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袍哥會的膨脹與覆滅
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的四川地區(qū),政治局面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袍哥之手,要對這種“亦袍亦軍”的人進行管理,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不過,國民黨并沒有在實質上打擊和削弱袍哥會既有的實力,其曖昧不明的態(tài)度實際上縱容了袍哥會的存在。
袍哥會發(fā)源于清朝初期,盛行于民國時期,與青幫、洪門并列為當時的三大民間幫會組織。
新中國成立之初,據(jù)初步調(diào)查,成都的袍哥“公口”(又稱山頭、堂口)數(shù)量就達到了1000多個,重慶也擁有300多個。
到抗日戰(zhàn)爭后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袍哥人數(shù)越來越多,袍哥組織數(shù)量不斷增加。在袍哥組織內(nèi)部也逐漸形成了有高低級別之分的堂口,即仁、義、禮、智、信五個班輩。其中,參加仁字堂的以士紳為多;義字堂以商人為主;禮字堂充盈著匪盜、地痞和士兵;智字堂多為農(nóng)民、小手工業(yè)者、船夫、車夫;信字堂人大都來自“下九流”者,如賣唱、搓澡之流。
民國初期,四川的黨、政、軍、農(nóng)、工、商各界都有人參加了袍哥組織,甚至有人曾公開表示“沒有參加袍哥組織者就很難在四川社會上立足”。到了20世紀30至40年代,袍哥幫會勢力開始廣泛滲入到社團和政黨陣營。到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各地方上的袍哥組織首領有了擴張勢力的野心,同時也有了一定的實力。然而面對國民黨的禁令,袍哥組織的領導人物迫切希望通過政治上的“合法”化來對袍哥組織舊有形式進行改造,于是,參政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選擇。袍哥頭目大多都開始著手準備,首先對袍哥會成員進行聯(lián)合和集中,一些分散性的袍哥會抱團組成了更大范圍的地區(qū)性的組織。壯大后的袍哥團體打著“民主”招牌成功入圍地方性政權和參議會,妄圖參與國家政治權力的再分配。
由此,袍哥組織通過合法的民主選舉途徑躋身政壇,也就從秘密轉為了公開,從非法轉為了合法。他們不僅穿上了民意代表的外衣,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社會和政治地位。
蔣介石曾經(jīng)為了控制住四川地區(qū),采用了聯(lián)合軍閥與袍哥組織的辦法,讓其聯(lián)合治理四川的地方事務,但是這種方式存在很大的后遺癥,袍哥力量超出了蔣介石的預期??箲?zhàn)勝利后,中國面臨何去何從的形勢,各地幫會組織面對撲朔迷離的未來,欲給本組織的發(fā)展拓展更加廣闊的空間。而四川地區(qū)的最大幫會組織——袍哥會也在此次風潮中建立了兩大政黨。兩政黨之一的“中華社會建設黨”是四川袍哥首領冷開泰、鄧叔才所組織建立的,總部設在成都,政黨之下還設有“漢華社”“生活互助社”等被稱之為外圍組織的社團。這個“中華社會建設黨”號稱以“闡揚民生主義”為黨的宗旨,實際上與原來袍哥組織一樣,“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
1947年,國民黨政府為裝點門面,穩(wěn)定政治局勢,在各縣炮制“國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在這種背景下,四川袍哥會竟然在四川地區(qū)演出了一幕幕明爭暗斗的鬧劇,壟斷了選舉。
袍哥總社舵把子(頭目)胡開云是新津縣參議會議長,在四川“防區(qū)制時代”當過成都警備司令,任過29軍的旅長。另一人藍堯衢,新津人、省參議員,曾投靠過國民黨元老戴季陶、張繼等,以政客兼企業(yè)家身份活躍于成都,他是由國民黨提名參加競選的。此次競選名義上是普選,實際上都是由四川袍哥組織一手控制的,藍堯衢憑借自己的財力在投票前夕進行拉票,最終當選。
目睹“國大代表”選舉的種種黑幕,原本沒有袍哥會背景的人也尋求袍哥組織的支持,以提高當選的可能性。有些人甚至在臨選之前加入袍哥會。
通過這次競選活動,可以清晰的認識到,袍哥勢力不僅進入了軍隊還通過各種途徑參政。他們已經(jīng)認識到從政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利益。
可是,袍哥組織顯然并不那么容易被控制或利用。與正規(guī)軍隊和組織相比,袍哥會的紀律性較差,內(nèi)部管理也更為混亂,對政治秩序的干擾遠大于貢獻。
以當時的四川省什邡縣(后撤縣設市)為例,當?shù)氐呐鄹珙^目有宣意儒、馬伯華、丁聘如和徐樂齋四人,他們并稱為當?shù)氐摹八陌浴?。這幫“袍哥舵爺”大都身兼本地要職,做了名副其實的“地頭蛇”。在他們的下面又有一支俗稱“豆芽子”的手下作幫兇橫行鄉(xiāng)里。
“四霸”主要通過公口與親屬聯(lián)姻的方式逐步建立并擴大自己在袍哥江湖中的實力,成為地方幫派組織。當年,什邡的縣長在工作中都不得不備受袍哥的刁難;還有一任縣長曾專程到去“袍哥舵爺”的家中拜訪,拉攏關系;國民政府任命的最后一任什邡縣縣長剛到任就“拜袍哥碼頭”,尋求他們的支持。
