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琳汾
馬約卡掠影
撰文|陳琳汾
馬約卡島(Mallorca)是巴利阿里群島(Baleares)中最大的島嶼,也是該區(qū)首府帕爾馬(Palma)的所在地。它位于西地中海,面積約3640平方千米。島上山岳綿延,風景秀美,城市村鎮(zhèn)散落其間,美景如畫。這里每年有300天以上的晴朗天氣,極其適合度假,因此也被稱為是“地中海的樂園”。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閑適安然,西班牙的畫家兼作家圣地亞哥·魯西諾爾曾此般描述道:“這里男人從不匆忙,女人永不衰老,美景再怎樣形容也不過分。這里終日陽光燦爛,就連月亮也是緩緩升起,遲遲移動?!?/p>
島上的建筑承襲古羅馬建筑風格,高大莊嚴。保存完好的羅馬城墻、古城和圓形競技場表明早在羅馬時代島上就已經(jīng)擁有繁榮的城市。中世紀時期,這里以瓷器聞名,主要是意大利花飾瓷器。在20世紀50年代,馬約卡島的旅游業(yè)開始繁榮。雖然幾經(jīng)發(fā)展,但在內(nèi)陸地區(qū),至今仍然保留著大量完好的古羅馬、腓尼基和迦太基遺址。另外,這里天然的鄉(xiāng)村風光和寧靜悠閑的生活氛圍,也總使人心生向往。
西方的宮殿和教堂一向令人駐足,這里也不例外。位于帕爾馬老城內(nèi)的帕爾馬大教堂外觀干凈凌厲,令建筑石材的質(zhì)感盡顯無遺。這座教堂于1601年建成,前后共花費近400年的時間。據(jù)說該教堂的興建源于海梅一世的祈愿。當時海梅一世在征服馬約卡島時被俘,他立誓祈求如果能逃脫一劫,定會建造一座偉大的教堂來為上帝歌功頌德。后來他如愿逃脫,于是這座教堂也變?yōu)楝F(xiàn)實。
帕爾馬大教堂臨水而立,四周環(huán)繞著高大的砂巖墻。建筑本身融合了哥特風格、倫巴第風格和羅馬式風格,壯觀且優(yōu)雅。建筑內(nèi)部令人嘆為觀止,空間高聳,寬廣的正廳由14根高約21米的修長圓柱支撐,這些圓柱的頂端猶如樹冠一樣撐開,穩(wěn)穩(wěn)地支撐著頂部。教堂中共有7扇大玫瑰窗,最大的1扇位于正廳頂部,修建于1370年,直徑大約12米,被稱為巨人的眼睛,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彩色玻璃窗。當陽光從這扇花窗中照射進來,投射的光影能直接在對面墻壁映射出另一個光影花窗,于是人們賦予這面墻一個美麗的名字——“玫瑰花墻”。
禮拜堂的設計和裝修工作由高迪在1904—1914年間接手,這位虔誠的信徒在此處也與上帝進行了永恒的對話。造型獨特的圣體位于祭壇正上方,其上懸有一只巨大的銅鑄華蓋。華蓋頂部中央向上是耶穌受難像,兩邊排列著圣母瑪麗亞和圣約翰,在他們的周圍又環(huán)繞著35盞燈??上У氖?,因為對設計想法的意見不合,高迪未能將全部的想法實現(xiàn)便提前終止了合作。盡管如此,這個華蓋仍然成為大教堂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主祭壇的右邊是馬約卡當代藝術家們用15噸陶土制成的雕塑。雕塑分為左右兩邊,中間被幾扇狹長的繪有抽象黑白圖案的玻璃窗所隔開。雕塑的內(nèi)容左右兩邊各不相同,左邊是魚和各種海洋生物,右邊是面包和果實。教堂的下方是海洋公園,在這里人們可以充分欣賞雕刻,享受噴泉,盡情地放慢腳步去感受,聆聽不同時代藝術家在這里的隔空對話。
貝爾維爾城堡建在帕爾馬的山坡上,距帕爾馬市中心3千米。正如它名字的含義“眺望遠景的城堡”所述,在這座城堡上,可以俯瞰整座帕爾馬市,并眺望帕爾馬灣。它于1300年由海梅二世國王下令修建,用作當時王室的夏季行宮。這座城堡有著與整體哥特式風格相悖的圓形設計,這種風格在西班牙并不常見,然而這并沒有影響城堡作為皇室成員居所的功能。14世紀末,胡安二世國王曾居住于此,此后仍有許多王親貴族、外國元首等在此駐足,其中包括現(xiàn)在的西班牙國王和王后索菲婭。有趣的是,在1717年,這里曾一度改為軍事監(jiān)獄,卡洛斯四世統(tǒng)治期間的財政大臣霍維亞諾斯在1802—1808年間曾被關押在這里。后來的1821年,城堡還曾被臨時改為制幣廠使用。1931年,國家將城堡及其周圍的樹林轉(zhuǎn)讓給帕爾馬市政府,城堡遂成為該市歷史博物館及德斯布伊格古典雕塑博物館?,F(xiàn)在帕爾馬市政府的許多文化活動和隆重的禮儀活動都常在此處舉行。
