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個狀元背后的腥風(fēng)血雨

2016-08-31 01:51:11蕭春雷
福建人 2016年8期
關(guān)鍵詞:泰寧新黨神宗

蕭春雷

一個狀元背后的腥風(fēng)血雨

蕭春雷

由于積極介入了激烈的政治斗爭,葉祖洽一生宦海沉浮,生前坎坷,身后凄涼。他并沒有犯下什么滔天惡行,也沒有品性上的斑斑劣跡,有的只是因政治立場而帶來的毀譽(yù)。歷史已經(jīng)對王安石變法有了新的評價,歷史也得給葉祖洽一個新的評價。

科舉時代,最榮耀的莫過于進(jìn)士及第、高中狀元。福建泰寧共出過兩個狀元。葉祖洽為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狀元,鄒應(yīng)龍為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狀元。一個偏僻小縣能出兩個狀元,算是件不尋常的事。想一想,1300年間,全中國不過出了750個左右的進(jìn)士科狀元;兩宋三百年,118科,兩科的魁首著落在泰寧。這比例相當(dāng)高了。

然而,葉祖洽雖然大魁天下,在各種史籍中并不榮報。清乾隆版《泰寧縣志》為他作傳歸入“文苑”,這已經(jīng)文不對題了,因為他并不以文學(xué)知名,更奇怪的是只有57個字。《八閩通志》把他歸入“人物”,77字?!端问贰酚兴牧袀鳎?99字。光字?jǐn)?shù)的對比已經(jīng)很能說明問題了,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級別越低的志書越惜墨如金?縣志如果資料更匱乏,至少可以全文照錄《宋史》吧。

這是因為《宋史》對葉祖洽的評價極壞,修志的同鄉(xiāng)“為尊者諱”,隱惡揚善。葉祖洽跟著王安石等人變法,而王安石變法在當(dāng)時是被否定的,不提也罷。然而,這么一個重要人物不入志,實在說不過去,于是他們想了個變通的辦法,在“文苑”里給他一席之地。在《宋史》里,除了王安石外,另外幾個變法的重要人物如呂惠卿、曾布、蔡確等,都被歸入“奸臣”類,如蔡京、秦檜一列,僥天之幸,葉祖洽還算漏網(wǎng)。

政治斗爭激烈,狀元差點落第

王安石于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為參知政事,當(dāng)年就推出他的變法措施,其一是科舉制度的改革,廢除進(jìn)士科考試原來所考的詩賦、帖經(jīng)和墨義,改成考諸經(jīng)大義和論策。他討厭那些只會吟詩作賦和死記硬背的讀書人,認(rèn)為只有通過時務(wù)策論考試才能得到治國安邦人才。

次年三月放榜,取進(jìn)士300人,初考官呂惠卿等人定葉祖洽第一、上官均第二、陸佃第三。復(fù)考的考官是宋敏求、劉分文,他們列上官均第一。然后考官吳沖卿等人又反過來,按呂惠卿的名單上奏,但是考官蘇軾等人反對,于是另編排了一份上官均第一、葉祖洽第二、陸佃第三的名單上報。

考官們意見不一,只好由皇上定奪。神宗令當(dāng)廷朗讀上官均和葉祖洽兩人的卷子,然后定葉祖洽第一。以上出自《司馬文正公日錄》,同時代的大史家司馬光的敘述,自然是無疑問的。

然而,當(dāng)事人蘇軾的敘述,又有所不同。17年后,蘇軾回憶當(dāng)時的情景,向哲宗皇帝報告說:“祖洽及第時,臣系編排官,據(jù)初考官呂惠卿等定葉祖洽為第三等中,合在甲科,復(fù)考官宋敏求等定祖洽為第五等中,合是黜落。臣等具事由聞奏,乞行黜落?!?/p>