這樣的事在當時的四川地區(qū)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任何一個外來上任的行政官員或者是客商,如果沒有向袍哥“拜碼頭”,那么他們都可能面臨舉步維艱的處境,甚至有人為此丟掉性命。什邡縣的一個惡霸施澤,為打倒舊派袍哥勢力,以“清鄉(xiāng)副總指揮”的名義挫敗“永興幫”,并制造了1947年槍殺馬幫貴和槍殺什邡縣特委會情報組長兩大案件。國民黨的特務組織最后竟也拿他無可奈何。
此外,袍哥會在經(jīng)濟方面的實力也讓人不容小覷,用一次“大出喪”事件就可以來印證袍哥曾經(jīng)的排場有多驚人。1946年夏,成都袍哥協(xié)勝公口舵把子陳俊珊病故,現(xiàn)場設有靈堂,舉辦的流水宴席時間長達七天七夜,據(jù)稱招待了上萬人次。來自軍政各界的人士近三百人參加了送葬儀式。祭幛、挽聯(lián)、花圈、鑼鼓,長達幾十條街,身著的孝帕孝服,形成了白色的人流。成都春熙路、東大街、總府街等鬧市,竟出現(xiàn)萬人送葬的場面,在送葬隊伍中還有獅子龍燈,沿街碼頭設香案路祭。據(jù)統(tǒng)計,喪葬費耗資40萬大銀元,耗費的人力還不計算在內(nèi),而這筆巨額消耗,都由成都市和周邊縣城的袍哥籌集。
面對如此張狂的袍哥勢力,國民政府不僅姑息其存在,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為袍哥組織打開了從政的大門。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的四川地區(qū),政治局面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袍哥之手,要對這種“亦袍亦軍”的人進行管理,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國民黨愈來愈發(fā)現(xiàn)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后來袍哥的肆意妄為,已經(jīng)禍及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
不過,國民政府也確實擔心袍哥組織制造出更多的混亂,因此而制定了一系列秘密的政策規(guī)定,暗中禁止國民黨黨員及公職人員參加幫會,以確保國民黨骨干人員與幫會組織劃清界限。
不過,國民黨的這些政策并沒有在實質上打擊和削弱袍哥會既有的實力,其曖昧不明的態(tài)度實際上縱容了袍哥會的存在。
直到三大戰(zhàn)役之后,國共力量對比發(fā)生了急劇性轉變。從1948 年9月到1949年l月,國民黨賴以維持其統(tǒng)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在戰(zhàn)略決戰(zhàn)中基本被摧毀,剩下的兵力已無力抵擋人民解放軍的南下,共產(chǎn)黨奪取全國勝利的大局已定。危機之中的國民黨當局再度利用袍哥勢力,策劃推行流氓政治與共產(chǎn)黨相抗衡,作垂死掙扎。在國民黨的暗中指使下,袍哥隊伍展開了瘋狂的反共特務活動。他們自恃為“地頭蛇”,又與群眾穿戴無異,隨時都可以對解放軍發(fā)起襲擊,解放軍由此損失慘重。
袍哥會在當時猶如黑社會組織一樣,到處燒殺作惡,到了令人發(fā)指的程度。新中國成立前夕,國民黨依舊沒有從失敗的現(xiàn)實中清醒過來,蔣介石糾集一切反動勢力同中國共產(chǎn)黨繼續(xù)展開殊死搏斗,妄圖扭轉局面,進而阻止中國共產(chǎn)黨的統(tǒng)一步伐。國民黨在解放戰(zhàn)爭后期,寄希望于遷都重慶來達到與解放軍繼續(xù)抗爭下去的目的。蔣介石妄圖利用川西袍哥的實力來對付共產(chǎn)黨,國民黨吸收大量袍哥成員加入武裝反抗軍,其中尤以五期“游擊干部訓練班”最甚,學員幾乎全是袍哥會成員。袍哥武裝不僅僅在四川有,各地成立的反共軍隊中也滲入了相當數(shù)量的袍哥分子。
由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第二野戰(zhàn)軍西進川東,賀龍率領的第18兵團南下川北,兩支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城拔寨,席卷大西南。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12 月21日,綿陽解放;12月27日成都解放;至1950年3月下旬和4月初,西昌戰(zhàn)役勝利結束,四川及西康全境獲得解放。四川袍哥會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歷史已經(jīng)翻開了嶄新的篇章。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發(fā)布羅瑞卿起草的《關于鎮(zhèn)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由此掀起了全國鎮(zhèn)壓包括袍哥會在內(nèi)的地下幫會的高潮。袍哥幫會組織被取締,重慶袍哥頭目石孝先、成都大袍哥頭目冷開泰、綿陽袍哥頭目左漢章等被鎮(zhèn)壓,各地方的袍哥組織紛紛瓦解,袍哥會的百年歷史走到盡頭,就此覆沒。
(《看歷史》2016年05期)
對于一個家族來說,姓氏就是凝聚族人的最重要力量。這種姓氏凝聚起的力量,也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紐帶。探究歷史記載的各種姓氏,不僅是一種樂趣和文化熏陶,還能增強家族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