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韓少功:仍有人仰望星空(4)

2016-08-29 18:29
三聯(lián)生活周刊 2016年35期
關(guān)鍵詞:紀事韓少功天涯

朱偉

1988年,韓少功35歲。建一個怎樣的有“精神意義”之島?他與朋友們聯(lián)想翩翩:要一張報紙,一本雜志,一個出版社,一個函授學院,一個農(nóng)場。其實,想法與想法之間有差異。最后,先批到一個雜志刊號,于是先辦雜志。這一年,我在北京籌備《東方紀事》,韓少功與張新奇在海南籌備《海南紀實》。《東方紀事》是以江蘇文藝出版社原有的刊號改刊,《海南紀實》則是新批的刊號?!逗D霞o實》創(chuàng)刊在1988年11月,是月刊;《東方紀事》改刊第一期出刊是1989年1月,雙月刊。兩本雜志都是1989年7月???。

韓少功(1994年9月于海口)

兩本雜志走了完全不同的路。《東方紀事》走的還是精英文化傳播,我當時調(diào)度自己的資源,請汪曾祺做顧問,林斤瀾、劉心武、李陀、錢剛、劉再復、戴晴、陳小川、史鐵生、蘇煒、查建英、黃子平、陳平原等13位主持,每人主持一個欄目。封面沒標題,只有一個人物形象,第一期是陳凱歌。而《海南紀實》走的是吸引大眾的新聞紀實、紀實文學之路,封面有三張圖片,除銷售的主標題外,還有吸引讀者的標題區(qū),各種熱點新聞,也有引人注目的歷史鉤沉。應該說,80年代,它是大眾文化的先行者,那時它已經(jīng)觸覺非常敏銳地在市場中找定位,完全市場化了,而《東方紀事》還滿足在自己圈子的喜好里?!逗D霞o實》因此一創(chuàng)刊就有60萬的印量,實現(xiàn)了一本刊物就可在經(jīng)濟上立足?!稏|方紀事》的發(fā)行量則僅幾萬冊,江蘇文藝出版社時任總編輯、我的好友蔡玉洗根本就沒指望它掙錢。80年代,起碼在文化圈內(nèi),還是一個不談錢的時代。

說實在的,當時,1989年,我曾懷疑,那是否就是韓少功要的辦刊道路?!逗D霞o實》的故事可能有些復雜,所以,當事人無論韓少功、張新奇還是蔣子丹,都沒有相關(guān)文章。韓少功與蔣子丹,有關(guān)《天涯》,都有長文記載的。之后,我也聽過不同當事人的不同說法,沒想過要去向韓少功求證?!逗D霞o實》留下的最有意思“文獻”,應該是后來在《天涯》“民間語文”欄目發(fā)表的,韓少功撰寫的《海南紀實》雜志社公約。這個“公約”強調(diào)了辦刊目的是“以經(jīng)濟價值力求自己在競爭中的自主自強”,韓少功在這個公約中,是這樣來思考民主、公平、公正的——

首先,主編必須在民主監(jiān)管下,或民選產(chǎn)生,報上級任命;或上級任命,交民選確認;若未獲全體成員二分之一以上確認,就不得任職或應無條件辭職。且重大事項須要全員公決,若主編意見違背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意愿,要自動放棄自己的主張。

然后,雜志社創(chuàng)獲之財富,除上繳稅款等應繳收入外,由全體成員共同管理支配。收益分配為按需分配與按勞分配相結(jié)合,按需分配指:人人均等的基本工資,公費醫(yī)療,直系家屬中未享受公費醫(yī)療者的半公費醫(yī)療。按勞分配,指每個工作日按不同崗位的勞動付出,計算為工分。

這個公約還承諾對所有成員的生活保險負完全責任,如遭不測而個人財力不足抵御,雜志社共產(chǎn)須為幫助其抵御災難服務,直至其生活水準恢復到社內(nèi)成員最低水準。若集體財力不夠,所有成員均有義務各盡所能,任何人不得反對。

這個集體很像一個理想主義的公社,因為它的按勞分配是工分制。但最后結(jié)果,這個公約無力阻止創(chuàng)獲財富后的分歧?!逗D霞o實》在市場化中是成功的,辦刊半年時間,只通過發(fā)行,他們就掙了很多錢。在財富面前,韓少功與他的伙伴的分歧,我還是相信韓少功掙了錢主動去稅務局繳稅,主動上繳海南作協(xié),最后將留存的錢也做了公益。因為他除了買書抽煙,不穿名牌,不需要任何奢侈品,他對錢沒有追求,本質(zhì)上他就是一個社會主義者。