北宋進(jìn)士分五等:一、二等稱及第,三等稱出身,四、五等稱同出身。按這種說法,初考官呂惠卿僅列葉祖洽為第三等中,宋敏求則將他列名末等,屬于落第,蘇軾也曾請求皇上讓葉祖洽落第。大約后來呂惠卿又改了主意,極力提攜葉祖洽為第一。總之,當(dāng)時的斗爭十分激烈。如果宋敏求、蘇軾的意見得逞,葉祖洽不但談不上中狀元,簡直就要名落孫山。

無論如何,最后的確是神宗親自比較了幾份試卷,將葉祖洽列為第一。《泰寧縣志》所謂:“專投合用事者,呂惠卿擢居第一?!薄栋碎}通志》所謂:“然頗投合用事者,擢第一。”《宋史》所謂:“祖洽所對,專投合用事者,考官宋敏求、蘇軾欲黜之,呂惠卿擢為第一?!倍疾粶?zhǔn)確。應(yīng)該說,葉祖洽所對,專投合皇上。所有的考生都試圖討好皇上,“學(xué)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沒有什么好說的。他們把葉祖洽當(dāng)成壞人,連這個狀元資格都想打個折扣。

人一落井,總會有些石頭尾隨而至?!短幙h志》說,“時王氏學(xué)方盛行”,指的是王安石要讀書人研讀他的《三經(jīng)新義》這事。其實,王安石直到熙寧八年(1075年)才完成《三經(jīng)新義》,葉祖洽已經(jīng)中狀元5年了,他怎么能夠事先討好一本還未問世的書?這是舊志失察的地方。

在泰寧,還有一種說法,葉祖洽中狀元是因為沾了老鄉(xiāng)的光。呂惠卿是福建晉江人,王安石是江西人,都是南人,他們專取“南來一路人”。這更說不通。狀元之爭,只是在葉祖洽和上官均兩人之間。上官均是邵武縣和平人,泰寧屬邵武軍,和平與泰寧,只有二十來公里,兩人既是同學(xué),又是同鄉(xiāng),所不同的無非政治觀點而已。

葉祖洽(1046—1117),泰寧人,北宋熙寧三年狀元,跟隨王安石等人變法,是泰寧有史以來第一位走向全國的人物。

葉祖洽中狀元之所以引起這么大爭議,是由于他的作文太大膽了。他說:“祖宗多因循茍簡之政。陛下即位,謀而新之?!边@話當(dāng)然會引起雄心勃勃想做一番事業(yè)的神宗的共鳴,也討了王安石、呂惠卿這批改革家的歡心。

蘇軾憤憤不平,寫了一篇《答進(jìn)士策》獻(xiàn)給神宗。這位筆力雄健的一流大作家,批判葉祖洽這個小人物說:“祖洽詆祖宗以媚時君,而魁多士,何以正風(fēng)化?”

神宗拿了這篇文章給王安石看,王安石道:“蘇軾才氣很高,只是學(xué)路不正,又不得志,才這么放肆。”他還幾次請求貶黜蘇軾。

哲宗要搞文字獄,蘇軾反而替他說話

事情還沒完,狀元風(fēng)波留下了長長的尾聲。到了哲宗朝,高太后聽政,司馬光、呂公著等守舊派上臺,排斥變法人士。元祐二年(1087年),葉祖洽由兵部郎中改授禮部郎中時,遇到了麻煩。給事中趙君錫封駁反對,他重新翻出葉祖洽20年前的考卷,說葉祖洽的“祖宗多因循茍簡之政”這句話是譏訕宗廟,誹謗朝廷,要從嚴(yán)治罪。

哲宗交蘇軾、蘇轍和劉分文等人定議。這幾人正好是當(dāng)時最反對葉祖洽中狀元的人,尤其是蘇軾,之前還上疏指責(zé)葉祖洽詆毀祖宗??醇軇?,哲宗皇帝分明是準(zhǔn)備借刀殺人,讓葉祖洽的政敵來收拾他。