瓦爾德摩薩修道院位于馬約卡島瓦爾德摩薩鎮(zhèn)的埃斯普約爾山上。1399年依照馬丁國王的意志,這座修道院被修建,然后被轉(zhuǎn)讓給圣布魯諾的僧侶們使用?,F(xiàn)在的修道院幾經(jīng)翻新重建,建筑已經(jīng)不是最初建成的那些了。如今院內(nèi)最古老的建筑是建于16世紀初的圣母瑪麗亞殿。這座修道院內(nèi)曾經(jīng)供僧侶們?nèi)粘F鹁拥亩U房,每套禪房由三間寬敞通風的房間組成,分別讓僧侶們用來工作、休息和祈禱。禪房外面設有菜園,菜園呈梯田狀,灌溉設備齊全,僧侶們在這里種植蔬菜和水果。1838年,修道院變?yōu)樗饺怂胸敭a(chǎn),僧侶們便不再住在這里。
在1 8 3 8—1 8 3 9年間的冬天,音樂家肖邦和他的情人——法國作家喬治·桑以及喬治·桑的兩個孩子,不得已來到卡爾特會修道院暫居。
在來修道院暫居之前,他們最初落腳于一座名為“風之屋”的鄉(xiāng)間別墅,在那里度假并且療養(yǎng)。可好景不長,雨季來臨時,房子無法抵御呼嘯的凄風冷雨,而且室內(nèi)沒有壁爐取暖,糟糕的環(huán)境使得肖邦的肺病復發(fā)。當時這里的人們視其為瘟疫,房東也迅速地下達了逐客令,肖邦他們才不得已搬離,來到了修道院。
肖邦和喬治·桑當年住過的房間即這所修道院的2號和4號禪房。進入房間,可以看到屋中陳列著肖邦使用過的鋼琴、創(chuàng)作的樂譜和一些個人用品,墻上掛著肖邦和喬治·桑的肖像以及一面巨大的波蘭國旗??梢韵胂?,當年遠走他鄉(xiāng)的肖邦,心中仍然十分掛念自己的祖國。
房間的設施和布置非常簡單,一張普通的帆布床,同樣沒有壁爐。即使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肖邦和喬治·桑依然不懈創(chuàng)作,完成了許多作品。在暫居修道院的這段時間里,肖邦創(chuàng)作出了《第二敘事曲》《兩個波蘭女子》和《馬祖卡第二樂章》等著名的曲子,而喬治·桑則在這里完成了小說《斯皮里底翁》《賀拉斯》和散文《馬約卡的冬天》。
關于肖邦的創(chuàng)作,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天傍晚,喬治·桑外出購物,肖邦焦急地等她歸來。忽然下起雨來,雨滴打在屋瓦上叮咚作響。于是他陷于夢幻之中,仿佛自己浸入冰涼的湖水中,那滴答墜落的雨滴,就像緩緩而落的淚珠。此情此景,令肖邦頓生靈感,創(chuàng)作出了著名的降D大調(diào)前奏曲《雨滴》。
雖然這座島僅有的不足60天的陰雨天令肖邦和喬治·桑煩惱和不悅,但在另外那些陽光明媚的日子中,這里確實為他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他們也曾這樣贊嘆道:“詩人和藝術家所夢想的一切,造物主都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出來”。不僅有帕爾馬大教堂、貝爾維爾城堡和瓦爾德摩薩修道院,馬約卡島還有其他許多令人心生向往的地方。位于島嶼東部的城市馬納科,是著名網(wǎng)球運動員納達爾的家鄉(xiāng),擁有風景迷人的基督港?;礁鄹浇凝埻醵?,有令人震撼的海蝕喀斯特地貌。安靜的阿爾塔小鎮(zhèn),被優(yōu)美的風景環(huán)繞,峭壁臨海,山谷中遍布著杏仁樹、無花果樹、角豆樹和橄欖樹。登上小鎮(zhèn)中14世紀的山頂堡壘和哥特式的圣薩爾瓦索教堂,可以俯瞰小鎮(zhèn)、山林以及遠方浩瀚的大海。特拉蒙塔那山西部的福納魯克斯小城一派田園風光,總能吸引眾多的徒步愛好者和騎行愛好者。特拉蒙塔那山腳的卡爾瓦,擁有由懸崖峭壁、海灣、海灘、小島組成的長達50多千米的海岸線;另外此處不僅海濱風光旖旎,同時也有史前遺跡、當?shù)刭F族的住宅、防御塔樓、古磨坊等構成的人文遺跡。島嶼東北部的波連沙海灣,有觀賞馬約卡絕美風景的最佳觀景臺;還有同名的波連沙古城也非常值得一游,城內(nèi)有一座供奉著耶穌的小教堂,要進入那間教堂,需要登上365層綿延的石階。島嶼西部的索列爾,那里可以搭乘到從來不為趕時間而行的緩慢的有軌電車,充滿情懷。
馬約卡,這座離天堂最近的海島,一如既往地在寧靜中面朝大海,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