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洱海,沒有非去不可的理由,卻有著既然來了就不想走的磁力。天未亮,它是漁民出船拉網(wǎng)的工作之所;云霧一點點撥開時,它被第一縷陽光喚醒,湖面染得有些紅潤。早晨,泛著光的洱海又像是上帝灑落了一盤珍珠。正午時分,它呈現(xiàn)出一天中最光彩煥發(fā)的一面,直到逐漸日落西山,它開始趨于平靜,回歸淡然,夜晚和星空一同共眠。
曾經(jīng)在夢里遺失了一個關于洱海的夢,如今,我在洱海邊把它拾得。
喜洲——洱海西面的安謐之所
碎影斑駁里的古老墻面,來往無蹤的過客,一些時間的見證總能在蛛絲馬跡中找到。喜洲現(xiàn)在仍保留著大批明代、清代、民國各個時期的白族民居建筑。有些仍然是白族人的居所,而有的已經(jīng)被列為參觀的場所。喜洲的建筑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為特征。我們住在喜洲鎮(zhèn)邊上的大理己已巳客棧,一處老宅。整個老宅充滿了禪意,舊木造的窗欞,富有年代感的壁畫浮雕,中心的院子被綠植包圍,白天可以在這里曬曬太陽。從客棧前往古鎮(zhèn),一路上是一片田野,頭頂?shù)乃{天白云與建筑特別般配,顏色如此和諧。
原本想探訪喜洲鎮(zhèn)上的幾個古民居群,問了當?shù)氐陌鬃迦耍恢靡矝]有給得很明確,索性就隨意走走了,反正喜洲鎮(zhèn)也不大。不知不覺,走進一個民居群,沒有太多的生活氣息,很安靜,墻頭已經(jīng)老化,木門也已歪斜,不過也很有味道。繞著繞著,也不知道走道了哪里,可能還會碰上死胡同,這時候才會有白族人探出頭來,告訴我們這里走不通啦,原路返回吧。
鎮(zhèn)上可以租電瓶車或自行車。我們租了自行車,騎行3千米左右到達海舌公園。這座公園是一處濕地,向著洱海方向由寬至窄延伸,就像海的舌頭一樣,名字就是這樣得來的。公園幾乎三面環(huán)海,可以走在緊貼著洱海的石階上,有時候石階會被水所浸沒,夏天可以光著腳丫子輕輕踩在上面,不過不要走得太深,比較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