這年的十月廿一,蘇軾等人上奏審讀意見,說是找不到誹謗的句子:“臣愚今詳君錫所駁,極未為允。臣取祖洽印本試策尋究,即無譏訕之言,不知君錫何以見其譏訕也?!比缓?,蘇軾又表示說:祖宗紀(jì)綱法度,理合小有損益,不當(dāng)謂之因循茍簡,便去鼎新,“詳此,顯是祖洽學(xué)術(shù)淺暗,議論乖謬。若謂之譏訕宗廟,則亦不可”。

學(xué)術(shù)淺暗,議論乖謬,都是小事,最要緊的是安然度過危機(jī)。葉祖洽自己心里明白,說祖宗法度“茍簡”的確過分,授人以柄?;潞8〕炼嗄辏兊弥?jǐn)慎,不敢痛快承認(rèn)自己的文字了,上書自辯時,便將考卷上原來的句子“祖宗以來至于今,紀(jì)綱法度因循茍簡而不舉者,誠為不少”偷偷改為“祖宗以來至于今,紀(jì)綱制度,比之前古亦有因循未舉之處”,語氣和緩了許多,關(guān)鍵的“茍簡”二字,不再使用。

第二天,蘇軾再次上奏,指出“顯見祖洽心知‘茍簡’之語為不可,故行減落”,的確一針見血。

蘇軾是反對變法的,葉祖洽是擁護(hù)變法的,兩人的政治見解完全不同。難能可貴的是,蘇軾就事論事,沒有因政治派系敵對而打擊報復(fù),落井下石。他早先的觀點,的確是認(rèn)定葉祖洽詆毀宗廟,現(xiàn)在涉及文字獄,他卻給葉祖洽定性為“議論乖謬”,后退了一大步,等于救護(hù)了葉祖洽。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蘇軾的胸懷。不管怎么說,葉祖洽逃過一劫,被外放提點淮西刑獄了事。

葉祖洽對蘇軾心存感激,兩人關(guān)系得到了改善,這可以從一則廣泛流傳的趣話中看出來?!端伟揞惓氛f:章惇(字子厚)當(dāng)權(quán)時,蘇軾被貶到廣東惠州,當(dāng)時去這么遙遠(yuǎn)的蠻荒瘴癘之地等于送死,不久就紛傳蘇軾的死訊。過幾年,章惇失勢,被保守派貶到比惠州更遠(yuǎn)的雷州。有一天,蘇軾突然拜訪南昌太守葉祖洽,葉祖洽很驚訝:“人傳先生已經(jīng)仙逝,怎么還來人間游戲?”蘇軾笑道:“黃泉路上碰見了章子厚,就回頭了。”

有一天,蘇軾突然拜訪南昌太守葉祖洽,葉祖洽很驚訝:“人傳先生已經(jīng)仙逝,怎么還來人間游戲?”

得罪誰也不能得罪皇帝

葉祖洽有抱負(fù),勇于任事,可是命運頗為坎坷。他24歲中狀元,從一個偏僻小縣來到京師,懵頭懵腦,剎那間成了舉國矚目的焦點人物,引起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強(qiáng)烈爭議。他不過是一枚被人利用的小棋子,博弈雙方,全是當(dāng)時名流,千年后提起來還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娜宋铩K煌醢彩?、呂惠卿用來將司馬光、蘇軾等人的軍,便為前者沖鋒陷陣,義無反顧。

北宋葉祖洽時代的政壇,分成新黨和舊黨兩派,輪流坐莊。先是熙寧變法,新黨得勢;然后是元祐更化,舊黨復(fù)辟;接著紹圣紹述,新黨再次登場;再接著建中靖國之政,舊黨占了上風(fēng);然后又有崇寧黨議,新黨清算舊黨。兩派相爭,一直鬧到北宋滅亡。最后,從歷史的角度看,舊黨贏得了身后的話語權(quán),史家多以為新黨亂政,變法是個錯誤。

