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峰
“生活豈止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當高曉松創(chuàng)作的這首歌曲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我猛然想起了另一個人的故事。
1950年初春的一個早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本杰明教授,坐在辦公室審閱學生的試卷。他時而搖頭嘆息,時而微笑頷首。突然,他眼前一亮,被一個新穎的答案吸引住了。
那道試題是這樣的:如果你有兩塊面包,你會怎樣做?這個學生的答案是:會用其中的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本杰明教授笑了,他欣然提筆,在試卷上批閱道:是的,生活并不僅僅需要面包,還需要水仙花的清香。
多年之后,這個學生在本杰明教授的引導下,投資股市,不斷積累財富,一躍成為“世界首富”,他就是股神巴菲特。世人都羨慕巴菲特的成功,可誰又能知道,他的成功,還在于他的心里一直搖曳著一朵水仙花?那是對生命磅礴豐沛的愛,和對自己的一份美麗期許。
【素材點撥】不可否認,面包固然重要,能滿足人的“口腹之欲”。但如果人們?yōu)橘嵢「嗝姘駵S陷,就無法從容地去賞一朵花的芬芳,去仰頭愜意地看一片云的飄逸,更無法抵達詩意的家園和生機盎然的田野。
【適用話題】面包與水仙;物質(zhì)與精神;內(nèi)心的芬芳……
(莊妃軒摘自2016年5月13日《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