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經(jīng)濟作物技術推廣站 杜如學
江北茶區(qū)茶樹修剪技術
南陽市經(jīng)濟作物技術推廣站杜如學
河南省經(jīng)濟作物推廣站主辦
(一)常規(guī)型茶園定型修剪
常規(guī)茶園1年剪1次,一般經(jīng)過3~4次定型修剪后,樹高長到50~60cm,冠幅達到70~80cm,可以進行輕采;當樹高長到70cm以上時,可按生產(chǎn)性茶園培養(yǎng)樹冠。
1.第1次定型修剪。在茶樹移栽時進行,用整枝剪在離地12~15cm處剪去主枝,側枝不剪,剪口落在大葉處,較大的茶苗會有1~2個分枝發(fā)生,要在修剪高度范圍內保留分枝;若茶苗過于細小,可只剪主枝第1個頂芽或不剪,待第2年高度和粗度達到標準后再剪。種子直播的茶苗,在茶苗出土后第2年進行第1次定型修剪。
2.第2次定型修剪。在第1次定型修剪滿1年后進行。用整枝剪將離地25~30cm以上的部分剪除,即在第1次定型修剪的剪口處提高10~15cm。修剪時要逐株逐枝進行,剪口落在第一輪梢的中間,留樁不宜過長。
3.第3次定型修剪。在第2次定型修剪滿1年后進行,修剪高度在第2次定型修剪的剪口處提高10cm左右,用籬枝剪進行。
4. 第4次定型修剪。在第3次定型修剪滿1年后進行,修剪高度在第3次定型修剪的剪口處提高10cm左右,用籬枝剪進行。
(二)多條密植型茶園的定型修剪
多條密植型茶園的種植密度是常規(guī)茶園的2~3倍,可進行1~2次定型修剪。
1.第1次定型修剪。在茶苗1足齡時進行,用整枝剪在離地15cm處修剪。若茶樹在1足齡時未達到修剪標準,可推遲至2足齡時,在離地25cm處進行1次定型修剪即可,以后輔以輕修剪培養(yǎng)樹冠。
2.第2次定型修剪。在茶苗2足齡時、樹高超過45cm時,在離地30cm處修剪。
(一)重修剪
在離地約40cm處(即幼年茶樹第3次定型修剪的高度)實施重修剪。重修剪滿1年后,用籬剪或修剪機在重修剪剪口處上方10~15cm處進行1次定型修剪,此后與幼年茶樹一樣培養(yǎng)樹冠。
(二)臺刈
在離地面約5cm處將茶樹地上部分全部剪除;臺刈滿1年后,在離地面30~40cm處進行第1次定型修剪;再滿1年后,在第1次定型修剪剪口處上方10~15cm處進行第2次定型修剪。以后與幼年茶樹一樣培養(yǎng)樹冠。
(一)輕修剪
輕修剪修剪程度較輕,一般只剪去樹冠1~3cm的表層,修剪程度依據(jù)茶園具體情況而定。氣候溫暖、土壤肥沃、生長量大的茶園,輕修剪程度應稍重一些;采摘量大、采摘面較平整、高度適中、茶棚枝梢分布合理的茶園,輕修剪程度可輕一些。手采茶園,可1年進行1次輕修剪;機采茶園,應在機采后的7d進行輕修剪。受冬季凍害或早春倒春寒影響的茶樹,在春茶萌芽前應將茶棚表面受凍的枝葉剪去;未受冬季凍害或早春倒春寒影響的茶樹,輕修剪工作應放在春茶后期進行。
(二)深修剪
茶樹經(jīng)過多年采摘和輕修剪后,易形成大量的雞爪枝,從而使新梢長勢減弱,育芽能力衰退,茶葉產(chǎn)量和品質連續(xù)降低,此時應對茶樹實施深修剪。深修剪程度,依雞爪枝深度而定,一般約剪去樹冠表面15cm左右;經(jīng)深修剪后,新形成的生產(chǎn)枝較粗壯、均勻,育芽能力增強,之后又經(jīng)過多年的采摘和輕修剪,再進入下一輪的深修剪,后一次深修剪的程度要比上一次重些。深修剪宜在春茶后期進行為好。
(三)疏枝和邊緣修剪
在對茶樹實施輕、深修剪的同時,要進行疏枝和邊緣修剪。在深修剪時,應用整枝剪將樹冠內的病蟲枝、細弱的徒長枝、枯老枝全部剪除,疏除密集的叢生枝。邊緣修剪是剪除茶行間交叉的枝條,保持茶行有20cm左右的通道。
(一)肥水管理
臺刈和重修剪茶樹,修剪后即刻進行深翻施肥,施入較多的有機肥和磷肥、鉀肥;深修剪、輕修剪的茶樹,于修剪前后開溝施肥,不必深翻土壤,施入一些速效氮肥和有機肥;定型修剪的茶樹,按照茶樹需肥規(guī)律,一年多次進行施肥,但應避開高溫干旱時期。一般情況下,臺刈茶樹,每667m2施有機肥2 000~2 500kg或餅肥200kg左右、尿素9~12kg、磷素15~20kg、鉀素14~18kg;重修剪茶樹施肥量可少于臺刈茶樹;深修剪茶樹施肥量少于重修剪茶樹。在加強合理施肥的同時,要注意適時灌溉和排澇。
(二)合理采摘
在樹冠養(yǎng)成的初期,應堅持以養(yǎng)為主、少采多留。春茶后的臺刈和重修剪茶樹,僅能于秋茶后期適當打頂采;第2年春前定型修剪,春末打頂采,最后一個茶季應根據(jù)茶樹生長情況決定采摘強度,長勢差的只能打頂采或不采摘,長勢強的可留1~2片新葉采;第3年可逐步轉入正常采摘。深修剪茶樹,第1個茶季不采,第2個茶季可打頂采,以后可逐步轉入正常采摘。
(三)加強保護
主要是預防夏季高溫干熱害、冬季及早春凍害、病蟲害等,確保茶樹正常生長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