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皇帝親政,第二年改元紹圣。哲宗并不喜歡高太后的政策,這時完全反過來,繼承他父親神宗的遺志,逐舊黨,重用章惇、曾布、蔡京等新黨變法,葉祖洽也回到朝廷身居要職。這期間,他做了兩件產(chǎn)生相當(dāng)影響的大事。

其一是請求追貶王珪。

原來,神宗臨終時,有人企圖策立神宗二弟雍王趙顥或四弟曹王趙頵。章惇與以宰相王珪為首的宰執(zhí)們一起決議立神宗長子、年僅10歲的延安郡王趙傭(后改名煦,即宋哲宗)為皇太子,由于高太后只是在宰執(zhí)們定策后才表示贊同,此事后來遂成為新、舊兩黨互相攻擊的借口。舊黨攻擊新黨的蔡確等人曾想立神宗的弟弟為帝,而新黨則攻擊支持舊黨的神宗生母高太后想立她的其他兒子為帝,互相以此誣陷或迫害對方。

黃履和劉拯最早發(fā)難,指控王珪在定策立哲宗為皇太子時曾有異論,請求追查此事。接著,給事中葉祖洽上疏說:“當(dāng)先帝病危時,我正好在朝廷,親聞士大夫籍籍議論,指責(zé)王珪。請求特下有司,以正王珪之罪?!?/p>

哲宗擔(dān)心此事牽扯到祖母高太后,推脫說:“宜仁圣烈(即高太后)是婦人中的堯、舜。關(guān)于社稷大計,先皇早有安排,我已經(jīng)讓人起草了詔告,說明這意思?!?/p>

葉祖洽不甘心,又上疏說:“如果說我指控王珪證據(jù)不足,那么黃履和劉拯的兩道奏章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了,希望能夠稽合群情,決之獨斷?!痹谒膱猿窒?,死去12年的王珪沒有逃過懲罰,“珪遺表恩例并行追奪,所賜宅拘收入官,追貶珪萬安軍司戶參軍”。

其二是優(yōu)恤蔡確遺孤。

蔡確是福建晉江人,陰險冷酷,公認(rèn)人品極壞,《宋史》將他列于“奸臣傳”之首,位在秦檜、蔡京之上。元祐年間,保守黨執(zhí)政,蔡確死在嶺南貶所。葉祖洽不知怎么和蔡確相當(dāng)好,這時便上疏請求厚加撫恤他的遺孤。

葉祖洽認(rèn)為,不管蔡確其他方面如何,但是在定策讓哲宗登上皇位這一點上,他是有功勞的。當(dāng)時如果沒有章惇和蔡確等人阻止,讓王珪的陰謀得逞,哲宗就登不上皇位了。所以他說:“司馬光、呂公著壽終正寢,恩禮隆縟;而蔡確受遺命定策有功,卻貶死嶺外,很不公平。請求優(yōu)恤其遺孤?!背⒉杉{了他的意見,并追贈蔡確為太師。

總之,葉祖洽深深卷入如此敏感和激烈的政治斗爭之中,對自己的仕途生涯很不利。哲宗皇帝對他很反感。林希舉薦葉祖洽為人最剛正,皇帝就說:“此人不可大用?!痹辏?099年),右正言鄒浩反對冊立劉氏為后被貶,有個叫王回的人攜酒去送行。不但王回有了麻煩,被撤職查辦,連推薦王回的葉祖洽也因為“舉薦失查”被貶到濟(jì)州任知府。

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死,宋徽宗即位,改年號建中靖國,以偏舊黨的韓忠彥為左相,偏新黨的曾布為右相,試圖一碗水端平,結(jié)束黨爭。

