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杰
【摘 要】本文針對東北地區(qū)玉米高產(chǎn)栽培模式進行分析,從玉米種植前的準備到田間管理,加強強化措施,促進玉米的高產(chǎn)。
【關鍵詞】玉米;高產(chǎn);田間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high yield corn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corn preparation to field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the reinforcement measures, to promote high yield of maize.
[Key words] corn; high yield; management
隨著人們對于能源的大量利用,我國玉米的需求量正在逐年上升。因此,加大力度研究玉米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就成了重點。
1 玉米播種前準備
1.1 選地及整地
在種植用地的選擇上要選擇地勢比較平坦、集中連片、土層深厚、土壤肥力中等或以上、土地平整,陽光充足較好,通風效果良好的田地。選好土地之后,要進行整地,主要就是采用深耕翻的方法。在春季播種前可以再進行一次淺耕,到達土地平整的效果。
1.2 選種及種子處理
在品種的選擇上要尤其的注意,因為玉米的品種是決定其產(chǎn)量的直接因素。首先我們要選擇適合當?shù)丨h(huán)境的,尤其是土壤條件的品種,在此基礎上,選擇抗旱,抗倒伏等抗性強的品種。在確定完品種之后主要就是要對種子進行篩選,避免霉爛的種子過多出現(xiàn),防止影響出芽率。然后就是要用種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如果有特殊需要也可以加以適當?shù)臍⑾x殺菌劑進行處理。
2 播種
2.1 播種條件
播種前通過測定土壤表層溫度來決定播種時間,一般選用土壤表層溫度穩(wěn)定在10℃左右為標準。而且在播種前要保證土壤的含水量,若不符合相關標準則需采用灌溉等措施使土壤條件適宜【1】。
2.2 合理密植
對玉米進行合理的密植是保證其高產(chǎn)的一個因素,但要保證密植的合理性,具體的密植程度要根據(jù)具體的品種和土壤肥力等因素來確定。密植要在保證玉米正常光合作用和通風良好的前提下進行。一般小行距 40cm,大行距70cm,適當增加株數(shù),縮短行距,使得玉米根系生成發(fā)育,抗倒性加強,根重增多。
3 田間管理
3.1 間苗和定苗
玉米的間苗和定苗是通過對玉米苗的處理,來達到合理密植的目的。玉米的間定苗則要在其3-5葉期進行,這是通過確定一定株距來保證玉米正常生長的一種措施,具體的株距要根據(jù)玉米的品種和土壤條件等來確定。及時的進行間苗和定苗可以促進個體的生長發(fā)育,使其有足夠的空間進行生長,這對玉米的早熟和高產(chǎn)也有一定的促進影響。
3.2 水肥管理
玉米是一種對水分要求很嚴格的作物。根據(jù)我國東北地區(qū)春季一般較為干旱的特點,在玉米種植的前期應該尤其注意對其進行灌溉。玉米有三個重要的時期,對水分有很高的要求,即為孕穗期,抽雄期及灌漿期。在這三個時期如果持續(xù)干旱少雨,則應該對玉米田進行灌溉。灌溉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如果在玉米種植過程中遇到連續(xù)的大雨,則應該注意及時排澇,防止水分過多對玉米根系造成的不利影響。另外,施肥也是玉米田間管理的重要一項。肥料的施用量與玉米的產(chǎn)量有著直接的關系,要科學合理的施肥,以獲得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對玉米進行施肥是也要嚴格把握幾個時期,首先在播種前就要施足底肥,而在后期生產(chǎn)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xiàn)養(yǎng)料不足的情況,這時就要及時追肥,最好根據(jù)田地的土壤條件進行測土配方,測土配方肥可以因地制宜的促進玉米的生產(chǎn),提高化肥的利用率,要注意施肥的同時也要進行水的灌溉。而在玉米生長的后期,如果出現(xiàn)缺乏養(yǎng)料的情況,就要采取噴葉面肥的方式,這樣更利于快速的吸收。
3.3 病蟲害的防治
玉米病蟲害的防治也是玉米田間管理的重點。只有防治了病蟲害才能保證玉米的健康生長,以至于不影響玉米的產(chǎn)量。具體要以預防位置,綜合防治的方法。要通過物理、化學、生物防治相結(jié)合的方法來進行【2】。玉米田的害蟲主要有玉米螟,紅蜘蛛,蚜蟲等,不同類型的農(nóng)藥有不同的殺蟲效果,可以根據(jù)玉米田的具體情況進行農(nóng)藥的選擇。在玉米的苗期主要害蟲類型為地下害蟲,對此,在播種之前,對種子進行處理時就要相應的藥劑拌到種子種,防止病蟲害的發(fā)生。
4 結(jié)語
為了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需求,我們要加大對玉米高產(chǎn)技術的研究。完善玉米高產(chǎn)栽培的模式,需要從玉米種植和田間管理的各個方面入手,加強對其合理的控制,使玉米科學健康生長,最終達到高產(chǎn)的效果,促進我國農(nóng)業(yè)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雙立,吳兵,胡鐵欣,等.特用玉米栽培技術探討[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2(24) : 31 -33.
[2]高宏偉.特用型玉米的開發(fā)前景及栽培技術[J].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2013 ( 04) : 24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