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 鄺捷 趙晶輝 潘靖 陳巖
[摘要]目的:總結超脈沖CO2最陣激光治療萎縮性瘢痕的臨床應用,觀察其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超脈沖CO2點陣激光對不同成因的萎縮性瘢痕進行治療,根據患者滿意度、醫(yī)生療效評價對療效進行評估。結果:37例患者,治療1次、2次、3次的顯效率分別為55.6%、76.5%和81.8%。治療效果與治療次數呈正相關,即次數越多,療效越好,趨勢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37例患者無1例出現感染、炎癥后色素沉著、色素減退等并發(fā)癥。結論:超脈沖CO2最陣激光治療萎縮性瘢痕療效良好。
[關鍵詞]超脈沖CO2激光;點陣;萎縮性瘢痕;臨床療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61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6)06-0060-03
超脈沖CO2激光(ultra pulsed c02 laser)通過氣化剝脫瘢痕上皮異化組織,同時熱損傷刺激真皮膠原纖維增生,被認為是治療萎縮性瘢痕的“金標準”,但因其造成皮膚大面積剝脫,炎癥后色素沉著、紅斑、水腫等發(fā)生率高,在深膚色亞洲人種的臨床應用中受到限制。點陣激光(fractional resurfacing,FR或fractional lasertreatment,FLT)通過局灶光熱作用原理,將激光以微束形式作用于皮膚表面,形成顯微治療區(qū)域,達到促進真皮膠原纖維生長,改善皮膚質地,降低合并癥的作用。2015年3月-2015年12月,筆者科室采用飛頓公司超脈沖CO2點陣激光治療萎縮性瘢痕患者,取得了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37例萎縮性瘢痕患者均來自北京積水潭醫(yī)院皮膚科門診,其中男15例,女22例,Fitzpatrick皮膚分型II~III型,年齡14-61歲,平均年齡29.4歲。24例痤瘡后萎縮性瘢痕,6例水痘萎縮性瘢痕,7例外傷萎縮性瘢痕,病程2~17年,平均病程6.1年。排除標準:①過去3個月使用過維A酸、糖皮質激素等;②過去6個月接受過整形手術、磨削治療或注射治療;③過去12個月接受過強脈沖光或其他激光治療;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⑤有瘢痕疙瘩病史或家族史;⑥嚴重的病毒感染史,如:單純皰疹、扁平疣等;⑦光敏系統(tǒng)性疾病,如:紅斑狼瘡等;⑧具有同形反應的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風、銀屑病等;⑨精神或神經異常?;颊呔炇鹫降闹橥鈺?/p>
1.2儀器:PIXEL超脈沖C02點陣激光(Alam,以色列飛頓公司)脈沖波能量2~120mJ/pixel,功率1.0~60.0w,作用時間0.4~4.0ms。選擇lite Scan點陣掃描手具,掃描速率可調1~8級,治療密度可調5%~50%,掃描形狀可調點、圓形、孔型,光斑模式可調點篩式、柵格式。
1.3治療方法:采用利多卡因液浸潤麻醉。選擇lite Scan點陣掃描手具,根據萎縮性瘢痕凹陷深度選擇激光能量,根據瘢痕面積選擇點陣圖形大小及密度。筆者通常采用的功率為15-42W,作用時間2.0ms,掃描速率1級,治療密度50%。萎縮性瘢痕磨削過程中,需要變換激光能量參數。激光磨削后立即予以促表皮生長因子液、成纖維生長因子凝膠及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促進創(chuàng)面修復,減少感染風險。激光術后指導患者每天換藥2次,涂藥1~2周,至磨削創(chuàng)面結痂脫落,完全愈合。治療期間囑患者注意防曬,必要時給予維生素C 0.3g,使用1~2周,每天3次,預防色素沉著形成。
1.4療效評定及標準
1.4.1患者滿意度:每次治療結束后患者評價療效的滿意度,評估分值范圍為0~10分,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5個等級。評估分值≥8分,為非常滿意;6分≤評估分值<8分,為滿意;4分≤評估分值<6分,為一般;2分≤評估分值<4分,為不滿意;評估分值<2分,為非常不滿意。