《海南紀實》散伙后,我讀到他的一篇小說《鞋癖》,那個父親、母親,顯然是以他的“文革”記憶為基礎(chǔ)的,期望父親“千萬別活著”的開頭殘酷而真實。這篇小說,與父母的感情寫得非常感人,藤椅發(fā)聲、碗破裂、父親的剪影,我在老房子里住過,覺得這些感覺入木三分。少功寫他母親把鞋底納得很厚,我母親當年也是這樣,用頂針吃力地頂著,一針針納的;少功寫母親晚年拿著書根本不翻頁,我母親晚年也是這么“讀書”的。他寫他母親的鞋癖,我剛讀覺得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讀到最后,母親帶“我”去偏僻的貴州農(nóng)場找小姨,小姨不敢接納,母親說“我們這就回去”,走回縣城埋怨“鞋這么不經(jīng)事”時,才意識到這鞋真正辛酸的含義。找父親時,她的鞋也是磨破沾滿塵土,走廢了的。晚年她的鞋癖,其實都來自鐫刻她心里的那些走路的記憶。那個年代,這不是象征,是多深刻的現(xiàn)實啊。

再然后,1995年,葉蔚林退休,他任海南作家協(xié)會主席,讓蔣子丹接《天涯》雜志任主編,自己當了社長。有意思的是,1995年他們準備改版《天涯》的時間,又恰好與我準備接手《三聯(lián)生活周刊》的時間重合?!短煅摹犯陌娴牡谝黄谂c我接手《三聯(lián)生活周刊》出刊的第一期都是1995年底。從1988到1995年,隔了7年,這回掉過來了——《天涯》是月刊,《三聯(lián)生活周刊》先是半月刊。韓少功給《天涯》的定位,首先強調(diào),這“不是一本紀實新聞性雜志,更不是時下形形色色的消閑娛樂讀物……無意謀求暢銷,拒絕與低俗為伍……”改刊后,《天涯》的封面沒標題了,只有一個形象與右邊長長的作者陣容,而《三聯(lián)生活周刊》卻走向新聞、市場化了。

《天涯》是在90年代,大眾化已成主潮的前提下,去做一本思想文化雜志。當時有一些文學刊物也想轉(zhuǎn)型,拓展文學內(nèi)延外延,如長春的《作家》雜志,卻遠不如《天涯》成功。原因絕不僅因蔣子丹在全國優(yōu)秀作家中的組稿能力,每期都能排出輝煌的作者隊列。韓少功是從改刊第一期就強調(diào)了這刊物的立場,他寫了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完美的假設(shè)》,這篇文章其實表達的是他的心聲,他的“完美的假設(shè)”是希望能超越簡單化甚至庸俗化的意識形態(tài),所謂“完美的假設(shè)”,是指理想與情懷。因為理想與情懷只能假定,不能社會化。他的“理想”是認為,在各種不同的、對立的意識形態(tài)背后,應該有彼此相通的情懷。持不同立場都有其理由,但理想者能超越其具體目的,去追求崇高——他認為,意識形態(tài)的殘痕終究會被忽視。他希望這篇文章能體現(xiàn)他對“立場”的思考,但遺憾的是,90年代,已經(jīng)很少有人會通過認真閱讀,思考與分辨你的立場了。甚至“立場”本身都成了敏感詞——它意味著站隊。事實證明,韓少功想要超越意識形態(tài)其實根本就不可能。盡管他在《完美的假設(shè)》中清楚表明了他的種種態(tài)度,他和《天涯》還是很快就被劃為了“左派”。因其作者陣容、文章選擇中體現(xiàn)出的喜好,你想超越意識形態(tài),意識形態(tài)其實卻一直在制約著你。(待續(xù))

猜你喜歡
紀事韓少功天涯
韓少功的“根性”
撐一竹傘走天涯
笑的遺產(chǎn)
正月紀事
學抖空竹紀事(外四首)
執(zhí)筆為馬,行走天涯
天涯歸旅
二十年代初蔣介石訪蘇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