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瑩
摘要:福柯的話語分析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分析方法,成功運用于多種文本的分析和解讀。通過細讀《雷雨》中的人物對話,結合??碌臋嗔?/p>
話語理論,分析周萍這個人物在各種權力之中所處的位置以及其形象的塑造,揭露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家庭中,一直扮演著膽小、怯懦、屈從于現(xiàn)實、不敢抗爭的角色。
關鍵詞:權力話語理論;福柯;《雷雨》;形象
??抡J為,歷史文化由各種各樣的“話語”組構而成。所謂的“話語”就是一個社會組織根據(jù)一些特定的規(guī)則并將其推廣到社會之中。權力是社會中政治,經(jīng)濟,文化,宗教等各個方面影響下的綜合產(chǎn)物,影響控制“話語”運動的最根本因素是權力,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權力便通過這種語言的表征形式一話語來實現(xiàn)。權力的分配就決定了話語權的高低,因此,“話語”和權力息息相關,也是??聶嗔υ捳Z理論的重要研究方面。
《雷雨》被認為是由劇作家曹禺創(chuàng)作的一個偉大的藝術生命,也是現(xiàn)代話劇成熟的標志。據(jù)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有關該劇的研究途徑有多個方面。其一,將《雷雨》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其中的語氣詞,首先找到《雷雨》中的語氣詞作為研究的語料。其二,試圖從順應論的視角對《雷雨》中模糊限制語進行語用研究。其三,關于《雷雨》語用意義的研究,《雷雨》中的人物對話非常精辟凝練,具有豐富的“言外之意”,擷取其中具有典型意義的語用的例子,進行分析研究。其四,試圖運用認知轉喻的相關理論解讀曹禺的中文經(jīng)典劇作《雷雨》中的指令類言語行為。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雷雨》還具有濃郁的權力話語性,此前研究未有這方面的涉及,尤其是關于主人公周萍的描寫和對話更能體現(xiàn)這一點。本文就是在此基礎上展開的。
一、福柯的權力話語觀
??略谶@里所論述的權力和我們普遍認為的權力是不同的。他曾說過,他所認為的權力體現(xiàn)在個人的方方面面,從言行舉止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之道都可以體現(xiàn)個體的權力觀。所以,他所認為的權力不是少數(shù)人如一些君主的手中所擁有的權力,也不為少數(shù)人所占有。它是一種動態(tài)的各種力量運作中的關系。因此,在《癲狂與文明》中,福柯通過對“瘋狂”的定義從16世紀末到20世紀的衍變表明,特定的話語存在于一個社會的各個層面,如果將這些所謂的“話語”組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網(wǎng)狀的結構,身處其中的各成員的行為和思維都受到它的影響,都為它所限制。
二、從話語權利理論分析《雷雨》中周萍形象
在《雷雨》中,周萍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所有的性格都符合那樣的一個時代特征,他有反抗意識,卻又總是屈服于這樣那樣的現(xiàn)實權力關系。他一直糾纏于各種顯性與隱形權力關系之中,他想找到突破口,但總是被現(xiàn)實權力關系所束縛,矛盾成為他的代言詞。
1.周萍的懦弱形象
在父親面前,周萍是一個十足的“好兒子”,平時見到父親都是恭恭敬敬的,從不敢有任何違背父親的舉動。對于父親在倫理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父親的父權和在經(jīng)濟社會地位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統(tǒng)治權力,作為兒子的他小心翼翼地遵守,恭恭敬敬地服從??v觀全篇,周萍和父親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周萍對于周樸園的一些做法是有看法的,但他從來都沒有表現(xiàn)出來。在他們的對話中,周萍一直處于被動地位,他的話語一直都是圍繞著周樸園的話語展開的,一般情況就是不敢說話,說的話也是斷斷續(xù)續(xù)的,周樸園從一開始便處于話語權力的高處,他一開始就掌握了主動權,顯示出父親話語權的不可侵犯性。周萍屈服在父親的話語權之下,說明了倫理方面作為父親的周樸園給了他壓力。另一方面,周樸園所代表資產(chǎn)階級對大眾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延生到了家庭之中。在家庭中,他不僅是一個父親,擁有至高無上的父權;在日常生活中,他更是全家經(jīng)濟,社會,宗族的領導者,擁有極高的話語權。在社會上,他更是一個有權有勢的資本家,壓榨和剝削就是他的本質。在他們的對話中,周萍的膽小,不敢與上層階級作斗爭的無能、懦弱形象完全體現(xiàn)出來了。
2.周萍的“無賴”形象
在周萍與后母的對話中,表現(xiàn)出來最多的是譏諷,不屑和厭惡,話語主導權轉而在他手中了。第一,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中,他本就有著與生俱來的作為男性的優(yōu)越感。第二,周萍和繼母有過一段不正常的關系,所以后母在倫理方面作為他長輩的權力,對他構不成任何壓力,而且他覺得這段關系中,他的后母也有責任。他們倆的不正常關系,倫理道德方面給了他另一種壓迫感,因為他仍然是這個封建大家庭的一份子,這個封建大家庭的秩序需要他來維護。另一方面,他更是一個兒子,他在反抗父親的同時,又不自覺地維護著父親的絕對權力,以及時時提醒自己作為兒子的本分。因而,在說話過程中總是與繼母對著說話,完全不留任何余地。利用反諷,把責任都推到周繁漪身上,將自己置身事外,達到目的后不負責任、出爾反爾的“無賴”形象已經(jīng)在與后母周繁漪的對話中展露無遺了。
3.周萍的“好男人”形象
在周萍與家中丫鬟四鳳的話語權力中,周萍作為少爺和男人的身份讓他總是處于權力的中心點,并且當時世俗的價值觀也決定了他作為男性和主子的主導地位,四鳳對此深以為然,并沒有任何的反抗,所以周萍總能抓住四鳳的這個弱點,讓她對他絕對地服從。作為男人,他沒有體現(xiàn)出作為少爺?shù)脑捳Z權力,但正因為作為一個男人,他不可能輕易被自己的女人說服,因而總是在試圖說服四鳳,讓她按照自己的希望來做事,做一個識得大體的女人,并且用他的男性對女性的“保護”來讓四鳳對他死心塌地。在他的小情人面前,他的“好男人”形象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三、結語
就像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對于周萍這個人物的認識,不同的讀者肯定有不同的看法。有關雷雨中周萍這個人物的研究,總是體現(xiàn)出不同的民族特性和時代特性。本文從權力話語理論角度來研究《雷雨》中周萍這個人物也是一個特殊的角度。他的話語權力是一種動態(tài)的,流動的,時而強硬,時而軟弱,是一個極其矛盾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