞,影響樁基結構安全。另外因為插拔腿過程對土體有擾動破壞,所以同一位置(靠近位置)只能給作業(yè)平臺一次提供支撐反力,不能在原地重復進行插拔腿。因此,施工作業(yè)必須力爭一次成功。
5)針對類似于東海大橋海域淤泥層比較深的地質情況,需要認真進行平臺支撐穩(wěn)定計算分析,確保平臺作業(yè)安全。
本次故障風力發(fā)電機組搶修工程為國內(nèi)首次實施,其包含國內(nèi)首次利用自升式平臺船進行海上風力發(fā)電機組機艙、輪轂、葉片拆卸,首次利用自升式平臺船進行海上風力發(fā)電機組機艙、輪轂、葉片的安裝,首次在海上90 m高空塔筒外壁進行油漆補涂以及油污覆蓋層的清理。
本次搶修工程的順利實施,為海上風電場風電機的維護保養(yǎng)技術積累了新的、可供借鑒的經(jīng)驗,對發(fā)展我國海上風電場建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1]中交上海三航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東海風電安裝平臺樁基計算[R].2012. CCCCShanghai Third Harbor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alculation of pile foundation for installation platform for wind power in EastChina Sea[R].2012.
[2]杭州歐佩亞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潤邦1001號工作平臺樁靴入泥深度計算[R].2012. Hangzhou Ou PejaMarine Engineering Co.,Ltd.Calculation of embedded depth of pile shoes of platform for Ruibang 1001 working platform[R].2012.
[3]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東海大橋風電場風力發(fā)電機組修復工程搶修專項施工方案[R].2012. Ningbo Branch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Special program foremergency repair ofwind turbines for East China Sea BridgeWind Farm[R].2012.
Emergency repair of offshorew ind power generator by using self-elevating p latform
LIANGKui,WANG Jian-yong*,ZHENG Ji-hu i
(Ningbo Branch of CCCC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Ltd.,Ningbo,Zhejiang 315200,China)
The paper,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the emergency repair of a wind power generator of 100 MW on Shanghai East Sea Bridge,presents the using of a self-elevating platform to carry out emergency repair of offshorewind power generators,and presentsalso the summary of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recommendations as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self-elevating platform;offshore wind power generator;emergency repair
U656.6
B
2095-7874(2016)06-0076-05
10.7640/zggw js201606019
2016-04-28
上海市科學委員會科研項目(14DZ1200903)
梁奎(1981—),男,浙江紹興人,工程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主要從事海上風電施工技術研究。
王建勇,E-mail:wanghu19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