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未央
2015年12月26日,17歲孤兒葉石云來到村民季柳平家,還清了爸爸生前所欠的的最后一筆欠款。這筆錢在所還的31230元“巨額”欠債中,是金額最少的一筆,只有30元。走出季家,葉石云抬頭看看天,心情格外輕松。6年來,一直壓在這名農(nóng)家少年心頭的沉重包袱終于卸下了,他可以好好松口氣了……
驚天變故,兩月內(nèi)父母雙雙病亡
2009年9月9日,一個原本被寓意為天長地久的好日子,對11歲的葉石云來說,卻是異常黑暗的一天。這天下午,他坐在鎮(zhèn)上的梅源實驗學(xué)校五年級課堂里專心上課時,教室的門突然被推開一條縫,隨即探進一個腦袋,向講臺上的老師招了招手。兩人在教室門外的走廊上嘀咕幾句后,老師徑直走到葉石云面前,神色凝重地囑咐他收拾好書包即刻回家。
葉石云出生在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一個貧寒農(nóng)家,家中除了父母,還有一個81歲高齡的爺爺。因為家境貧困,爸爸直到29歲才娶上小他12歲的妻子。在葉石云3歲那年,媽媽不幸患上了紅斑狼瘡。從此,在他的記憶里,媽媽的病情反反復(fù)復(fù),每年都有一段時間特別嚴重,先是吐血,然后就是送縣醫(yī)院住院治療……而爸爸似乎一直很健壯能干,媽媽每次發(fā)病,他都能設(shè)法“變”出錢來,送她去縣城治病,房屋被暴雨沖垮了,他也能張羅著找人修理。
走出教室,葉石云這才看清是本村的一位叔叔。叔叔沒正眼看他,拉著他就急急忙忙往校門外走,邊走邊說:“你媽媽病得很重,讓我接你回去?!彪S即,這位叔叔發(fā)動摩托車,風(fēng)馳電掣地向家的方向疾馳。一路上,葉石云不敢多問,心里卻惴惴不安:“媽媽這次發(fā)病,是不是吐血止不住了?”
到家時,葉石云本想直奔里屋看望床上的媽媽,卻發(fā)現(xiàn)家里來了很多親戚和鄰里街坊,一個個神色分外凝重,說話也不像平時那么高聲大嗓。再一回頭,在正屋的大廳里,他一眼看見了那口烏黑發(fā)亮的棺材,棺材前擺上了媽媽的遺像。他心里頓時一沉,這口幾年前原本為爺爺準備的棺材,29歲的媽媽卻提前躺了進去。
看著媽媽的遺像,葉石云不顧一切地跪倒在地,撕心裂肺地嚎啕痛哭。他原本想就算媽媽病危,自己好歹還能見媽媽最后一眼,可是這個愿望卻再也不能實現(xiàn)了。按照當?shù)氐牧?xí)俗,屬虎的他和屬猴的媽媽生肖不合,母子倆相沖。也因為這個原因,爸爸葉明松故意等妻子入殮后才叫人接兒子回家。
得知原委,葉石云哭得更傷心了。爸爸緊緊地摟住他,淚流滿面地安慰他說:“雖然媽媽走了,但日子還得繼續(xù),今后我們父子倆相依為命,好好過日子?!?/p>
辦理完媽媽的喪事,爸爸葉明松就去了縣城打工。此前,他一直在外打工,自從妻子生病后,他不得不辭了工作回家專心照顧妻子。
此后,每逢周末,葉石云放學(xué)后不再回村里,而是去縣城的姑姑葉水梅家落腳。父親則十天半個月地看他一次,但每次都是來去匆匆。
2009年10月27日,距離媽媽去世的第48天。這天下午,葉石云像往常一樣在教室上課,這時教室的門又被推開了。葉石云抬頭一看,認出來人是同村的一位堂伯父。堂伯父也看到了他,直接對他說:“你爸爸死了!”
