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浉河區(qū)農技推廣站 楊佩文
信陽大棚多層覆蓋草莓栽培形式對比試驗總結
信陽市浉河區(qū)農技推廣站楊佩文
河南省經濟作物推廣站主辦
大棚多層覆蓋草莓栽培有一定的經濟效益,栽培具有發(fā)展前景,而多層覆蓋的形式也有多種。為滿足廣大草莓種植戶的需求,拉大草莓在信陽市的上市時間,特安排此試驗。通過大棚多層覆蓋形式的對比試驗,項目組取得了預期結果,現總結如下:
選擇適合當地栽培的品種,如豐香、甜查理。
選擇浉河區(qū)十三里橋鄉(xiāng)草莓生產基地為試驗地點。
選擇6m×100m的大棚進行試驗,每個處理設2次重復,小區(qū)面積為72m2(4.8m×15m)。
定植前,深翻稻田25cm左右,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雞糞3m3,硫酸鉀(15:15:15)復合肥50kg,生物菌肥50kg,然后耙平土壤。作底寬55cm、上寬45cm、壟高30cm的壟,溝深25cm。每個小區(qū)1 284株。
處理A:大棚+地膜; 處理B:大棚+地膜+二層膜;處理C:大棚+地膜+二層膜+小拱棚。
9月初均實行高壟雙行定植,株距13~15cm,行距25cm左右。2013年11月1日外界氣溫從14℃降至0℃時扣大棚,扣大棚后鋪設地膜;11月10日外界氣溫從6℃降至0℃時掛二層膜;12月16日外界氣溫從-3℃降至-5℃時扣小拱棚。
定植成活后,進行中耕除草。中耕要淺,不能傷根。施肥澆水視苗情而定,苗弱時追施腐熟的稀糞水或尿素,發(fā)現干旱時,要抗旱澆水,大棚內栽培要合理防風排濕。
根據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及時施藥防治。主要防治對象為白粉病、灰霉病、蚜蟲等。
從表1可以看出,多層覆蓋栽培以4層覆蓋早熟性為最好,1月上旬就可上市;以2層覆蓋早熟性最差,3月中旬才上市。
從表2可以看出,多層覆蓋以4層覆蓋豐產性和效益最好。處理A在冬季生產早期容易形成僵果,影響產量的形成。
草莓生長在環(huán)境溫度只有5℃時,就停止生長,在-8~-10℃時為發(fā)生凍害的臨界下限溫度。多層覆蓋栽培每增加一層薄膜,可使棚內溫度提升1~3℃。所以,當外界溫度降至2~3℃時,掛二層膜可保證草莓的生長;當外界溫度降至-5~-7℃時扣小拱棚,可避開草莓發(fā)生凍害的臨界下限溫度,避免僵果的形成,能保證草莓早期產量的形成。
信陽市從12月中旬開始到翌年的2月中下旬,總會出現-7~-8℃的低溫,大棚+地膜和大棚+地膜+小拱棚草莓栽培,已不能滿足草莓在冬季早熟豐產高效栽培的需要。
由于1—2月正值春節(jié)期間,草莓價格大都在20元/kg以上,而草莓產量也都集中第1、第2、第3花序上,所以效益較好;3—5月的產量和價格相對要低些,每市斤大都在幾元。加蓋小拱棚的投資不足千元,所以大棚+地膜+二層膜+小拱棚具有很大的發(fā)展前景。
表1 大棚多層覆蓋草莓栽培形式早熟性對比試驗記載
表2 大棚多層覆蓋草莓栽培形式豐產性和效益對比試驗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