1.4.2臨床醫(yī)生評價及標準:每次治療前采用佳能數碼相機拍攝正位照片,由同一醫(yī)生評價治療效果。顯效:80%以上萎縮性瘢痕平整,視覺上無凹凸不平感,顏色接近周邊正常皮膚,患者滿意;有效:50%以上萎縮性瘢痕平整,瘢痕凹凸不平、色澤不均表現明顯減輕,患者較滿意;無效:瘢痕凹凸不平、色素不均無明顯改變,或出現明顯色素沉著、色素減退,患者不滿意。
1.5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13.0軟件,采用趨勢卡方檢驗來分析指標變量在整個時間區(qū)間內的變化趨勢,P<0.05被認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對治療效果的評價:37例患者,治療結束后1個月隨訪,所有患者對治療效果均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并愿意或已經將該方法推薦給其他人。
2.2醫(yī)生對治療效果的評價:37例患者經超脈沖CO2點陣激光治療1~3次,平均2.0次/人(見表1),典型病例照片見圖1~3。對同一患者(在可觀察的有限次數范圍內),治療效果與治療次數呈正相關,即次數越多,療效越好,趨勢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2.3副作用的評估:超脈沖C02點陣激光治療萎縮性瘢痕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為3~14 d,面積小、凹陷輕的瘢痕一般在7 d內愈合,面積大、凹陷較大的瘢痕愈合時間7~14d。治療后1~3d,3例患者出現局灶性滲出,經促表皮生長因子溶液濕敷,外用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1~3d消退。治療后3~7d,37例患者治療區(qū)域出現網狀結痂、脫痂。在觀察期間,無1例患者出現感染、明顯色素沉著、色素減退等并發(fā)癥。
3.討論
超脈沖CO2點陣激光是集超脈沖C02激光和點陣激光優(yōu)勢于一體的新型激光類型。通過微創(chuàng)光熱效應,在皮膚表層形成許多密集的圓柱狀顯微熱損傷區(qū)(microthermal zones,MTZs),MTZs周圍有一定量的正常皮膚,使受損區(qū)組織逐漸被周圍有活性的角質層細胞遷移爬行修復,加快皮膚的愈合,減少治療后的色素沉著,極大地降低了治療后的感染率。同時,激光能量作用至真皮深層,使真皮膠原組織收縮、變性,刺激膠原蛋白增生,從而形成新的膠原組織。在本文臨床應用中,結果也基本證實了超脈沖CO2點陣激光對萎縮性瘢痕的修復作用,37例患者中無1例出現炎癥后色素沉著,分析這與超脈沖CO2點陣激光的微創(chuàng)光熱效應相關。另外,在患者接受治療前后,進行防曬健康教育,必要時給予口服維生素c,亦有助于防止炎癥后色素沉著的發(fā)生。
臨床應用中,多數患者激光術后的結痂及結痂脫落周期為14d。檢索相關文獻,2008年已有學者詳細描述超脈沖CO2點陣激光術后皮膚的修復過程,MTZs中含有色素細胞的壞死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為表皮壞死碎片(microscopic epidermal necrotic debris,MENDs),治療后1h內,MTZs深層和周邊的活性細胞遷移對MTZs進行修復;治療后12h,MTZs周邊有活性的表皮干細胞包繞含有異常色素的壞死表皮,開始形成MENDs;治療后24h,MENDs排出角質層,而真皮層則繼續(xù)修復過程如膠原組織的更新。MENDs從形成到完全排出體外需要3~14d。臨床應用中,筆者的觀察結果與相關基礎實驗結果基本吻合。應用中筆者還觀察到,點陣激光治療后會出現一些暫時性的不良反應,如:紅斑、腫脹、結痂,上述反應即是皮膚微創(chuàng)至修復病理生理過程的臨床表象,應屬于治療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與患者進行充分的術前溝通,有助于其配合并接受治療。
臨床應用中,筆者選用Lite scan掃描模式,可以根據萎縮性瘢痕的面積自由選擇超脈沖C02點陣激光磨削參數,即對于大面積、淺凹陷的萎縮性瘢痕,采用大圖形、低密度、低能量模式進行整體磨削;對于小面積、深凹陷的萎縮性瘢痕,采用小圖形、高密度、高能量模式進行精細磨削。上述操作方法,有助于簡化操作過程,減少治療時長,減輕患者疼痛。在治療過程中,根據萎縮性瘢痕凹陷深度,隨時進行激光能量的調整,如:凹陷越深,能量越大。本次臨床應用觀察病例有限,未來隨著超脈沖CO2點陣激光術的廣泛應用,筆者將進一步細化萎縮性瘢痕評級與超脈沖CO2點陣激光能量的相關性,并建立與此有關的規(guī)范化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