宋哲宗繼承他父親神宗的遺志,逐舊黨,重用章惇、曾布、蔡京等新黨變法,葉祖洽也回到朝廷身居要職。

曾布是古文大家曾鞏的弟弟,和葉祖洽交情非常好,想任命他為吏部侍郎,沒想到韓忠彥堅決反對,要調(diào)葉祖洽到青州當(dāng)知府。曾布告訴葉祖洽就待在京城,不要去赴任。不久,韓忠彥失勢,被貶出京師,葉祖洽如愿做了吏部尚書(一說侍郎)。

然而好景不長,曾布也倒臺了,隨后,葉祖洽被降為定州知府。葉祖洽很明白自己為什么不得人心,上殿辭行時,他對宋徽宗說出這樣一番話來:“當(dāng)時蔡確稍失事幾,王珪果遂奸謀,則神宗遂失正統(tǒng),不知今日神器孰歸。臣為朝廷宗社明確之功,正珪之罪,勸沮忠邪于千萬年,以此報神宗足矣?!?/p>

這話的意思是:宋神宗病危時,如果蔡確一不小心,讓王珪奸謀得逞,神宗的后代就要失去皇位,還不知道今天是誰的天下呢。我替朝廷宗社昭明蔡確的功勞,考訂王珪的罪惡,褒揚忠良和阻遏奸邪于千秋萬代。這些,只要能夠報答神宗對我的恩情,就心滿意足了,個人的得失,根本沒去考慮。

可惜,宋徽宗是昏君,他可沒有唐太宗的修養(yǎng),聽到如此狂妄的話,生氣得很。葉祖洽的政治前途徹底斷送了。

《宋史》曰:“徽宗怒其躁妄。降集賢殿修撰、提舉沖佑觀,自是不復(fù)用。久之,知洪州,改亳州,加徽猷閣直學(xué)士。政和末,卒。”他晚年在失意中度過,政和七年(1117年)去世,終年71歲,葬于南京雁門。

蟾宮折桂

他給泰寧改了名

葉祖洽對家鄉(xiāng)最大的貢獻(xiàn),是請哲宗皇帝給了泰寧今天這個縣名。

泰寧原名歸化,五代時,由歸化鎮(zhèn)、歸化場,一直到歸化縣。歸化的意思是歸順、服從,多用于文化落后的邊遠(yuǎn)地區(qū)。葉祖洽認(rèn)為“其名不正”,“有負(fù)于茲土”。元豐八年(1085年),他在職方司工作,掌管天下圖籍,于是請出使閩中的張汝賢反映情況:“張君上其事,朝廷易其名曰‘泰寧’。”泰寧是孔子故里的府號,朝廷轉(zhuǎn)而賞賜給歸化做縣名。

紹圣三年(1096年),葉祖洽寫了篇《詔改泰寧縣記》記述此事。該文也是葉祖洽留下的唯一一篇文章,附列于歷代泰寧縣志之中,故得以保存。文章寫得很好,但對家鄉(xiāng)的人文之盛,做了過分的吹噓,今人讀了,還有點不好意思。

葉祖洽留下的遺跡很少。他的墨寶,據(jù)說有一處保留在安徽潛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群里。

泰寧縣政協(xié)文史委編寫的《狀元葉祖洽》,收集了古籍中幾則筆記,多半是談他中狀元的預(yù)兆。有些還頗有意思,轉(zhuǎn)引在這里。

葉廷珪《海錄碎事》云:邵武郡學(xué)庭前有石榴一株,學(xué)子們往往觀察石榴所結(jié)的果實,來推斷當(dāng)年登科的情況,相當(dāng)靈驗。這年,兩枚果子高高掛在樹梢,又有兩枚果實附枝雙生。不久,邵武軍的葉祖洽與上官均分別奪得狀元、榜眼,何與京兄弟則同榜及第。葉祖洽的詩句“已分桂葉爭云路,不負(fù)榴花結(jié)露枝”,指的就是這事。

