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永曄
隨著G20杭州峰會的臨近,杭州的城市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2016年6月,杭州最新的城市綠化數(shù)據(jù)提到:“目前杭州城區(qū)大約有行道樹15萬多株,其中法國梧桐只有1.3萬多株?!?/p>
從當初的主流行道樹,到后來的城市風景線,在杭州人的記憶里,法國梧桐的地位顯得深邃而重要,反映并代表著城市景觀建設經(jīng)歷的蛻變。
一個時代的選擇
杭州市城區(qū)綠化辦于2000年編印的《杭州市城市道路及公共綠地樹種規(guī)劃》里,記載了曾經(jīng)作為城市主要行道樹的法國梧桐的由來。
法國梧桐學名懸鈴木。國內(nèi)最早選擇懸鈴木的城市并不是杭州,而是南京。早在上世紀20年代,當時的政府為孫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特意在南京中山大道兩側栽種法國梧桐,并在整個城區(qū)內(nèi)廣泛推廣。
在植物學的分類中,懸鈴木按果序一般分三種:一球、二球和三球;而在俗稱里,一球的叫美國梧桐,二球的叫英國梧桐,三球的叫法國梧桐。當初,南京選擇的是生長周期最快的二球懸鈴木,但很多人將之誤為法國梧桐,后來流傳開來,各地百姓也這樣稱呼。
從1950年起,杭州開始了城市建設。當時,杭州選用了懸鈴木、楓楊、無患子、香樟、白楊、女貞、冬青、珊瑚樸、垂柳等30多種樹種,但幾年之后,不少樹種因為生長緩慢、遮陰效果差,沒有繼續(xù)推廣。于是,考慮到二球懸鈴木的種種優(yōu)勢,它最后成了杭州的主要行道樹的選擇,并使“法國梧桐”這一稱呼將錯就錯流傳更廣。
“那時候,法國梧桐是杭州市區(qū)行道樹的主力軍?!焙贾菔谐菂^(qū)綠化辦的工作人員說,樹型漂亮,生長快,夏天遮陰效果好,是選擇行道樹的幾個重要標準。這些優(yōu)點,法國梧桐身上同時具備。
當時,在西湖邊的南山路、北山路,在杭州市中心的延安路、解放路,在余杭區(qū)的邱山大街,在蕭山區(qū)的市心路,都先后種上了密密匝匝的法國梧桐,成了名副其實的“法國梧桐大道”和“法國梧桐之城”。
到了80年代,法國梧桐大都成長為參天大樹。炎熱的夏天,市民在它底下行走或騎車,感覺甚是舒服涼快;或者找個小石凳乘涼,順便買份報紙看看,消磨時光。而深秋季節(jié),梧桐葉落,滿地金黃,已經(jīng)成為不少杭州人的美好尋思。
但是,1988年的一場臺風,卻讓杭州市政府和百姓,重新審視法國梧桐這種行道樹的選擇。
一次天災的反思
1988年8月8日,超強臺風8807號從浙江象山縣登陸,一路向西北狂奔,正面襲擊了杭州。杭州人的記憶里,那是驚心動魄的一夜:深夜12點左右,睡夢中的人們被狂風吼醒,市中心的大樹成排倒下,電力、通訊、交通全面中斷,西湖景區(qū)內(nèi),積累幾十年的綠化成果毀于一旦:柳浪聞鶯中的柳樹悉數(shù)倒地;雷峰塔附近的參天大樹倒地之后原木摞原木,竟然堆了三四層樓高;在大暴雨的作用下西湖漫溢,湖中景點頓成澤國。
除了天災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已經(jīng)占了整個城市行道樹一半左右的法國梧桐,有著重大的缺陷——樹冠大而根系淺,不耐風、水、雷、震等自然災害。臺風當晚,絕大多數(shù)法國梧桐被連根拔起,巨大的樹冠扯起電線、電話線,砸倒平房,拖倒廣告牌,加重了災害的程度。
在那之后,很多杭州市民又投訴,法國梧桐一到初夏便長“毛毛”,風一吹便飄得到處都是,地上很快便會有數(shù)量可觀的堆積。行人或騎車者不幸“中招”的話,會睜不開眼睛,或感覺很癢?!坝绕涫沁^敏體質(zhì)者,一旦吸入呼吸道,容易引起咳嗽等上呼吸道癥狀?!?/p>
而這種飄絮情況,雖然經(jīng)過嫁接、改良,但始終不能妥善改變?!拔覀兠磕甓紩拥揭恍┍г刮嗤滹w毛的投訴電話,也進行了不少試驗?!焙贾菔芯G化辦樊處長說。10年前,杭州苗圃實驗室就做過一項試驗,對一部分長了兩年的梧桐樹做過嫁接,叫做“換頭”,最終成功培育出“無毛無果”的梧桐樹?!暗贾荽蟛糠治嗤涠际巧鲜兰o90年代前種下的,樹齡太大,沒有嫁接的可行性,即使可以,這種高位嫁接的方法,在臺風多發(fā)的杭州也有斷裂的危險?!?/p>
一個城市的蛻變
“逐步更換行道樹”,成了擺在杭州城建和綠化工作者面前的問題。
1980年,在杭州市的一次人大會議上,通過了一項被廣大市民評選出來的決議:香樟為杭州市市樹,桂花為杭州市市花。在法國梧桐的種種問題暴露之后,香樟就成了重要的替代樹種之一。
相比法國梧桐,香樟對氯氣、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氣等有害氣體具有抗性,能驅(qū)蚊蠅,能耐短期水淹;根系發(fā)達,但遇硬物就停止生長,對建筑物不會造成危害;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深厚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不耐干旱瘠薄,是比較適宜杭州栽種的樹種。雖然相比法國梧桐,有著成才慢、成陰慢的劣勢,但本著“百年樹木”的想法,越來越多的香樟還是被推廣開來。
與香樟一同被推廣的,還有銀杏。這種被廣泛應用于藥物、食物的樹木,其實也是吸附塵埃性能很好的行道樹。而且每到秋天,一樹一樹金黃的銀杏葉,比法國梧桐更美。因此,銀杏被種植在西湖、湘湖、大運河、西溪濕地等景區(qū)內(nèi)。
此外,黃山欒、珊瑚樸、沙樸、櫸樹、楓香等樹種成為杭州行道樹的“新寵”。多樣化的樹種給城市增添了活力創(chuàng)新的意蘊,展示了城市的精神,符合國際都會的浪漫情趣,同時還讓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多樣化。
當然,傳統(tǒng)的法國梧桐還是保留了一部分,特別是在西湖風景區(qū)里,每年秋天,還是能看到樹冠巨大、一片金黃的美麗景色,也保留住了無數(shù)杭州人的記憶。杭州市綠化辦副處長馮紅介紹,針對法國梧桐根系淺的問題,園林部門會定期對大樹進行一次安全排查,每到臺風季,法國梧桐還會享受特別的待遇——用幾根鋼管支撐起來。
19世紀美國著名作家愛默生說過:城市是靠記憶而存在的。杭州的法國梧桐樹之所以能承載記憶,或許正是因為它定格了歷史的風景。而今天栽下的銀杏、香樟,若干年后,或許也是值得人們作為珍貴遺產(chǎn)世代傳承的財富。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