一聽這話,葉石云的腦袋“嗡”地一響,瞬間一片空白。
葉石云隨堂伯父心急火燎地趕到縣城的醫(yī)院。在醫(yī)院的太平間,他見到了村干部和許多親戚,也見到了臉色灰白直挺挺躺著的爸爸。這次,沒人再顧忌他這只“虎”與爸爸葉明松這只“猴”是否再犯“沖”。
直到此時,葉石云才被告知,爸爸是兩天前在工地上班時突然吐血暈倒,后被工友發(fā)現(xiàn)送到醫(yī)院的。而從葉明松留下的病歷得知,41歲的他一年前就被查出患上了肝癌晚期,只是他一直瞞著家人和所有的親戚朋友,苦苦地支撐著這個風(fēng)雨飄搖的家……
不到兩個月,夫妻倆先后去世,親戚們擔心葉石云的爺爺受不了打擊,決定先不告訴老人,瞞他一段時間再說??墒悄陜H11歲還在上小學(xué)的葉石云,又哪里有能力操辦父親的后事?村干部和親友于心不忍,大家你一百我兩百地紛紛解囊,湊錢將葉明松火化了。
葉明松悄悄下葬后,姑姑葉水梅因放心不下侄兒葉石云,當天便留宿在娘家。一直被蒙在鼓里的爺爺,他以為女兒像往常一樣,是從縣城來看望自己的,因此也沒覺出有什么異樣。
萬萬沒有想到,第二天一大早,竟有債主來葉家討債來了。那人徑直來到老人面前,嚷嚷著說:“你兒子死了,他欠我100元,這個錢你要還我!”老人耳背,聽不清對方的話,大聲問道:“你說什么?”
一看這場景,葉石云和姑姑急壞了,趕緊上前拉走了來人。
來到屋外的空坪,葉石云像個小大人,鄭重其事地對來人說:“你放心,我爸爸不在了,還有我。他欠的錢,我一定會還你!”一聽這話,來人不好意思地走了。
一旁的姑姑葉水梅看著這一切,不禁大吃一驚。在她的印象里,因為家境貧困,侄兒從小就身材瘦小,營養(yǎng)不良,不僅性格內(nèi)向,甚至還有些怯懦膽小。
父債子還,11歲孤兒主動“尋債”
第二天,一夜輾轉(zhuǎn)難眠的葉石云一早就跟姑姑說:“姑姑,我現(xiàn)在還不能掙錢,你先借我100元,把昨天那人的欠賬還了。”隨后,葉石云拿著100元直接送到了那人家里,還上了父親留下的第一筆欠債。
令人意外的是,自從第一個債主上門討債后,此后便再無債主露面。葉石云尋思,父親生前的欠債絕不止一筆,一定是善良的債主出于好心,不好意思上門討要。既然是這樣,那自己就主動去“尋債”——將債主一個個找出來,記下父親生前欠下的債。雖然這些債務(wù)現(xiàn)在還不上,但話要說明,將來有能力了慢慢還。
跟姑姑葉水梅商量后,葉石云利用周末和接下來的寒假,拿著一個練習(xí)本,開始一個一個地尋找債主,并一一記錄下來:“欠柳啟元840元,2009年修繕倒塌的房屋時,運空心磚和水泥的運費;欠胡先林1000元,2008年媽媽住院,出院時沒錢結(jié)賬借的;欠季方其350元,2007年種香菇時,爸爸買材料借的;欠柳潤余500元,2006年種香菇時沒錢購買麥麩借的……”
葉石云找到的這些欠債,有些是爸爸生前和姑姑提到過的;有些是爸爸去世后,知情人告訴姑姑的;還有一些,是姑侄倆千辛萬苦打聽到的。雖然這些債務(wù)沒有一個寫有借條,金額也由債主一方說了算,但葉石云覺得債主給了爸爸莫大的信任,在困難時伸手幫助了自己一家,自己沒有理由懷疑其真實性,更沒理由不償還它。
每找到一個債主,葉石云都會給對方深深鞠上一躬,然后說:“謝謝您幫助了我爸爸,讓我們一家度過了難關(guān)!請放心,爸爸的欠債我來償還,雖然我現(xiàn)在沒有能力,但我一定會想辦法償還!”見葉石云如此懂事,債主們深受感動,主動提出將欠債的金額減免一些,但葉石云執(zhí)意不肯。
轉(zhuǎn)眼到了臘月殺年豬的時候,見兒子葉明松還沒人影,葉石云的爺爺只好自己張羅起來。殺豬那天,爺爺問孫子:“你爸怎么還不回家過年???”
