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期電視歷史節(jié)目中,主講老師問道:“大禹為何三過家門而不入?”接著給出自己的答案:“他有外遇了?!比珗鲂Α?/p>
中國青年報記者王嘯航,其家中長輩恰與那人相識,怒斥他惡搞歷史,那老師說是電視臺讓他這么說的。
“電視臺讓你這么說,那你是干嗎的?。磕闶抢蠋煱?!”家中長輩義憤填膺。
“反正誰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我們怎么說都可以!”講者同樣也是據(jù)理力爭。
可怕嗎?還是可悲?如此節(jié)目上的哄堂笑聲中映射出的是歷史的無奈與悲涼。現(xiàn)在有太多的人喜歡惡搞歷史,甚至蔑視歷史。從暢銷書上的“和莊子聊艷照門、聽墨子講小孔成像,到跟李白一起研究黑社會、拜李清照為師苦學(xué)賭術(shù)”;從杜甫的家國情懷被人們無視,人們只是記住一張張惡搞“杜甫很忙”的圖片,到程嬰和公孫杵臼的大義被忽略,在電影《趙氏孤兒》中二人的情懷被拍成一種無奈之舉……社會上呼吁“弘揚(yáng)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聲音越來越大,然而,如果我們連自己國家的歷史,連歷史中那一個個偉大的人物都不尊重,又憑什么弘揚(yáng)傳統(tǒng)文化?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