朱佐《前定錄補(bǔ)》曰:邵武人俞翁,善相術(shù),能知未來事。有次葉祖洽與上官均前去拜訪。俞翁道:“狀元、榜眼何自來?”兩人相視而笑。“你們不信嗎?”俞翁指著庭竹一束,神秘地說,“可預(yù)作此題?!蔽鯇幦辏?070年),廷試突然罷考詩、賦、論,改試策問,葉祖洽得狀元,上官均得榜眼。他們這才明白,竹一束指的是“策”字。

還有一個故事有點類似,出自《謁夢錄》:“葉祖洽赴省試,夢神以犬肉一片置幾上,命食之,又指殿下竹一束示之,莫曉其義。明年作大魁,方悟一片犬肉置幾上,乃‘狀元’二字……”雖然有這么多預(yù)兆,可葉祖洽都是事后才恍然大悟,并沒有賺到便宜。

泰寧民間有幾則關(guān)于葉祖洽瘸腿的故事。其中一則是這樣說的:

葉祖洽的祖母杜十三娘死后,地理先生替她在城南郊的老鴉棟找了一塊名叫“金鎖臨頭”的風(fēng)水寶地。這塊地的四周盡是石頭,只有中間一塊比棺材稍大一點的地方是泥土。

葉祖洽的父親從這個地方挖下去,才挖了一半,就挖出了個烏鴉窩,從里面飛出兩只烏鴉來。他連忙扔下鋤頭去抓烏鴉,結(jié)果只抓住了一只,由于用力過猛,還折斷了一條腿。下葬的時候,他把這只烏鴉一起葬了進(jìn)去。

幾年后,葉祖洽出生了,一生下來就瘸腳。人們都說,葉閣老就是那只跛腳烏鴉投胎的,是烏鴉精,所以聰明過人,能中狀元。又說,如果另一只烏鴉不飛走,葉家會出一文一武兩個狀元。葉祖洽當(dāng)了大官后,在老鴉棟的祖墳上豎了塊很大的石碑,現(xiàn)在還保存在那里呢。

葉祖洽是泰寧有史以來第一位走向全國的人物。他的榜樣作用,激發(fā)了泰寧士子的向?qū)W之風(fēng)。日后泰寧文教之發(fā)達(dá),實由葉祖洽開啟。盡管歷史對他做了不公正的評價,在家鄉(xiāng),他始終受到人們的尊重,并引為驕傲。

(摘自《福建鄉(xiāng)土》,原標(biāo)題為《是非葉祖洽》,有刪減)

葉祖洽對家鄉(xiāng)最大的貢獻(xiàn),是請哲宗皇帝給了泰寧今天這個縣名

猜你喜歡
泰寧新黨神宗
皇帝任性,狀元到手
侘寂美學(xué)于現(xiàn)代陶藝中的運用——以寄神宗美的作品為例
玩具世界(2022年2期)2022-06-15 07:37:18
皇帝任性,狀元到手
“三下鄉(xiāng)”活動進(jìn)泰寧 全國婦聯(lián)溫暖送姐妹農(nóng)家
海峽姐妹(2020年1期)2020-03-03 13:35:46
皇帝任性,狀元到手
百家講壇(2018年2期)2018-09-04 04:11:46
泰寧生態(tài)旅游環(huán)保意識模糊綜合評價
日在野黨征名遭網(wǎng)民調(diào)侃
瞻仰泰寧龍安“紅軍崖”
紅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5:59
《坐井觀天》續(xù)寫
淮滨县| 徐州市| 辽中县| 新民市| 汨罗市| 沧州市| 石泉县| 绥化市| 车致| 清苑县| 安龙县| 象山县| 绥阳县| 松阳县| 鹤峰县| 渝中区| 特克斯县| 奉节县| 银川市| 浮山县| 大安市| 济源市| 富民县| 蒲江县| 黄石市| 浮山县| 石家庄市| 中牟县| 东乡县| 高尔夫| 钟山县| 祁阳县| 商南县| 准格尔旗| 布拖县| 江山市| 汉寿县| 阿坝县| 乳源| 朝阳市| 永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