殺年豬是當?shù)剞r(nóng)村的一件大事,近親都會過來幫忙?!八ネ獾卮蚬ち?,想多攢點錢,今年過年不回家!”葉水梅趕緊用事先編好的話,替侄兒搪塞過去。
可紙終究包不住火。過了幾天,葉石云和爺爺來到縣城姑姑家過年,老人一進門就問女兒:“聽人說明松死了,這是真的還是假的?你們把他埋哪了?”見再也瞞不過,葉水梅只好如實相告。老人聽了,半響都不作聲,接著悄悄抹起了眼淚……
過完年,葉石云想起了年豬的事。他想,年都過完了,年豬的豬仔錢怕是沒給人家吧!聽說年初的豬仔,是爸爸從隔壁張化村抓的,他便和姑姑一起去核實。
張化村距離梅竹村10多公里,當姑侄倆風(fēng)塵仆仆地出現(xiàn)在家門口時,賣豬仔的老板練美儉很是意外。練美儉在村里養(yǎng)母豬已經(jīng)10多年,每年出欄大約40頭豬仔。此前,他并不認識葉明松,但因為在梅竹村有親戚,對他的家境和口碑多少有些了解。葉明松去世后,65歲的他壓根就沒指望這筆錢有人認,更沒指望有朝一日還能收回。
看著眼前瘦小的葉石云,練美儉感慨地說:“你爸爸在我這里抓豬仔,算起來這是第三次了。和前兩次一樣,我都是先賒給他,殺了豬賣了肉他再把錢給我。這么多年下來,我?guī)缀鯊牟毁d賬,但你爸爸是個例外!”
難得對方這么信任爸爸,葉石云的心里涌動著一股暖流。
“欠張化村練美儉小豬仔500元?!比~石云在練習(xí)本上又鄭重地記下了一筆。臨走時,他不忘給對方深深鞠了一躬:“您放心,這筆錢我一定會還您!”
當爺爺?shù)弥獙O子準備替父親還債后,老人回憶起了兒子此前在村里欠的幾筆債:欠練加宏200元,欠柳林浩100元,欠葉天寶300元……
經(jīng)過半年多的打聽、走訪、核實,葉石云一共記錄下了爸爸生前欠下的24筆債務(wù),共計3.12萬元。這些欠債,對于一個有穩(wěn)定收入的成年人來說,并不是什么大數(shù)目,但對于年僅11歲連吃飯都沒著落的孤兒來說,無異于一個天文數(shù)字。
在云和當?shù)剞r(nóng)村,有“人過年,債不過年”的說法。爸爸的欠債,自己一時沒能力還清,但理要到,話要說清楚。此后每年春節(jié)前,葉石云都會按照練習(xí)本上的記錄,一家家到債主家表達歉意:“欠您的錢暫時還不了,但請您放心,賬記著,我有能力了一定會償還!”
一個未成年孩子的話,幾乎沒有債主拿它當真,也沒指望真能要回欠債。但這份情,債主們都心領(lǐng)了。
信義無價,堅毅和擔當鑄就大寫的人生
2010年暑假,葉石云來到縣城姑姑家。想到此前對債主的承諾,他想掙錢還債??赡陜H12歲的他,又到哪里掙錢呢?
云和縣素有“中國木制玩具城”之稱,小巧精致的木制玩具聞名海內(nèi)外。當?shù)匾?guī)模不一的各種玩具廠隨處可見,于是葉石云想到了去玩具廠打工。
來到離姑姑家不遠的一家玩具廠,葉石云怯怯地問:“請問,你們這里招工嗎?”“你才多大呀?看著就是童工,就是招工也不會要你!”望著個頭還不到1.4米的葉石云,對方冷冷地回答。
接連碰壁后,心灰意冷的葉石云在大街上漫無邊際地隨意游走。走著走著,他來到一家廢品收購店,看見有個老奶奶在出售她撿的飲料瓶、易拉罐、廢紙皮等廢品。眼前這一幕,頓時讓他靈光一閃:對呀,進不了玩具廠,我可以撿廢品賣錢??!
葉石云立即返回姑姑家,從雜物間找出一個編織袋,拎著便出了門。幾天后,當葉水梅到雜物間找東西,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里面堆成小山似的瓶瓶罐罐,這才知道侄兒的秘密。得知侄兒撿廢品是為了攢錢還債,葉水梅憐愛地緊緊摟住他,淚水濕潤了眼眶:“這么小就有這樣的志氣,姑姑替你感到高興!”
這天傍晚,姑父騎摩托車將廢品托運到附近的一家廢品收購點,一共賣了15元。錢雖然不多,卻是葉石云平生第一次用自己的勞動賺來的辛苦錢,他非常興奮,也很是滿足。
此后一段時間,葉石云每天上午在姑姑家寫暑假作業(yè),下午就走街串巷撿廢品。積累到一定的數(shù)量,姑父就幫他賣掉,所得的錢交給姑姑替他保管。
一天,外出撿廢品的葉石云發(fā)現(xiàn)一位中年婦女坐在自家門口一邊照看孩子,一邊加工玩具,好奇之余,于是壯著膽子問對方:“阿姨,您加工的這些玩具從哪里拿的?能幫我介紹嗎?我也想做?!边@名婦女得知瘦弱的葉石云是一名孤兒時,很是同情,于是告訴了他廠家的地址,并現(xiàn)場手把手地教他怎樣加工。
在姑姑的幫助下,葉石云第二天就從玩具廠拉回了兩編織袋玩具半成品。從此,葉石云做起了玩具來料加工。這個暑假,葉石云起早貪黑,一邊撿廢品一邊加工玩具,一共掙了1000多元。
開學(xué)時間到了,姑姑湊了個整數(shù),將1200元交到侄兒手上。拿著這筆“巨款”,葉石云立馬想到了一個身份特殊的債主——村里一位名叫柳學(xué)照的90多歲的老人,爸爸借了他1100元。葉石云擔心如果不及時還上這筆錢,真怕有一天老人突然走了,那樣就太愧對老人了。
可是,1200元除去新學(xué)期的學(xué)費和必要開銷,剩下的錢不夠歸還老人了。無奈之下,葉石云只好再次向姑姑求助。了解到侄兒的想法,葉水梅很支持他,于是主動承擔了侄兒的學(xué)費和生活費,讓侄兒先把老人的欠賬還了。
還錢那天,葉石云拉著爺爺一起去??吹阶鎸O倆親自登門還錢,老人很感動,推辭了很久,說他們一老一小太可憐了,這錢不著急還……果然,過了兩年,柳學(xué)照老人就去世了。
從此,每年的寒暑假,葉石云都來到縣城姑姑家從事玩具加工,上學(xué)時他就利用周末外出撿廢品,而他每年掙到的錢也越來越多:2011年2300元、2012年3000元、2013年4000元……
2014年暑假,年滿16歲的葉石云進入姑姑家附近的一家玩具廠打工??既朐坪涂h中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校后,為從牙縫里省錢,葉石云每餐只吃兩個素菜。后來,他想到了一個更省錢的辦法:找一個家境相似的同學(xué)“拼菜”,兩人合用一張飯卡,每餐打三個菜合起來吃。這樣,原來每周平均50元的菜錢,一下降到了每兩周70元左右。
在持續(xù)6年的還債過程中,讓葉石云尤為感動的是,每次他去債主家還錢,都會遭到婉拒。一些債主還會減掉一兩百,甚至變著法子給他退回一部分。
柳雷星在村里開了一家小賣部,葉明松生前急需用錢或缺什么生活用品,會找他借錢或賒賬。去世前,葉明松一共欠了柳雷星750元。葉石云前后兩次還他錢時,柳雷星堅持只肯收下500元,剩下的250元被他免掉了。他對葉石云說:“不管怎么說,我家的日子比你家好過多了,這250元就算我資助你的。”
爸爸欠村民練溫貴200元豬肉錢,葉石云還他錢時,他死活不肯收。最后實在拗不過,他只好收下。等到葉石云來年開學(xué)時,練溫貴專程到學(xué)校送給他100元:“難得你這么講信義,你爸爸欠的錢你已經(jīng)還了,這100元是我給你讀書的?!?/p>
拼命打工還債的同時,葉石云在學(xué)習(xí)上也非常刻苦努力,文化和專業(yè)綜合成績名列全班第二。2015年9月,剛剛升入高二,葉石云以他“成熟穩(wěn)重,認真負責,自信自強”的獨特魅力,從百人競選隊伍中脫穎而出,成功當選為學(xué)校學(xué)生會主席。
2015年12月26日,葉石云還清了爸爸生前的最后一筆30元欠款。還債那天,村民季柳平正好不在家,錢是他妻子代收的。事后,季柳平回憶了好久,才想起這筆錢是葉明松有一次送葉石云去學(xué)校,口袋里沒錢,臨時找他借的。他感慨地說:“如果我在家,我肯定不會收這筆錢,多懂事的孩子??!”
從父母去世,到還清31230元“巨額”債務(wù),11歲孤兒葉石云用了整整6年。葉石云用他的誠信、堅毅和擔當,書寫了一曲蕩氣回腸的信義傳奇,也鑄就了一個大寫的人生。如今,債務(wù)還清了,葉石云終于可以松口氣了。但他知道,這份情他永遠都還不清,因為有些債務(wù),好心人始終不肯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